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庫投顧:兩大因素 日本汽車併購難有臺灣企業介入機會

日產汽車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左起)、本田汽車總裁三部敏宏和三菱汽車總裁兼執行長加藤隆雄23日在日本東京舉行聯合記者會。(歐新社)

本田與日產合併的話題持續在法人圈發燒,合庫投顧今日最新的內部報告指出,本田、日產合併後,應不會影響海外總代理,反而可能在財務面及技術面得到提升,有利未來車型的競爭力;此外,基於國家安全層次的戰略考量,和股權結構的問題,鴻海不易有談判加入此合併案的機會。

合庫投顧分析,日本的汽車產業,有國家層次的安全考量。特別是日產擁有許多汽車內燃機及電動車關鍵技術,包括自動駕駛、混合動力系統、固態電池、安全系統、電池管理軟體等,日本基於國家安全考量,限制日本以外國家併購,這也使得鴻海恐怕連談的機會都沒有。再從股東結構分析,日產是三菱最大股東持有24%股權,雷諾持有17% 的日產股分(另透過法國信託基金則持有18.7%)共35%股權,本田和日產合併,間接促成本田、日產、三菱的聯盟。鴻海透過雷諾還要有法國政府同意,機率非常低,尤其本田獲利並不差。

合庫投顧指出,就中華車而言,代理三菱品牌汽車,因三菱與中華車在新車開發多年無共識早已形成陌路,中華車主要獲利在商用車,乘用車則改款三菱及引進MG品牌銷售。反觀裕日車則完全依賴代理日產汽車,今年臺灣前11月銷售1.74萬輛,年減15.3%,裕日車主要獲利來自於中國大陸東風日產代工,累計前三季裕日車在中國大陸轉投資獲利7.5億元,較去年同期6.4億元,年增15.77%,今年第三季獲利大幅衰退,預估全年在中國大陸轉投資收益,應持平去年水準。

合庫投顧說,兩家公司合而爲一,將成爲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合併後營收目標約30兆日圓、營業利益目標爲逾3兆日圓(約191億美元),僅次於日本豐田與德國福斯。依照目前市值估算,本田、日產與三菱三家公司合併後可能成爲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

合庫投顧分析,目前日系車中除了豐田外,就屬本田獲利狀況較好,雖然本田汽車年度第二季營運獲利2579億日圓,低市場預期,但營業現金流仍爲正值,日產、本田合併後兩家公司文化相近,且技術具互補性,在成本方面將可大幅下降,並同時促成2+1合併案(本田+日產+三菱),因此,合併可能性最高,但合併後可能進行裁員計劃。

若以互補性觀察,合庫投顧認爲,日產是日系車新能源車(BEV/PHEV)發展最完整的車廠,本田是發展最慢的日系車廠,兩者合併具有互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