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不對稱作戰 臺灣有勝算嗎?(張保力)

圖爲國軍155公釐榴砲射擊。(軍聞社)

姑不論李喜明以前參謀總長之尊,有沒有說蔡英文是「有史以來最尊重軍人的總統」的話,而把他當年奉爲「國民革命軍之父」的蔣介石棄若敝屣,好歹他也寫了一本叫《臺灣的勝算》的書,列舉了種種臺灣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且穩操勝券的各項「優勢」;其中之一,就是他所列舉的「不對稱作戰」中的一些戰例。

胡適生前曾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筆者就以這個標準,想同李喜明談談他的「大膽假設」。什麼是「不對稱作戰」?最淺顯的說法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古今中外這種「不對稱作戰」的戰例不勝枚舉。例如美國的獨立戰爭,印度甘地的不合作戰爭,又例如美國掀起的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中東戰爭,乃至於賓拉登的突擊雙子星等等。

在這裡只舉兩個發生在中國的「不對稱作戰」供李先生參詳。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大「不對稱作戰」,一是劉邦的反秦鬥爭,第二個就是「國共內戰」。

春秋戰國之後,秦王朝是當年統一中國的唯一強權,而劉邦系亭長出身,有點調皮,有些耍賴,兼好女色財寶;在天下滔滔、羣雄並起的狂飆時代,他是不被看好的一支隊伍。但劉邦卻有所有羣雄所不具備的優點,就是識人之明,相容人之量。因此,他在統一天下後自稱「運籌帷幄之中,吾不如子房;決勝千里之外,吾不若韓信;不絕糧道,吾不若蕭何……」。這說明搞不對稱作戰的先決條件是「人才第一」。

再說國共內戰。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共產黨雖因抗戰期間採「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壯大自己」而擁有近百萬的武裝力量,但它卻沒有一架飛機,一艘戰艦,甚或沒有一輛坦克;它擁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槍」。反觀國軍,卻仍有兩百萬以上的武裝力量,還有一定數量的飛機、大砲、戰艦、坦克等絕對優勢的兵力。然則,又爲什麼不出四年就敗走臺灣了呢?

國共內戰寫下了有史以來「不對稱作戰」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戰爭。爲什麼?五子登科是原因嗎?大量兵源解甲歸田是原因嗎?或許也都不無道理。但蔣介石的剛愎自用,無視於孫中山先生生前所說的「舉世滔滔」的世界潮流,而「逆潮流而動」,或許纔是蔣倉皇辭廟的根本原因。

以上兩個顯例告訴我們兩件事。一是不對稱作戰不在於人數衆寡,武器良窳,而是人才決定一切。二是不可無視於世界的潮流與脈動,不可躲在象牙塔內,「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種盲動,最易誤事。

現在回過頭來,檢視一下蔡英文政府。試問,她有劉邦的雅量和視野嗎?滿朝文武,有張良、韓信、蕭何嗎?再請問,蔡政權把一個「雞蛋的家當」全部押在美國身上,會是萬全之計嗎?即使美國人自己,對美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都是很有意見的。《美國內幕》一書作者約翰根室就說:「美國是一個最荒誕且最不爲人瞭解的國家」。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說:「我們美國所以常遭恐怖攻擊,不是因爲我們做了什麼,而是因爲我們是什麼」。

美國是「什麼」,一戰時期的美國總統威爾遜給出了答案:「美國享有它完成其命運和拯救世界的無限特權。」以上這些美國人的「自言自語」,充分暴露了它一直以來自認爲是世界警察和仲裁者的狼子野心,也是全世界所以恐攻不斷、烽煙四起的根本原因。而蔡政府卻自認爲「不可一日無此君」,不是逆潮流而動,又是什麼呢。

因此,得出的結論是:臺灣如一直把美國視爲「救世主」,那麼就可以小心求證出「臺灣的勝算」,終究只是「鏡花水月」而已。共軍此次困臺軍演,最主要原因當然是蔡政府的臺獨言行越來越趨激烈引發的結果,其「威懾」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吾人又必須看到,在這次困臺軍演後,共軍又相繼在渤海、黃海以及南海諸海域進行一定規模的系列演習,這就值得我們思考,其用意何在? (作者爲退役少將)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