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專叫苦:高中級收費 大專級支出
教育部數據顯示,一一三年不少未調整學術研究費者多屬私立技專校院,以國內十所私立護專爲例,馬偕、耕莘、仁德去年都已調整教師學術研究費,另有六所未調整,有一校甚至在一一三學年第一學期協議後調低。學校感嘆,五專是「收入比照高中職、支出卻等同大專」,人事費用當然顯得力有未逮。
升學輔導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讀五專的學子家境多普通,因此私立護專長年都維持穩定學費,且五專也不像部分私立高中,有各種研習等額外收益,也不若私立大學可從事多項產學合作。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葉至誠表示,五專教育制度是比照高中職一至三年級以及大學一、二年級,但採用高中職收費標準,而人事聘用卻是比照大學,且護專還設有全年實習,實習督導人員拉高整體人事成本,「收入比照高中職、支出卻等同於大學。」人事費用當然顯得力有未逮。
現大專校院教師薪資約可粗分爲本俸、學術研究加給、鐘點等三項。葉至誠說,根據教師待遇條例,本俸大專校院公私立均一致,於是公校調高本俸時,私校得比照,而學術研究費無硬性規定。專科辦學規模較小、總體經費亦不高,就很難讓比照公校調整學術研究費。
但葉至誠認爲,護專無法適時爲教職員調薪背後有更大的結構性問題,在於學生體認醫護職場待遇、勞動環境都不友善,寧可去其他行業,導致近年愈來愈少學生投入護專,學生收得少、學雜費一同減,則影響教師待遇。
葉至誠表示,護專教師無法調薪只是大結構下的一環,無法單從補助調薪角度解決,若政府認爲醫護權益是公共性議題,就應提出克服整體困境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