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介正專欄》國安與執政團隊是否「知川普」
我們的國安與執政團隊,到底是否「知川普」?(路透社)
蓄積4年能量,捲土重來大獲全勝的川普,20日宣示就職並開啓第2任期。即便世界各國都有與他上一任政府交手的經驗,無論是美國的對手或盟友,仍然戒慎屏息地算計着未來4年要如何與他打交道。
雖然競選口號仍然是「讓美國再次偉大」以及「美國優先」,此次總統與國會選舉全面勝利所賦予的能量,使得「川普2.0」的開局很不一樣。
8年前的就職演說揉合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作爲基礎,以撥亂反正的途徑來拖住鬆動的美國霸權地位。這次的就職演說則是對內吹響了「全面整改運動」(Rectification Campaign)的號角,對外宣告了「攻勢孤立主義」(Offensive Isolationism),以對本土周邊的「強勢擴張」爭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空間與時間。
川普的迴歸白宮,究竟是點燃「美國偉大復興的希望火炬」,或是力挽「霸權仍將衰敗的迴光返照」,未來的歷史學家才能評說。但是他的內外政策在未來4年將如何牽動美中臺三組雙邊關係,則是我們已經開學的必修課。
在川普就職前夕,中美進行了領導人通話,習近平談話的內容少了威脅,多是提醒,還留了個會面的期待。無論各自內外變局,彼此戰略對抗,起手式透露出「和爲貴」的訊號。
然而我們的賴清德政府幾乎在同時,卻高規格接見4年前忤逆川普且干犯支持者衆怒,認證拜登當選的時任副總統潘斯。外媒彭博社1月10日又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年終記者會談到風電議題,竟表示川普任期僅4年,影響有限,世界不會因此改變太多。川普本人可能不在意,但他的核心團隊不知會如何想。
川普對華府政學界中所謂的「建制派」嗤之以鼻乃衆人皆知,他的核心幕僚羣與臺灣過去30年熟悉的傳統共和黨大咖們,也根本不在同一個戰略邏輯上;因此即使新任命的國安團隊中不乏舊識,卻不可認爲過去說得通的政策論述,在未來4年仍可獲得廣泛接受。
單就國防而言,川普新團隊一直掛在嘴邊的「豪豬戰略」或是「不對稱作戰」,對我們未來建軍方向的壓力只會更大。此般針對應付解放軍全面武力犯臺的防衛構想,的確有實戰價值。然而,習近平如果在未來4年對臺軍事脅迫都堅守「圍而不攻,困而不打」,國軍應對「常態化戰備警巡」的傳統作戰(人載)臺撐不撐得住,則是我們自己要檢討的問題。
再者,大家高談闊論的「保護費繳得不夠」,也不是在軍隊人力持續短缺的事實下,認爲不夠就是出錢多買新武器;而是如何在往後增編的國防支出中,研擬出足以推進軍事作戰能力的務實作法,才能讓美方相信我們沒有畫錯重點。
民進黨政府不管是信仰初心還是機巧權變,「耐操尚好用,內外兩相宜」的大宣傳,譬如:「民主圍中」、「價值同盟」、「多元包容」、「進步思維」等,其實在川普的字典裡,早已被撕去。民進黨政府8年多以爲無往不利的外交說帖,是不是該改一改了?
我們敢不敢向全民說:「理念相近國家」感覺上都是「Team Taiwan」,其實都與北京有邦交,也都有一箇中國政策,在臺海發生戰爭的時刻,實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只能「聲明很嚴正、出兵不方便」,誠心給予臺灣祝福而已。
川普總統的就職演說透露的是「內先於外」,內部整改優先,美國利益至上。如此的施政邏輯顯然要「盡收天下之利」而且不容潛在的區域衝突打亂美國復興的步調。我國在擬定對美工作時,如果仍舊沿用過去的老套路、老文宣,極有可能常常打錯靶,而犯下戰略錯誤。我們的國安與執政團隊,到底是否「知川普」?
(作者爲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