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出走美澳加 薪資三倍跳

護理人員長期處於高壓、低薪、危險環境,據悉,已有超過200名護理師計劃離職轉赴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工作,引發護理人力出走潮。(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醫療暴力事件頻傳,護理人員長期處於高壓、低薪、危險環境。據悉,已有超過200名護理師追求「護病比減半、薪資三倍跳」待遇,計劃離職轉赴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工作,引發護理人力出走潮。藍委陳菁徽26日強調,臺灣再不改善醫療環境,醫護荒將更惡化。

一名在新北醫學中心任職5年的護理師小芸(化名)透露,7年前剛入行時,白班月薪不到5萬元、每月僅休8天,直到完成ICU訓練、領取特殊加給後,薪水才勉強破5萬。爲了還學貸,她開始輪值大小夜班,累到免疫系統出狀況,只好返鄉休養1年,也讓她徹底對臺灣的護理環境失望,決定考美國執照準備出走。

小芸坦言,現在不少年輕護理師私下都準備離職,積極加入赴美、赴澳、赴加的通訊羣組,彼此交流準備考試、取得證照等流程。只要克服語言門檻、順利考取執照,就能在工作量減半、待遇翻倍的環境下從事護理工作,目前羣組人數已突破200人,「離職潮纔剛開始」。

小芸感嘆,護理工作累還不打緊,最讓護理師難過的是時不時會有人說「不爽不要做」,她是真的對護理有愛,纔會咬牙繼續撐着,但臺灣環境真的太差,政府、社會如果再不重視,護理師「不爽就不做」的情況很快就會發生。

嘉義長庚醫院加護病房25日有病患家屬失控毆打醫護人員,陳菁徽昨挺身而出聲援醫護,她指出,光是今年3月,全臺就傳出多起醫療暴力事件,部分行爲人甚至是累犯,護理人員每日處在高風險環境,身心俱疲。醫護人力荒早已延燒多年,政府承諾的護理津貼遲未發放,職場不但不友善,更充斥風險,迫使護理師紛紛出走,也讓護理系學生對未來望之卻步。

「這並非假設情境,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陳菁徽說,不僅是現職護理師萌生去意,許多護理系學生也紛紛加入赴海外工作的羣組,熱烈討論如何申請赴美、赴澳工作,更有學長姐分享在海外的實務經驗與優渥待遇,進一步加速醫護人力外流。

陳菁徽直言,臺灣無法承擔醫護體系崩壞的代價,社會應共同正視問題,不能再讓第一線的醫療守護者獨自承受所有風險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