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美國軍售助「攻」 國軍催生先制戰術(羅慶生)
被問及美臺是否就空軍AGM-158遠距攻陸飛彈軍售接洽中,以及美方是否有意出售,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今天在媒體簡報會上低調不願多談。(圖/美聯社)
日前國防部宣佈將進行組織結構調整,廢「軍團」保留「作戰區」,引起國內外媒體矚目。不過各方對此改革的解讀有些失焦,甚至還有將廢除「大陸軍制」解讀爲廢除「大陸」時期的軍制,因而出現「去中國化」爭論,令人啼笑皆非。
事實上,國軍的「軍團」與「作戰區」是同個機構、兩塊招牌,現在只是把「軍團」這塊招牌拿掉,三軍聯合作戰的指揮機制其實早就存在,因此解讀爲「加強聯合作戰能力,順應當前全球趨勢」過於空泛,未掌握重點。
拿掉一塊多餘的招牌雖然不是很大的動作,但對有「大陸軍主義」傳統的國軍來說並不容易。如果這暗示未來部分作戰區指揮官將因任務考量改由海、空軍出任,就意味着陸軍少了幾個中將或少將缺。這對官兵員額比海、空軍加起來還要多很多的陸軍不公平,易引發爭議,國防部沒事不會自己找自己麻煩。因此,必須由海、空軍出任作戰區指揮官的任務考量是什麼?纔是問題的重點。在此先釐清「軍團」這大陸軍主義編制的脈絡。
軍團是「大陸軍制」的最後象徵
國軍會有軍團(army)這個編制,是大陸軍主義的餘緒。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或者國軍打的抗日戰爭,基本上都是地面戰爭。雙方各擁有多達數百萬人的陸軍,打一場會戰就可能動員數十萬。因此爲有效節制,在師之上成立軍,管轄數個師;在軍之上在成立軍團,管轄數個軍;軍團之上再成立集團軍(Group army),如此就可以將數十萬大軍,統轄在集團軍總司令的指揮之下。
在此特別說明,上述「集團軍」的概念和目前解放軍的「集團軍」不同。解放軍的「集團軍」是「軍」的層級,1980年代改制時因爲將步、戰、砲等多兵種的師、旅或團混編,有別於以往的「步兵軍」,因而改稱爲「集團軍」,就好像國軍的「步兵旅」改制後稱「聯兵旅」一樣。
1949年後,臺灣只有60萬大軍,地方又小,陸軍總司令可以直接指揮,不需要集團軍分管,因而只保留第六、第十、第八等3個軍團,分別駐防北、中、南部。後來因爲軍團 – 軍 – 師 – 旅 – 營 – 連 – 排 – 班這個指揮鏈實在太長;曾經有人計算過,軍團司令召集各軍長召開作戰會議,下達命令分配任務,軍長回去後分析任務、勘查地形再召集師長開會,下達命令分配任務…,一直到班長受命後召集班兵,讓班兵知道自己作戰時到底要幹什麼,大概已經是24小時以後了。國軍因而將「軍」、「師」虛級化,聯兵旅由軍團直接指揮。
因此當「軍團」的編制取消,國軍傳統的「大陸軍制」就正式結束,聯兵旅之上再沒有其他層級,成爲獨立的作戰單位,和空軍的作戰聯隊、海軍的艦隊或陸戰隊一樣,平時由軍種司令部督導戰備整備,戰時則由作戰區指揮作戰。廢棄「軍團」這層級,就軍事制度的變革而言並不難理解。
比較難理解的是,爲何要改變以往由陸軍指揮作戰的慣例,改由海、空軍指揮。臺海防衛作戰,不是以防衛爲主嗎?海、空軍戰術都是攻擊,沒有防守的概念,因此由陸軍指揮地面部隊防衛,海、空軍提供火力支援,一向是國軍聯合作戰的主要構想。由海、空軍將領指揮作戰區,他們懂得打地面防衛作戰嗎?
合理的解釋,是部分作戰區的主要任務,就不再是地面防衛作戰,而是以海、空軍的攻擊爲優先。也就是說,國軍臺海防衛作戰構想已經轉變。
國軍臺海防衛戰略轉變
早在今年初,媒體就傳出國軍整體防衛構想大幅調整的訊息。國防部發言人還特別對此作出迴應,表示戰術、戰法與時俱進會有一些調整,「但整體防衛構想有連貫性,不會改變」。
這講法很含蓄,意思是大的架構不變,變的是小枝節。但小枝節的戰術、戰法改變不會驚動大家,這調整恐怕並不小。
國軍當前的防衛作戰構想是「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這是軍事術語,我們先釐清脈絡再翻譯成白話。
防衛作戰是以想定(scenario)爲基礎。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個敵人可能怎麼攻打的劇本,才能研擬出我們應如何防衛的計劃。軍事慣例是料敵從寬,所以通常假設一個對我最不利的情境。如果這個最不利情境都能應付過來,那麼敵人若採取其他攻勢,當然就更可以應付裕如了。
因而國軍預判敵軍若發動最猛烈的攻勢,將是先以大規模的飛彈飽和攻擊,打擊我各軍事基地,摧毀國軍戰力,而後再發動渡海與登陸作戰。因而國軍防衛首先就是「戰力防護」,以各種手段確保遭敵第一擊後仍有足夠戰力,然後才能在敵軍渡海時反擊,尋求「濱海決勝」;最後在登陸階段集中優勢兵力,於「灘岸殲敵」。
這個經過反覆兵推的作戰構想雖然合乎邏輯,卻有個令人泄氣的缺憾,就是國軍要先捱打,才能反擊。然而無論戰力防護做得多好,在飽和攻擊下必然損失重大。所謂「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古有明訓。國軍爲何不能在敵軍槍上膛、刀出鞘,準備動手之際搶先出手?來個「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
還真不能,因爲做不到。美國的《臺灣關係法》雖規定要出售臺灣武器,但僅限於「防禦性」。雖然這在解釋上可以有彈性,但美國就是不賣能直接打到對岸的武器;就算賣,也會動手腳消除關鍵功能。40多年來美國對臺軍售有兩個不好說的心結,一個是擔心解放軍打下臺灣後擄獲美軍武器,所以先進武器不賣;另一個是擔心國軍主動攻擊大陸把美國拖下水,所以攻擊性武器不賣。
不過美、中進入戰略競爭後,臺美關係也出現結構性轉變。有分析認爲,美國希望臺灣成爲中國的阿富汗,以拖垮中國,因而不遺餘力的鼓動臺灣。當然這種陰謀論的說法找不到證據。
但美國的軍售政策的確有所變動。去年10月,美方宣佈軍售臺灣3項攻擊性武器,包括陸軍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海軍陸射魚叉陸攻飛彈系統、空軍AGM-84H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國軍獲得這些武器,將有能力攻擊海峽對岸的目標。
這表示國軍有能力做到「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也就是發動先制攻擊。既然如此,就可以採取攻擊性的防衛戰略,類似中國的「積極防禦」戰略。事實上,美國軍事學者以前就建議臺灣採納。2019年10月,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就登出一篇<臺灣需要毛式軍隊>(Taiwan Needs a Maoist Military)的文章,建議臺灣改採「積極防禦」戰略。
在美國支持或期望下,國軍防衛戰略改成「積極防禦」的可能性高,廢軍團凸顯作戰區,或許就是指標。雖然臺灣不會直接採用這個詞彙,而是轉化概念,以避免被訕笑爲東施效顰。
向對手學習其實並不丟臉,對競爭而言,反而是積極健康。美國拜登政府有意以2.5兆美元推動基礎建設,以及補貼半導體的科研,就被類比爲效法中國的「美國製造2025」。
只不過,臺灣獲得的攻擊性武器數量有限,面對龐大的解放軍,是否能達到決定性效果,還是激怒對手引來更強烈的報復,恐怕還需要多做幾次兵推來確認。畢竟《孫子》2700多年前就講得很清楚:「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