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海航、紫光3大危機 巨型陸企如何從暴發戶到債務引爆
恆大財務風暴引發中外熱議。(路透)
今年以來許多大型陸企泄露債務危機甚至是破產重整,中國海航集團週一(27)日起舉行連4天的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包括債權後續處理與時程,將決定海航集團的未來。海航集團的歷史,也是一路透過收購、擴張業務,但在資不抵債的問題開始浮現後,集團營運也開始走下坡,最終情況沒有控制好,就陷入財務問題。
海航集團近年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今年1月正式宣佈破產,海南省高級法院今年3月公告,裁定對海航集團等321家公司進行實質合併重整。海航集團爲海南省政府1989年投資1千萬元人民幣找來陳峰,打造一家區域性航空公司,陳峰一開始經營就靠槓桿,在銀行不願繼續借貸後,海航發展初期就面臨資金吃緊,迫使陳峰海外籌資,透過蹲點鎖定「金融大鱷」索羅斯,說服其1995年砸2500萬美元投資,隨着海航持續發展,成爲一間在全球創造41萬個工作職位,約1800億美元資產的集團。
但在2016年起,海航集團斥資400億美元在全球收購,發展以來海航受到希爾頓全球控股、德意志銀行投資,並收購房地產業務、高爾夫球場等業務;過度擴張的同時,集團不透明的股權結構,以及快速累積的債務問題,逐漸引起市場關注,最終債務引爆,海南省政府2020年2月有效管控海航,並面臨630億美元債務索賠,計劃引進民企、國企重整相關業務,若成功度過難關,預計海航會被拆成航空、機場、金融以及商業等服務,每個業務將由新控股股東領導。
至於被視爲大陸半導體國家隊的紫光集團,去年驚傳債務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今年7月9日公告,相關債權人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爲由,向法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紫光集團於1993年在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基礎上成立,2009年北京健坤集團以49%股權入股紫光,持有健坤70% 股權的趙偉國於2010年接手紫光,2013年起砸17.8億美元收購展訊通信、9.1億美元收購大陸IC設計廠銳迪科、惠普旗下公司新華三,2018年則是以22.6 億歐元收購法國晶片組件商Linxens,並收購武漢新芯,與紫光國芯合併成立長江存儲。
趙偉國還挖角臺灣DRAM教父的前華亞科董事長高啓全擔任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還狂言收購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臺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一度引發兩岸半導體業界震撼。
然而,紫光集團豪砸資金收購,整體資產的負債率不斷飆升,從2017年的62.09%,2019年來到73.46%,紫光集團2020年上半年總資產2966.49億元人民幣,總負債2029.38億元人民幣,現金流甚至轉負,並於去年9月開始債務違約,債券價格崩跌,最終由債權人於今年7月聲請破產重整,一度傳出由阿里巴巴集團等幾家陸企將由大陸官方主導,出資500億元人民幣拯救其中一部分業務。
近期最火熱的恆大集團債務危機,也是顯示許家印透過不斷擴張、槓桿經營,讓恆大成爲大陸房地產開發商巨頭。但大陸經濟近年已經從快速發展進入放緩階段,加上2016年大陸房市陷入泡沫化,大批投資人涌入房市,一度讓大陸房地產市場過熱,北京當局推動去槓桿化、去棚改政策,改正影子銀行問題,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問題被擱置,直至北京當局去年8月大陸人行和住建部宣佈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針對大陸房地產資金監測與融資管理,最終推出針對預售、槓桿、流動性「三條紅線」政策,作爲監管出手的準則。
恆大集團則是三條紅線全採,加上銀行開始擔憂恆大無法順利償還債務,導致恆大債務問題持續高升,市場開始討論恆大債務,直至最近旗下恆大財富出現客戶兌付問題,投資人到期款項未能及時兌付,並兩度警告投資者可能違約,甚至上週四要支付的835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也沒有支付給投資人,恆大雖稱場外解決,但詳細資訊仍未公佈,甚至市場傳出北京當局最終將採取將恆大集團債務重整,拆分成3個領域來重塑恆大集團,一再顯示企業過度擴張的下場如此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