國盛證券上半年淨利潤下滑43%,投資諮詢業務受衝擊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謝怡雯
近日,國盛金控(002670.SZ)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披露2024年上半年業績,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8.14億元,2023年同期爲8.63億元,同比下滑5.63%,淨利潤1.16億元,同比下滑43.08%。
具體業務來看,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3.76億元,同比下滑8.15%;投資銀行業務淨收入1311.83萬元,同比下滑8.43%,其中來自財務顧問業務的收入增長彌補了部分承銷保薦業務收入的下降,財務顧問業務的收入777.30萬元,同比增長85.79%,承銷收入513.77萬元,同比下降31.51%,保薦收入僅20.75萬元,2023年同期爲264.15萬元。
今年以來IPO政策持續收緊,多家券商IPO撤否率在50%以上。4月份,由國盛證券保薦的蘇州華一新能源科技在經歷了多輪問詢後終止在創業板上市,此外今年以來國盛證券尚未有成功保薦上市的項目。債券承銷方面,據wind統計,國盛證券2024年共承銷21支債券,累計承銷金額爲64.76億元。
細分業務中,國盛證券在投資諮詢業務的淨收入968.20萬元,同比下滑比例高達72.71%,該項業務主要來自研報業務收入。今年7月1日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正式實行,其中規定券商分倉佣金不得高於萬分之5.24。據中金非銀及金融科技團隊測算,預計交易佣金費率將下降40%。該規定的實行預計對國盛證券下半年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及投資諮詢業務都將產生不利影響。
國盛金控業績預告中披露2024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在3600萬元至5100萬元區間,2023年同期爲9904.45萬元;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爲3200萬元至4700萬元區間,2023年同期爲10598.72萬元。
對於淨利潤的下滑,國盛金控表示2024年受上半年市場行情波動、行業競爭加劇影響,致使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同比下降,買入返售業務擔保物價值同比下降,計提的減值損失同比增加,以及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同比下降。
今年1月,國盛金控公告將吸收合併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並將上市公司更名爲國盛證券。國盛金控2023年超過91%的營收來自子公司國盛證券。
8月9日,據證監會最新一期公佈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覈情況公示》,國盛金控吸收合併子公司國盛證券的申請從受理更新爲補正,正式吸收合併以及更名仍需等待證監會審批。
2016年,國盛金控(原華聲股份)向9家單位收購100%國盛證券股份,在收購時被收購方曾承諾國盛證券在2016至2018年期間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4億元、7.9億元和8.5億元,如達不到原股東將進行業績補償。
然而國盛證券卻遠未達到業績承諾,其2016至2018年期間的淨利潤實際分別爲6.08億元、6.43億元以及1.90億元,扣非後三年累計淨利潤爲10.61億元,相比三年累計承諾業績低了13.19億元。到2023年度,國盛證券的淨利潤仍未回到2016年、2017年的水平。
此外,今年以來,國盛證券還受到了多次監管處罰。
5月,國盛證券因保薦業務收入確認不規範、商譽減值測試信息披露不充分、董事會會議提名程序執行不到位,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範、內部控制相關制度不完善等問題被深交所、江西證監局分別出具監管函和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據監管函,國盛證券2020至2022年間收入差錯金額分別爲413.67萬元、212.53萬元、87.93萬元。
7月,國盛證券因在接管前未按規定如實報告股東實際持股比例,董事會、經理層人員超出授權履職,股票質押業務內控不完善和爲股東的關聯方提供融資,核心業務人員違反廉潔從業規定,授權未取得高管任職資格人員實際履行高管職務等情況,被江西證監局採取監管談話,並責令處分9名有關人員。
該處罰涉及的事實發生在2020年7月國盛證券被證監會接管之前,證監會曾於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因“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對國盛證券以及國盛期貨實行接管,國盛證券時任董事長裘強也被江西證監局作出10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董監高及分支機構負責人等職務的決定。
2022年7月,證監會結束接管之後,江西交通投資集團、江西財政投資集團、江投資本、江西建材、南昌金控共五家江西國資企業聯合受讓了國盛金控9.7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50.42%),江西交通投資集團成爲控股股東,國盛金控也正式成爲江西省國資控股的上市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