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輪到71歲的鄭曉龍“翻車”了?新《紅樓夢》一出,太離譜
大消息!大消息!
國劇圈又出大消息!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就在近期的一次訪談中,一部重磅作品,正在籌備之中,那就是電視劇版的《紅樓夢》。
啥?
拍點什麼不好,非得可着勁嚯嚯四大名著?
原本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是不屑一顧的,但當我稍微瞭解了一下主創陣容時,還是有些驚呆了。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第一、無聊的當下,找一些“有聊”的事。
我看這一段時間,有些影視劇博主,都已經停更了。
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太無聊了。
我們不妨看一下,當下市面上,正在熱播的幾部所謂“大劇”:
諜戰劇《孤戰迷城》,採取了先網後臺的模式,儘管對收視率有所影響,但劇集本身的質量,纔是關注度低的最大原因。
此外,各大衛視不是二輪劇,就是小製作。
還得看央視。
一個楊爍,一個黃曉明。
一部《夢想城》,一部《赤熱》,創業、大數據、芯片,看似高大上的立意,帶來的卻是可看性的缺失。
——電視劇的大忌。
可能會有人說了,不是還有一部《唐朝詭事錄2》嗎?
是的,沒錯。
在當下,一部網播的古裝懸疑劇,自然有其受衆。只是這些受衆,始終都顯小衆一些,距離全民爆款,差着一大口氣。
那麼有人帶來重磅作品,怎麼也不算是壞消息。
第二、新壺裝老酒。
僅從電影方面,四大名著再加上《封神演義》,在近些年都是當之無愧的熱門大IP。
但真正拍出了水花的,只有去年烏爾善導演的《封神》。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其一,央視版珠玉在前。
有一說一,央視版的四大名著,都是特殊時代的產物。
比如《三國演義》,宏大的場景、幾乎不計成本的投入、老先生們組成的創作天團,都讓這些作品,幾乎不可複製。
其二,故事缺乏新鮮性。
儘管嘴裡說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人類本質上,還是一種偏喜新厭舊的感性動物。
四大名著,作爲中國傳統古典小說,其中的故事,早已經被大部分人所熟知。
其三,作品本身缺乏誠意。
這其中,以鄭保瑞導演的《女兒國》《三打白骨精》《盤絲洞》等最具代表性。
請來了無數的影視大腕,以及各類流量明星,但從口碑再到票房,全都是一塌糊塗。
正是因爲這些作品,讓很多觀衆,一度有了“PTSD”。
第三、鄭曉龍攜手流瀲紫。
2011年的《甄嬛傳》,是一部真正的現象級作品。
時至今日,該劇在中文互聯網上,依然有着極高的熱度。
而打造出這一爆款的,正是被譽爲“國產劇教父”的鄭曉龍,和編劇流瀲紫。
一說到鄭曉龍,就不得不提他極爲輝煌的履歷。
從萬人空巷的《渴望》,再到《北京人在紐約》等劇,都深刻影響着中國電視劇的發展。
至於流瀲紫,則憑藉着《甄嬛傳》,完成了從青年作家、語文老師,再到影視金牌編劇的身份轉換。
那麼兩人,爲什麼這次將目光,放在了古典名著《紅樓夢》身上呢?
作爲中國傳統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紅樓夢》的影視化,一向引人矚目。
有了陳曉旭版的珠玉在前,後來者們,多多少少都捱了不少的批評。
比如李少紅當初的新版,被認爲是“鬼氣十足”。
而胡玫導演的電影《金玉良緣》,雖然還未上映,從劇照到秦可卿的造型,就已經被觀衆在心中“判了死刑”了。
超級IP不假,卻也風險極大。
鄭曉龍聯手流瀲紫,真的能讓人耳目一新嗎?
第四、角度、質感、內核,纔是關鍵。
某些影視劇拍得一塌糊塗,除了導演、演員拉胯之外,與原著小說或者劇本的羸弱,也不無關係。
而《紅樓夢》,自然不存在這個問題。
可想要拍得好、還原原著的內核,又最好有新的角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爲該劇唯一的編劇流瀲紫表示,《紅樓夢》一直都是她的“夢中情書”。
她力求在尊重原著精神和內涵的基礎上,同時嘗試以現代的視角,去解讀和展現這部偉大的作品。
關於如何重拍《紅樓夢》,流瀲紫主要指出了具體的兩點。
其一,是深入挖掘每個角色的複雜性,和故事的多維度,力求在保持原著韻味的基礎上,爲觀衆帶來新穎的感受。
其二,則將重點放置在服裝與服飾上。
比如,香菱被比作荷花,林黛玉佩戴白玉簪子,象徵着她的高貴與純潔。
至於薛寶釵,雖然常被比作牡丹,但在這部劇中,她的服飾會更爲樸素,來體現她低調內斂的性格。
從流瀲紫口中可以得知,這部新一版的《紅樓夢》,將用服裝和裝飾,來更真實的展現每個角色的性格和命運。
你,看好這部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