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AI:一手創造,一手毀滅(蔣一驍)

ChatGPT3個月聲量衝破7萬筆!(圖/shutterstock)

Humans are hooked. Machines are learning…. 從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到2022的《流浪地球》,人工智能的恐懼是科幻電影半個世紀以來經典的主題。今天的人工智能,如同電影中的哈爾9000一樣, 一手創造,一手毀滅。本文淺談人工智能對互聯網及金融產業帶來的機遇與衝擊。

人工智能與互聯網搜索:替代還是互補?

2023年2月7日,中美的互聯網巨頭經歷了冰火兩重天。Gmail的創始人保羅・布赫海特宣稱:「谷歌可能只需要一兩年時間就會被徹底顛覆。AI將會消滅搜索引擎的結果頁面,即便谷歌跟上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其最能賺錢的業務也將大不如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隨之迎來日內兩位數的跌幅。大洋彼岸的百度則迎來更戲劇性的一面:2月7日宣佈把人工智能融入了搜索引擎,股價日內飆升15%,3日後跌回了原點。

欲理解資本市場如此有趣的反應,我們首先要理解人工智能與傳統搜索引擎的底層邏輯,即其中的經濟學關係。人工智能於搜索引擎,究竟是替代(substitute)還是互補(complement)?從谷歌的短期暴跌來看,資本市場或許認爲人工智能終會取代傳統的搜索引擎,然後筆者認爲實質上兩者的關係是互補的。舉個形象的例子,在2022年2月用傳統的搜索引擎中搜索「NBA歷史得分王是誰「,對於籃球愛好者來說,可能谷歌會帶你先看幾頁的籃球鞋廣告,然後告訴你NBA歷史得分王是勒布朗詹姆斯 (詹姆斯在2023年2月8日超越威爾特張伯倫成爲NBA歷史得分王)。如果把同樣的問題輸入人工智能,它大概率會直接告訴你是威爾特張伯倫,因爲人工智能的訓練數據往往會有延遲。簡而言之,傳統的搜索引擎會返回過度但精確的信息,依賴於人腦的二次篩選。人工智能省略了人工篩選的過程,但是其背後機器學習的本質往往導致了信息的滯後和結論的偏差。

廣告是互聯網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從消費者的角度,廣告的本質是兼聽則明和貨比三家。過度的信息不一定是壞事,因爲被篩選的信息往往會有疏漏。筆者認爲互聯網產業在未來五年內最大挑戰(也是機遇)是如何利用人工智幫助用戶在駁雜的產品中,根據其偏好,鎖定最佳的產品。

人工智能與金融:客觀信息與主觀情緒的互博

金融科技(Fintech)的崛起在近十年來對傳統的金融產業產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從借貸,交易等各個方面。在筆者看來,人工智能對金融產業最大的貢獻在於消除主觀臆斷對客觀信息的影響。

在借貸方面,傳統的信用評級體系在08年的信貸危機後一直被詬病。首先,評級機構對於信息反應充滿了滯後:儘管市場的信息產生於每時每刻,評級的調整依舊依賴於公司的季報信息。其次,日益複雜的市場的關係帶來了種種的利益衝突,評級公司和被評級的個體通過共同投資人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使得評級過程的公正性難以自證。換言之,當客觀的信息和主觀的臆斷在評級過程中產生了矛盾,往往導致評級過程產生了偏差。人工智能的崛起無疑對傳統的信用評級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毫無疑問,機器可以實時的收錄市場信息並且對種種的利益衝突自生免疫。

在交易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使所謂的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如魚得水。機構投資者利用信息的優勢,傾向於發展自己的交易系統並頻繁的進行交易。即使在市場的高度不確定下,由於大數定理的存在,信息優勢和系統規劃往往使機構投資人可以跑贏市場。相比而言,由於資金的匱乏和情緒的影響,散戶往往因爲一時的得失而影響全盤的的策略,即使他們的投資策略和機構投資者一樣優秀。人工智能的發展,在大數據的輔助下,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習歷史數據來找到跑贏市場的「手筋」。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投資者嚴格執行自己的投資策略,免受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作者爲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