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女神李飛飛:從清潔工到斯坦福教授,她是怎麼做到的

2017年12月13日,在谷歌中國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Cloud人工智能團隊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宣佈,谷歌AI中國中心在北京成立。一時間,“AI女神李飛飛”的稱號傳遍世界,而她從清潔工到成爲世界頂尖科學家的經歷,也逐漸被人們所瞭解。

繁重的體力勞動下,她的靈魂卻在全力追逐夢想

上世紀70年代,全國處在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知識分子尚屬於社會的小部分羣體。而1976年,李飛飛就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由於父母重視教育,李飛飛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李飛飛出生後不久,隨着父母工作的變動,一家人搬遷到了四川成都。被譽爲天府之國的成都,有着濃厚的求知、探索氛圍,這驅使青少年時期的李飛飛一頭扎入了知識的無盡海洋。父母工作繁忙,課餘時間,李飛飛就經常跑去新華書店看書。也是在那個時候,通過各類科普書籍,李飛飛了解到這個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未來,將是科技驅動的時代。

1993年,一部題材新穎的電視劇火遍全國,這部由馮小剛執導的《北京人在紐約》,引發了無數普通人對美國的好奇與憧憬。這一年,16歲的李飛飛跟隨父母舉家移民到美國。初到異國他鄉,李飛飛只知道自己將在這個叫新澤西州帕西帕尼的地方,開啓全新的生活,此外便對周圍的一切沒有任何瞭解。

《北京人在紐約》展現了移民們在美國奮鬥與生產的艱難坎坷,世界各地的逐夢者,在自由女神的注視下,涌入這個高速發展同時又競爭激烈的國家。而在現實中,李飛飛一家的美國生活也充滿困難。由於一家三口都不會說英語,原本在國內有着工程師職位的父親,費盡周折也只找到一份維修相機的工作。李飛飛的母親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在一家商場當起了收銀員。

家庭開銷勉強維持,望着父母辛苦工作後疲憊的身影,李飛飛明白,家裡拿不出一分錢去支持她的夢想。

李飛飛的夢想正是進入一所好大學,然而現實卻異常嚴峻。除了要解決英語這道難關,還要考出超越當地大多數學生的優異成績,李飛飛才能獲得讀大學的獎學金。若是沒有獎學金的支持,高昂的學費將拒李飛飛於大學門外,這意味着她只能以高中畢業生的身份,去從事底層的體力工作。

一想到自己飄搖的前途,李飛飛便不由得燃起一股鬥志。既然處境如此,那就做好兩手準備,一邊打工攢學費,一邊努力學習爭取獎學金。反正不管能不能得到獎學金,都一定要上大學,這是李飛飛唯一的信念。

於是,李飛飛四處奔波打工,華人街各大中國餐館,都留下了李飛飛打工的痕跡。爲了多掙錢,李飛飛從不挑活,打掃衛生、洗碗、端盤子,只要老闆給活,她就願意幹。

在高中的最後一段時期,學習和打工佔據了李飛飛的全部時間。繁重的體力勞動過後,本該讓身體休息調整,但李飛飛還要抓緊時間學習。英語不熟練的她,學習上要比別的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最辛苦的時候,她一天只能睡4個小時。決心和毅力,是李飛飛逐夢路上,最可貴的品質。

學校老師們瞭解到李飛飛的情況後,也深受感動,在學習上給了李飛飛更多的關照。皇天不負有心人,李飛飛最終獲得了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的錄取通知,以及全額獎學金。

帕西帕尼是一個以白人爲主的小鎮,當地學生考入名校的例子,在歷史上寥寥無幾。而李飛飛這個華裔女孩被普林斯頓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霎時間轟動了整個小鎮。當地的一家報社甚至專門刊登了李飛飛的勵志事蹟,李飛飛一下子成了當地家長們用來教導、鼓勵孩子的榜樣。

名校畢業的她放棄“錢”途,投身藏藥研究領域

充實的大學生活讓李飛飛深深感受到了,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是多少幸福。課餘時間,李飛飛也認識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在知識與思維的碰撞中,李飛飛愈發展現出學術研究者的氣質。

彼時,李飛飛的父母卻生活得並不輕鬆。在帕西帕尼這座小鎮,本就沒有多少工作機會,李飛飛的父母因爲年齡因素,更是無法像年輕人一樣謀得一份活計。

爲了讓父母能維持生活,李飛飛四處奔波,從朋友和老師處借錢,爲父母在小鎮上開了一家乾洗店。從此,李飛飛必須兩頭兼顧,週一至週五,她是普林斯頓大學學習高深物理知識的高材生,一到週末,她又馬不停蹄趕回家中,和父母一起埋頭清洗衣物、經營幹洗店的生意。

同時上學和工作雖然辛苦,但李飛飛卻感到非常幸福。她笑着說:“大學讓我學到了知識,普林斯頓給了我精神上的滿足,而洗衣店則給了我和家人過日子的資本。精神和物質,缺一不可,我愛普林斯頓,也愛我家的小店。”

經過了四年的充實求學,李飛飛於1999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名校光環在全世界都是進入大公司的敲門磚,而全球的金融中心華爾街,就有多家知名企業向李飛飛遞來了橄欖枝。

優秀的李飛飛甚至收到了全球頂級金融公司高盛的offer。就在大家都以爲李飛飛會投身“錢”途無量的金融行業時,她卻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去西藏研究藏藥。一時間,各種非議傳來,對此,李飛飛的父母表示,尊重女兒的選擇,支持女兒的科研事業。

衆所周知,藏藥在科學界和中藥一樣飽受爭議。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名校高材生李飛飛選擇這樣一個冷門的領域去研究呢?李飛飛解釋說:“科學界大多不看好冷門的研究領域,但是我覺得沒人踏足的小衆項目,可以爲相關聯的更大的科研領域提高幫助,而研究藏藥就是一個能爲整個醫學研究提供些許幫助的項目。”

事實上,研究藏藥的經歷也確實讓李飛飛在科研方法論,甚至哲學方面有了更多的理解,這也對她後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科研經驗。

李飛飛在多年後接受美國國家有線電視臺的採訪時,解釋了當初拒絕高盛工作邀請的原因。李飛飛表示,華爾街是個人人向“錢”看的地方,如果我接受了高盛的工作機會,我將很難再有動力去追求更深層次的知識,可能再也不會繼續深造了。

李飛飛一直嚮往從事的,都是對人類生存、發展有推動作用的科研類工作,這樣的工作就意味着要面對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能發揮她更多的潛力。藏藥研究項目結束之後,李飛飛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和計算神經科學方向的課題。對於有志在科研領域大展拳腳的李飛飛來說,似乎事事都如願以償。

然而人生總是充滿變數,讀博期間,李飛飛的母親接連患上了癌症和痛風。於是李飛飛一邊忙於學習,一邊照顧母親,所幸母親的病情漸漸得到了好轉,李飛飛的學業也十分順利。

她以一己之力讓計算機學會精準識圖

2005年,李飛飛取得了博士學位。作爲重點培養的科研苗子,李飛飛被斯坦福大學招入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當時的人工智能領域,有着多個熱門的研究方向,然而李飛飛卻選擇了一個並不被看好的方向——計算機視覺識別。

計算機視覺識別領域之所以冷門,是因爲圖像識別研究雖然已經誕生多年,但一直處於近乎停滯不前的狀態。李飛飛在科研圈子裡認識的朋友們,都來勸她換個熱門方向,不然做不出成果,可能辛苦一輩子都評不上教授。然而李飛飛仍然堅持要研究計算機視覺識別這個課題,果然,在辛苦地對計算機算法進行大量優化調整之後,研究仍沒有多少突破。

通過一系列的反思,李飛飛意識到,計算機上看的圖片都不夠多,怎麼可能學會識圖?關鍵就是要讓計算機多看圖。

找到方向之後,李飛飛立即和團隊着手讓計算機看更多圖片,她們從網上下載了將近10億張圖片,並對每一張圖片進行了細緻的分類,然後打上標籤,最終建立了一個專門提供給計算機學習用的“圖片庫”。

在整個計算機科學界,李飛飛所建立的這個“圖片庫”,後來被命名爲ImageNet,這個項目影響了全世界計算機視覺識別領域的研究方向。

回首研究初期,李飛飛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高效地給圖像歸類,如果用人工歸類的方法,即便整個團隊沒日沒夜地工作,也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找不到難題的突破口,李飛飛一籌莫展,也有過放棄的念頭,甚至想過重新把家裡的乾洗店開張,不再從事科研工作。

然而一想起高中時那段邊做清潔工邊讀書的艱難時光,李飛飛就重整旗鼓,再次投入科研工作。不久,李飛飛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來解決圖像歸類的難題,她找來科技公司亞馬遜合作,利用亞馬遜的衆包平臺,將10億張備選圖片,分發給5萬名網絡兼職人員,將圖片一張張地做篩選、排序,並打上標籤。自此,“圖片庫”的分類難題徹底解決。

到2009年時,李飛飛所建立的ImageNet數據庫已包含1500萬張已批註好的圖片。而讓全球科學界爲之震撼的是,李飛飛竟然將ImageNet這個龐大的圖片數據庫免費開放使用。從此,全球計算機科學界,有了一個通用的計算機視覺識別訓練庫。

2009年以來,李飛飛憑藉卓越的科研能力,接連擔任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和斯坦福視覺實驗室的負責人。因爲對全球計算機科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斯坦福大學於2012將李飛飛評爲終身副教授。

加入谷歌,建立谷歌AI中國中心

2016年11月,谷歌宣佈,聘請李飛飛擔任Google Cloud AI首席科學家。憑藉李飛飛在AI科研領域的巨大影響力,Google Cloud也隨之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在科學界碩果累累、功勳卓著的李飛飛,一直以來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華人身份,在谷歌任職期間,正是由於她的積極推動,谷歌AI中國中心才得以在北京成立。

2017年在上海舉行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李飛飛身着一襲“中國紅”盤扣式上衣,以華人科學家的身份,宣佈了谷歌AI中國中心的成立。在李飛飛看來,中國將是未來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心,尤其AI技術,將在中國得到有利於社會生產的實際應用。

如今,中國學術界也與李飛飛帶領的谷歌AI中國中心,建立了持續發展的合作關係,在AI與機器學習方面,爲廣大的中國科研人員和學生,提供了高效、高質的教育和培訓支持。

一項項殊榮加身,人們帶着崇敬的目光,將李飛飛視作“AI女神”。從清潔工到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中的艱苦奮鬥歷程,絕非常人所能承受。對此,李飛飛只是說:“我並沒有做出多大的貢獻,只不過是在實現自己科研夢想的過程中,獲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果,而這些成果是屬於整個科學界的,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

現在,李飛飛已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而屬於她的科研征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