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黑天鵝事件」和中美關係(王建偉)
2023年11月4日,巴勒斯坦民衆聚集在以色列襲擊加薩走廊南部汗尤尼斯一棟住宅的地點。(路透社)
近年來舉步維艱的中美關係還不斷受到國際關係中「黑天鵝」事件的衝擊,最具代表性的是俄烏戰爭和最近爆發的巴以衝突。這些不測事件和中美關係產生了複雜和能動的相互作用,給已經「剪不斷,理還亂」的中美關係平添變數。中方對這些「黑天鵝」 事件的處理也因事,因時而異,常常試圖在利益和道義之間保持微妙而困難的平衡。
俄烏戰爭對中美關係帶來的影響基本上是負面的。主要從中俄之間保持戰略協作以化解來自美國共同威脅的國家利益出發,中方在俄烏衝突中採取了相對中立的立場,沒有公開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並指出俄羅斯被迫對烏使用武力的地緣政治根源和某種合理性。這一立場維繫和加強了中俄之間的戰略關係,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在俄烏戰爭孰是孰非的問題上,中國並沒有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站在一起,這從聯合國大會在有關俄烏戰爭決議的投票上就可以看出來。
俄烏戰爭進一步加深了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和猜忌,一些美國政客把對俄羅斯的仇恨「移情」到中國身上。中國的立場還引起美國朝野在臺灣問題上的集體抓狂,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堅持訪臺,造成中美之間的危機。「今天烏克蘭,明日臺灣」一時在美國主導的西方輿論場甚囂塵上。俄烏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也波及了中國和歐洲的關係,雙方的互信受到了損害。
巴以衝突爆發後中方的取態和俄烏戰爭有很大不同。北京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站在巴勒斯坦一邊。從而佔據了國際道義的制高點。聯合國大會特別緊急會議通過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立即停火的決議,得到120個國家的支持,中國也投了贊成票,這就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站在了一起。雖然中國明確表示反對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爲,但也不忘指出巴以衝突的根源是長期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歷史不公得不到糾正所造成的,並提出只有全面落實「兩國方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巴以衝突。
中國對斡旋巴以衝突的態度也遠比俄烏戰爭積極,第一時間就派中東問題特使去埃及參加巴以和會。雖然在巴以衝突問題上,中國和美國依然站在對立面,但是這並沒有在美國國內引起不利於中國的反彈,因爲美國國內在這個問題上也分歧嚴重。由於巴以衝突很難和中美關係中的具體問題掛上鉤,到目前爲止,這場衝突還沒有對中美關係產生明顯的消極影響。
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這兩場衝突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美國的外交注意力,在客觀上減輕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壓力。雖然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可以繼續吹噓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以在多個戰區同時投射力量,「一邊走路一邊嚼口香糖,」 但是實際上這兩場戰爭極大地消耗了美國的戰略資源。稍有常識的美國戰略界人士都不會樂見美國在亞太地區再陷入一場和中國的軍事對抗。這也是最近中美關係出現某種緩和的國際大背景。
兩場衝突也增加了中美之間加強高層互動和磋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美國總統拜登老喜歡講中美必須攜手應對全球性的挑戰,如氣候變化。殊不知,像俄烏戰爭和巴以衝突這樣的「黑天鵝」事件也應歸入 「全球性挑戰」之列,需要中美合作管控。俄烏戰爭爆發後,王毅和布林肯一個月內三次通話溝通。巴以衝突升級後,王布也打了一個多小時電話。美方希望中方運用其在中東的影響力,避免衝突擴大外溢,外交上有求於華自不待言。
更重要的是,這些「黑天鵝」事件以慘烈的方式暴露了拜登政府以中國爲中心的全球戰略的侷限和盲點。拜登政府上任後,言必稱中國,事事處處以中國爲競爭對手,拿中國說事。實際上這樣做並不能完全解決美國面臨的國內外挑戰。相反,就像「911」一樣,它往往會讓美國忽略對美國全球地位構成威脅的真正根源,而這些威脅和中國八竿子打不着。據說這次王毅訪美期間,美方同意競爭不是中美關係的全部,合作也是中美關係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是值得肯定的進步。但是似乎還可以補充一點,儘管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是這也不意味着中美關係就是國際政治的全部,用中美競爭和對抗的視角去審視其他重大國際問題,無疑是緣木求魚,不得要領,這也許是這些「黑天鵝」事件對中美關係最重要的啓示。(作者爲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