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核電站泄漏29噸核廢液 會產生哪些影響?丨科技觀察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實習生 朱黎
韓國月城核電站,29噸核廢液,未經樣本分析階段就被排放入海,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當地時間1月12日,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表示,負責運營該機組的韓國水力原子能公司當地時間12日10時23分報告,月城2號機組正常運轉時,儲藏罐內的核廢液未經樣本分析階段就被排放入海。據估計,排放量約爲29噸。
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表示,目前已派遣原子能安全專家對準確的泄漏量、泄漏原因等展開調查,並採集核電站附近的海水樣本,以確認對環境的影響。調查結果將在日後公佈。
值得注意的是,核廢水雖從韓國東部排入海中,卻影響着全球的生態和全人類的健康。
29噸核廢液泄漏 引發輿論震動
核廢水是指使用核能過程中產生的與核材料沒有直接接觸的生產廢水,主要來自核能工廠,醫療設施和核電站等。目前,全球產生的核廢水主要來自運行中的核電站,在日常運行中產生數量巨大的核廢水。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數據,全球核電站每年產生的放射性廢水約爲1.5萬立方米 ,經過嚴格處理的核廢水可回收利用,對環境和人類影響較小。
據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NSSC)通報,泄漏事故發生在東海岸的一處核電站,主要原因是設備故障導致29噸低濃度放射性核廢液從儲存系統中泄漏。儘管官方表示廢液未外泄至廠區外,但事件迅速引發公衆的安全擔憂。
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的聲明指出:“泄漏的核廢液已被封堵,後續的環境監測和輻射評估正在進行。”目前,韓國政府已啓動高密度環境監測計劃,重點調查泄漏是否影響地下水或周邊環境。
“核廢水中含有多種危害元素,這些元素因其放射性特性而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潛在威脅。比如主要用於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中的同位素鈈- 239 ,其半衰期長達2.4萬年,具有較高的放射性和毒性,必須謹慎處理。”某高校覈工程系教授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核廢水的泄漏,還可能通過土壤滲透影響地下水及周邊生態環境。目前,及時、透明的信息公開以及科學嚴謹的調查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定位“核能復興年” 尹錫悅上臺後曾大力發展核電
封面新聞注意到,2022年5月韓國尹錫悅政府上臺後,宣佈廢除文在寅政府堅定推行的退核政策,下令恢復四臺停建核電機組建設,着手製定並實施了大力發展核電的相關政策,重新將核能定爲韓國電力供應和降低碳排放的重心。爲此,韓國政府加快重啓國內核電項目建設,推進核電產業鏈出口,在東歐、中東等新興核電市場與美法等傳統核電強國競爭。
韓國水力原子能與產業通商資源部共同發佈的《2022年度核電發展白皮書》中指出,政府將廢除“去核電”政策和加強核能產業生態建設確定爲120大施政課題之一,政府核電政策的基本方向是積極利用核電作爲實現碳中和與加強能源安全的手段;恢復新韓蔚3、4號發電機組的建設,延長運營到期核電站的使用期限;儘快恢復核電產業生態系統,強化核電產業競爭力;將核電出口培育成創造新國家財富的增長型產業。政府將成立“核電出口戰略推進委員會”,積極推動韓國核電的對外出口產業發展;推進高標準放射性廢物安全治理,以安全爲先。
2023年1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審議通過《第十次電力供需基本計劃》,提出2030年核電發電量在整體發電中所佔比重將升至32.4%,核電成爲韓國能源政策的支柱。
2024年2月22日,尹錫悅總統在講話中稱,韓國將把2024年定位“核能復興年”,政府將提供4.3萬億韓元(約合32.3億美元)的項目資金和特別融資,以促進韓國核電產業的發展,並承諾通過擴大核電規模來增加電力生產和維持低電力成本政府支持企業在覈工業的投資,爲相關設施和研發投資提供稅收減免政策,計劃在其首個5年任期內投入超過4萬億韓元用於核電研發,以提升韓國核電技術的競爭力和安全性。
29噸核廢液泄漏事件再次提醒人們,核能發展在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也伴隨着潛在的安全隱患。如何從事故中吸取教訓,提升核安全管理水平,將是韓國核能行業乃至全球核能發展的共同命題。在透明公開與國際合作的基礎上,核能仍可能成爲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