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布林肯訪陸傳聞 不能忽略的三個觀察點(楊永明)

白宮表示,中國在古巴設立間諜設施的事情,不會影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訪問中國行程。圖爲布林肯2022年出席北約外長會。(新華社)

近期,一位拜登政府官員告訴路透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6月18日赴中國大陸進行訪問,美聯社也報導,此行布林肯將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會晤,也有可能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此美國白宮的印太事務協調官僅表示,美國正試圖與中國建立危機管控機制。

我認爲,在香格里拉對話會後美中關係更加複雜化的當下,這個布林肯將訪陸的傳聞,有3個主要的觀察點,更能從中看出民進黨政府「擺拍」式的國際戰略應對,可能逐漸釀成國安危機。

觀察點一:爲何北京對布林肯可能訪陸的消息,沒有正式迴應?

目前,北京方面對於布林肯可能訪問中國大陸的消息,並沒有進行正式的迴應。有趣的是,6月18日剛好是中國大陸上半年的購物節,我認爲既然已經有消息出現,布林肯一定會去,只是時間還不確定,但不論時間是不是18日,美國這樣的「放話外交」都非常不可取。

理論上,兩國在進行高層訪問時,都需要一些步驟和準備,其中時間點應該是第一個要談的部分,目前看起來就連時機點都還不確定,而在可能時間點不斷修改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對北京而言,要談什麼、做什麼承諾,應該都沒有最後的確認。

更何況,在美國釋放「要談」的訊息同時,卻更嚴厲對中國大陸的科技公司和個人進行制裁。

首先,我認爲美國不該再繼續搞這樣的老戲;再者,中美之間確實需要在多個層面上進行對話。

其次,如果布林肯去中國,第一個要談的是俄烏戰爭,第二就是談臺灣,第三則是中美從軍事制裁到相互關係建構的層面。第四就要談習拜會了。因爲習拜會很可能在9月印度的G20和11月在美國的APEC發生,從習近平的角度來看沒有理由不參加,而本次拜登的「Number one」手下布林肯訪陸,或許就是在做事前的準備。

觀察點二:解放軍「近海拒止」下的中美軍事新互動規則。

近來由美國發動,臺灣海峽周圍有許多北約國家的軍艦穿越事件,甚至引發幾次解放軍的攔截任務。

在此之下,我認爲中國大陸近來正在實施「近海拒止」策略,防止域外軍機軍艦以探測、挑釁方式,接近其領海、領空與附近海域,亦即東海、臺海與南海區域。事實上,自去年6月開始,中國大陸已經包括澳洲、加拿大等對多個國家的反潛機和軍艦實施了「近海拒止」行動。

例如,在加拿大的CP140反潛機進入東海航空識別區、接近到臺海的時候,美軍的鐘雲號也是在那個時間點脫掉炮衣穿越臺海,同時剛好也是香格里拉對話會議的時機點。在這樣的時間點,加拿大和美國兩艘軍艦穿越臺海,甚至展示出可以隨時啓動武器,就是一個爲了挑釁而做的動作。

從東海、臺海到南海,所以李尚福纔會在香格里拉講那句話:爲什麼這些事件都發生在中國領海領空的附近?接下來,中美之間在這些區域的軍事互動規則是什麼,將會成爲戰略層面的問題。

我相信北京會在會面中提出這個問題,而美國短期內也不會退讓,未來這類的事件都可以被看作爲觀察指標。

觀察點三:臺灣方面的反應,除了尷尬一下還有什麼?

中國大陸的外交態度在最近一年來發生了變化,開始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例如前面提到的,向加拿大和澳洲的反潛機進行干擾,同時中國大陸也採取了「近海拒止」的措施,如果有外國軍艦靠近海岸線,就會採取相應的行動。

所以前幾天,媒體報導蔡英文在與空軍通話時遭解放軍打斷的事件,其實背後有着被許多人忽略的故事。

當蔡英文到達臺灣南部的軍區時,制空機在空中進行任務,解放軍的戰機也在旁邊。當時軍方有沒有告訴蔡英文:這架制空機正在執行攔截任務?我懷疑,蔡英文是否知道這架制空機在當時所扮演的角色——它不是在表演,而是真的在執行任務。

當蔡英文通話時,他是否知道飛行員的周圍,是正在穿越臺灣海峽到臺灣東部,進行大規模演習的解放軍戰機呢?

試想如果今天是澤倫斯基做同樣的事情,結果有一臺俄羅斯軍機告訴他說:澤倫斯基,我是俄羅斯的戰機,國際媒體會怎麼看待?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臺灣,背後就是一連串錯誤的判斷,令人懷疑他們的專業。

身爲總統,在明明要去打氣的時候發生這個錯誤,其實讓臺海範圍內的空中局勢變得更加緊張,也透漏着臺海一觸即發的危機,甚至比上次的「擺拍事件」更加嚴重。但在蔡英文尷尬一笑之後,也沒有看到後續有任何的討論和質疑,讓我覺得非常擔憂。

綜上所述,目前G7國家對於「一箇中國」政策仍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支持兩岸問題「和平解決」,也就是說,美國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持續上述立場的狀況下,尋找與北京在臺海或其他各個層面上的合作。

美國現在知道有很多事情一定要坐下來談,中國大陸的外交態度在最近一年來也發生了變化,反觀臺灣的國際戰略意識若還只停留在公關擺拍、臉書發文的層面,極有可能錯估情勢,甚至引發嚴重的國安危機。(作者爲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