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退出高考?新聞傳瘋了,真相是這樣

從 22 日晚上到 23 日白天,多條新聞在各大家長羣和朋友圈瘋狂刷屏。

標題都非常震撼。比如,“《紅樓夢》退出高考語文”“2026起北京高考《紅樓夢》不單獨設題”。

就連很多語文老師對此都非常關注,“畢竟,如果北京高考不考紅樓夢了,那肯定是個極其重大的語文考查調整。”

但10月23日下午,“首都教育”微信公衆號發佈了一則聲明,稱該消息爲不實消息。

圖源:“首都教育”微信公衆號

聲明內容如下:

10月22日晚間開始,部分媒體發佈了關於北京高考語文學科整本書閱讀考查方式調整的消息。對此,北京教育考試院作如下聲明:

網傳內容爲不實信息,北京教育考試院沒有發佈對北京高考語文整本書閱讀考查方式調整的相關內容。北京高考語文學科將繼續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2025、2026年的北京高考語文學科考試內容保持穩定,範圍不變。

那麼,這個事兒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媒體報道里說的語文整本書閱讀考查方式調整是什麼?這個事跟咱們四川的考生有沒有關係呢?

在媒體此前的報道里,是這樣說的:北京高考語文卷整本書閱讀考查方案將調整。自2026年起,《論語》《紅樓夢》不在試卷中單獨設題考查;繼續在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中安排整本書的考查,範圍爲《紅樓夢》《鄉土中國》。

好多家長搞不清這裡說的“整本書閱讀”是什麼。這可是此前高考語文卷中的重要板塊,分值足足10分,考查範圍爲《論語》和《紅樓夢》。不過,每年考查的書目並不固定,有時只考其中一本,有時兩本同時出現在考題中。

按照媒體當時的報道說法稱,調整後,該板塊所餘的分數中,4分放入語言基礎運用題中,6分放入文言文、現代文等閱讀板塊。

圖源:社交平臺截圖

我們在 23 日一早就在密切關注此事,並且還請教了成都的多位語文名師。

針對媒體此前廣泛報道的說法,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語文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唐旭洲此前也談到,四川新高考的整本書閱讀主要爲兩本書,分別是《鄉土中國》和《紅樓夢》,沒有單獨命題。這就與北京卷有所不同,因爲北京卷是會有一個專門的整本書閱讀板塊考查,因此,即使調整,對四川考生的影響非常小。

同樣也是樹德中學語文教師的肖敏認爲,北京卷的趨勢變化肯定是一個風向標,但北京卷和全國卷並不會完全統一,“全國卷一直沒有單獨板塊考查整本書閱讀,如果北京捲進行調整,那就變成和全國卷一樣了。”

一位目前承擔高三語文教學任務的教師也提到,“作爲一線教師,我們需要去引導學生去閱讀經典,從經典當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在她看來,考試僅僅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推動力,但每個人的閱讀並不完全是依靠考試來推動的,即使取消,也不能完全說不閱讀經典書籍。

如同老師們所說,不管考查形式怎麼變,但是經典的閱讀,肯定有益無害。以《紅樓夢》爲例,在2022年四川高考語文科目當中,紅樓夢“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就入選高考作文題。

對於這個作文題,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原成都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程一凡就提了一條很重要的建議:學生一定要培養好的日常閱讀習慣,才能在考場上以不變應萬變。

比如就2022年高考語文作文來說,程老師認爲,有四點啓示值得其他還沒到高考階段的中小學孩子注意:

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文化。新課標也強調了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要載體爲以漢字、書法、成語、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故事等,以及古代詩詞、古代散文、古典小說、古代文化常識、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等。

加強閱讀,厚積薄發,加強廣泛的閱讀,重視“整本書閱讀”。在新課標學習任務羣中,特別重視“整本書閱讀”。在部編教材必修上下冊中,將《鄉土中國》《紅樓夢》納入了“整本書”必讀內容。整本書閱讀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建構自己的話語系統,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善於思辨,帶着思考去閱讀。需要學生走進閱讀材料,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之關係,拓展思維的寬度、增加思維的深度、厚度,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注意學習和生活的對接。新課標語文四大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生除了藉助閱讀來建構自己的語言體系和話語體系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運用”,與實際生活發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