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峰岹科技異軍突起,亦需新的成長“密碼”
近日,在 A 股科創板掛牌的峰岹科技,股價一路飆升,再創歷史新高,市場交易活躍度爆棚。
緊接着,峰岹科技抓住這大好時機,果斷向香港資本市場發起衝鋒,打算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要是能成功登陸港交所,公司就將躋身 “A + H” 上市公司的行列。
談及港股上市募集資金的用途,峰岹科技早有規劃,準備用於強化研發實力,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並拓展下游應用領域,以及大力拓展海外銷售網絡等方面。
作爲一家芯片半導體企業,峰岹科技巧妙佈局多個賽道,並且向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同時,它還被貼上了 “機器人概念股” 和 “電動車概念股” 的標籤,未來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
峰岹科技:在BLDC芯片江湖中突圍的“黑馬”
天眼查顯示,峰岹科技是一家全心投入 BLDC(無刷直流)電機驅動控制芯片設計與研發的企業。它不僅爲各類電機系統供應驅動和控制芯片,還提供電機技術的專業諮詢服務。
該公司芯片產品的應用範疇極爲廣泛,工業設備、運動控制、電動工具、消費電子、智能機器人,以及 IT 與通信等驅動控制領域,都能看到其身影。
與直流電機領域的有刷直流(BDC)電機,還有交流電機領域的同步電機、異步電機相比,BLDC 電機優勢顯著,具備效率高、功耗低、控制精度高、噪音小、壽命長等特點,因而在衆多應用領域廣泛使用。其下游應用主要涉及家電、民用無人機、智能機器人、電動汽車、電動工具以及伺服系統等。
在技術層面,峰岹科技掌握芯片設計、電機驅動架構算法以及電機技術這三大核心技術。
峰岹科技在招股書中透露,憑藉過硬的研發實力、可靠的產品質量以及高性價比的優勢,積累了大量優質終端客戶資源,與國內外衆多大中小型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業務版圖覆蓋亞洲、北美和歐洲市場。
不過,在國內 BLDC 電機主控及驅動芯片市場,德國、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公司,憑藉半導體市場長期的技術積累,佔據了大部分份額。
但市場增長數據同樣值得關注,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表明,2019 - 2023 年,全球 BLDC 電機主控及驅動芯片市場規模從 129 億元快速增長至 263 億元,年複合增速達 19.4%。而同一時期,國內市場增速爲 24.8%,高於全球增速。
隨着 BLDC 電機在下游應用的持續深入,預計全球該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07 億元增長到 2028 年的 585 億元,年複合增速 17.5%,同期國內市場增速爲 20.9%,依舊高於全球增速。
以 2023 年的收入計算,該市場前十大企業中有 9 家爲外國企業,峰岹科技作爲唯一上榜的本土企業,以 4.8% 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六。
2023 年,峰岹科技收入增長 27.37%,達到 4.11 億元,淨利潤爲 1.75 億元,同比增長 23.13%。到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長 53.72% 至 4.33 億元,淨利潤爲 1.84 億元,同比增長 48.05%,業績呈現加速成長態勢。
如此看來,峰岹科技無疑是國內 BLDC 電機芯片市場的“國產一哥”。
營收上揚的峰岹科技,卻被這些難題絆住?
作爲一家在電子領域嶄露頭角的企業,峰岹科技現有產品的應用領域分佈廣泛,不過家電行業是其收入的重要來源。
2023 年,智能小家電與白色家電行業爲其貢獻的收入佔比分別達到 55.5%和 14.4%,二者合計佔比高達 69.9%。而在電動工具、運動出行、工業以及汽車行業,峰岹科技的收入佔比依次爲 7.4%、7.8%、8.5% 和 5%。
在國產替代這一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推動下,峰岹科技的產品如同活水般,在各個應用領域不斷滲透。這種積極的市場拓展,帶來了業績的穩健增長。2023 年,公司收入增長 27.37%,達到 4.11 億元,淨利潤也增長 23.13%,至 1.75 億元。
步入 2024 年,國產替代的東風依舊強勁,同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政策的落地,猶如催化劑,進一步激發了家電產品和設備更新的市場需求。
在此背景下,峰岹科技的產品在諸如家電、運動出行、工業及汽車等領域加速佈局滲透,業績增長也隨之提速。2024 年前三季度,峰岹科技的收入飆升 53.72%,達到 4.33 億元,淨利潤增長 48.05%,爲 1.84 億元。
然而,在業績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後,峰岹科技卻面臨着毛利率下滑的隱憂。據招股書披露,2023 年峰岹科技的毛利率爲 53.2%,相較於 2022 年的 57.3%,下降了 4 個百分點。公司解釋,這主要歸因於收入佔比較大的 MCU 產品及 ASIC 產品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
爲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峰岹科技戰略性地調整並降低了這些產品的售價,進而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水平。到了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進一步降至 52.2%,較 2023 年同期又下滑 0.7 個百分點。
這一次,主要 “元兇” 依然是 MCU 市場競爭的持續加劇,公司再次降低該產品銷售價格,致使 MCU 的毛利率從 57.2% 降至 55.4% 。
不難看出,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已然成爲影響峰岹科技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倘若未來市場競爭進一步惡化,峰岹科技爲維持競爭力,極有可能再次下調相關產品價格,如此一來,其毛利率水平或將延續下降態勢,這無疑會對公司的利潤釋放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此外,招股書還揭示了峰岹科技在供應鏈與銷售端存在的潛在風險。在採購方面,2022、2023 年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 9 個月,峰岹科技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比分別高達 89.3%、86.9%、79.6% ,始終處於較高水平。
其中,供應商 A 和 B 主要爲峰岹科技供應晶圓,是其核心供應商。2024 年前三季度,向這兩位供應商採購的金額佔比分別爲 32.9% 和 23.3%,兩者合計高達 56.2%。
一旦峰岹科技與供應商 A、B 的合作出現變故,甚至終止,極有可能對其業務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儘管公司已經着手擴大采購網絡,引入其他晶圓製造商,以保障晶圓供應的穩定性與靈活性,但能否有效化解供應過度集中的問題,仍有待時間檢驗。
不僅在供應商一端存在風險,峰岹科技在客戶端同樣面臨客戶相對集中的潛在危機。從招股書可知,峰岹科技主要藉助經銷商渠道銷售產品。2023 年,來自經銷商渠道的收入佔比高達 94.3%,而前五大客戶貢獻的收入佔比爲 50.6%,其中最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就達到 17.5% 。
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況下,若未來出現頭部經銷商流失的情況,很可能會對峰岹科技的業務運營帶來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峰岹科技還不得不面對存貨相關的潛在風險。從招股書數據來看,2022、2023 年以及 2024 年前三季度,峰岹科技的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爲 287.3 天、311.8 天及 224.4 天。若未來公司業務持續擴張,存貨數量隨之增加,存貨陳舊的風險也可能水漲船高。
另外,如果公司對市場需求的預測高於實際需求,還可能因存貨積壓過剩而引發存貨貶值或撥備風險。
家電“扛鼎”,多元化待興,峰岹科技需要新的成長“密碼”
在工業 4.0 的澎湃浪潮席捲之下,汽車與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猶如迅速崛起的 “潛力股”,對 BLDC 電機的需求一路攀升,這無疑爲峰岹科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
峰岹科技在汽車領域已然嚐到了市場紅利的甜頭,然而在機器人領域,仍需加把勁,進一步強化研發實力,並大力開拓市場。
從招股書可知,峰岹科技的芯片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汽車電機驅動控制系統,像主動進氣格柵、座椅通風、水泵、油泵、水閥、電動閥以及電扇等部件,都能看到其芯片的身影。
近年來,峰岹科技在汽車領域的產品收入規模雖不算大,但增長態勢十分迅猛。2023 年,其收入成功突破 2000 萬元,相較 2022 年,增長率超過 140%。
而在機器人領域,峰岹科技目前還只是初涉邊緣,尚未真正深入其中。不過,這一賽道無疑是公司未來着重突破的關鍵方向。畢竟在這個新興的應用場景裡,對於所有電機驅動廠商而言,它就如同一片嶄新的藍海,不存在相互替代的局面。
峰岹科技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未來將全面佈局工業、汽車以及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積極擁抱戰略新興產業。尤其會圍繞智能小家電、白色家電、汽車、機器人以及傳感器等應用領域出現的新需求與新變化,展開獨立自主的技術研發。
汽車和機器人等新興行業,堪稱潛力無限的黃金賽道,對於峰岹科技來說,這是提升自身競爭力與市場份額的絕佳時機。
當然,BLDC 電機市場的競爭也異常激烈,海外老牌企業實力強勁,猶如一座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國內新勢力同樣來勢洶洶,奮起直追。
從峰岹科技上市後的股價表現不難看出,資本市場對其能否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脫穎而出、分得一杯羹,寄予了較高的期望。
不僅如此,峰岹科技在其他應用領域能否實現快速拓展,已然成爲判斷其內在價值的關鍵要點。峰岹科技在深耕家電行業的同時,已逐步向電動工具、運動出行、工業及汽車領域滲透。
但從相關數據來看,峰岹科技在這些領域的發展步伐相對平穩,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主要還是來自家電業務。由此可見,能否在其他應用領域迅速發展壯大,突破成長瓶頸,將成爲決定峰岹科技估值水平的核心因素之一。
綜合各方面因素,峰岹科技在國產替代趨勢以及家電市場需求增長的雙重推動下,實現了業績的持續增長。並且公司資產結構優良,現金流充裕。
然而,它也面臨着諸多潛在風險,比如供應商與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存貨週期較長、下游應用過度集中於家電領域,以及其他領域增長勢頭較爲平緩等問題。在優點與不足並存的情況下,峰岹科技在港股能否獲得資金的青睞,目前還難以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