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至中運費 1月飆升近15%
韓國海關17日公佈,1月韓國運往中國的40呎貨櫃平均費用月增14.9%至870萬韓元(約6,050美元)。圖/美聯社
韓國海關17日公佈,1月韓國運往中國的40呎貨櫃平均費用月增14.9%至870萬韓元(約6,050美元)。專家認爲航運費用大漲,跟關鍵的中東航線仍然受阻有莫大關係。
自去年2月開始,韓國航運費用持續大漲,當中僅10月和12月的運費暫時性下跌。
韓國的貨櫃運費,是海關按照本地出口商提供運費、佣金和其他費用等綜合計算而來。
除了韓國對中國航線的運費大漲外,韓國1月運往美國東岸的貨櫃平均運費,也月增近7%至740萬韓元。
至於運往歐洲的貨櫃運費,1月平均月跌逾10%至約530萬韓元,側面反映歐洲經濟呈現衰弱的情況。
專家指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自2023年以來不斷攻擊航經紅海的商船,在此威脅之下,逼迫許多航運公司暫停旗下商船通過紅海。
但繞過南非的航程變更長,不但增加燃料消耗而增加成本,也拉長航運時間,從而壓縮到可提供服務的貨船供應量,結果引發骨牌效應,導致全球運費持續走高。
雖然「青年運動」自1月宣佈停火後,就未再針對紅海商船發動攻擊,但紅海航線的復航進展仍然緩慢,直到目前仍未出現航行船隻數量明顯回升跡象。
若從全球整體運費變化來看,卻有不同景象。根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德魯裡(Drewry)的世界貨櫃運費指數(WCI),截至2月13日止一週,全球整體40呎貨櫃平均運費較前周下跌5%至3,095美元連跌五週,拉回至去年10月底水準。該指數綜合全球八條主要航線的貨櫃運費而來,包括上海往返鹿特丹與洛杉磯,上海往熱內亞與紐約,和紐約與鹿特丹之間往返等航線。
德魯裡專家指中國農曆新年假期結束後需求減少,預計未來數週貨櫃運費將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