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08年春運,廣州火車站發生了什麼?讓中央緊急調動4萬大軍

寒冷冬天的冰雪,讓中國春運史上的一次教訓成爲永記的記憶。

大雪來襲,40萬人滯留廣州火車站

隨着2008年春節的臨近,廣州火車站迎來了一場嚴峻的考驗。

罪魁禍首居然是一場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暴雪。

2008年春運即將來臨之際,許多企業迎來了提前放假的返工潮。

由於我國大多數外出打工者聚集在廣州深圳一帶,因此許多身在廣州或者珠三角城市的外地工人不得不提前收拾行裝,踏上回鄉的旅途。

成千上萬的打工者紛紛退房辭職,懷着對家的思念踏上了回鄉的旅途。

然而,這次歸途並非一帆風順,而是演變成了一場春運史上最艱難的挑戰。

這場大雪迅速改變了人們原本平靜的春運計劃。

難題初現,人潮涌入火車站

當打工者們紛紛涌入廣州火車站,開始購票、進站時,他們並未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

起初,大家靜靜地在車站中等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火車站的人潮急劇增加,候車大廳變得異常擁擠。

隨着人流的持續涌入,火車站的廣播中卻沒有任何列車進站的通告。

人們漸漸察覺到事態不尋常,而真相令人震驚:由於大雪覆蓋的鐵軌和電力系統故障,火車無法正常通行。

情勢惡化,火車無法通行

1月18日,一場更加猛烈的雨雪突如其來。

瞬間,湖北、安徽、河南三省被大雪覆蓋,直到21號晚間,大雪逐漸停歇。

寒冷的冬季開始摧殘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輸電塔在雪的重壓下紛紛坍塌,導致供電系統全面癱瘓。

市政交通、居民取暖、工廠運作瞬間陷入停滯,供電搶修人員也面臨極大阻礙,難以及時修復電線。

與此同時,各地交通也陷入癱瘓,南方省份的高速公路和國道紛紛封閉,使許多私家車主無法自駕回家。

即使已經上路的車輛和行人也被迫滯留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政府救援,客運車輛和飛機也暫緩運營,各大交通線路陷入寂靜。

被譽爲“中國交通動脈”的十二條主幹線中,有9條近2萬公里路段曾被迫關閉。

這些“五縱七橫”的公路總長度高達3.5萬公里,是春運交通的主力,它們的封閉無疑是一場災難性的打擊。

截至24日統計,約6000至7000公里路段受封堵,全國68條國道總長13.3萬公里中,最多時有21條近4萬路段因積雪和結冰導致通行困難。

在東北等寒冷地區,類似水管等基礎設施通常會採取保暖防凍措施,並提前準備大量融雪劑以確保交通正常運行。

而南方的建築和基礎設施主要考慮防水而非雪,因此雪災來臨時,南方政府並沒有充分的應急預案。

京廣線南端因此中斷,南方的公路和鐵路網絡幾乎全部癱瘓。

困境初現,40萬旅客滯留11天

火車站廣場上滯留的人數不斷增加,而火車站原本的容納量在這股涌入的潮流下顯得捉襟見肘。

眼看候車大廳無法容納更多人,外面的人潮卻依然不停地朝火車站涌來。

然而,火車晚點之後,寒冷和飢餓並沒有動搖那些急切歸家的人們,他們在車站外頂着寒風鋪起了地鋪,堅定地等待着。

當時,廣州火車站的理論容納極限被設計爲四萬人。

在設計階段,廣州方面認爲這個容納量已經足夠。

然而,這一次廣州火車站的人數不斷增加,眼看着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已經無法容納更多人。

外面的人羣仍在不停地涌向民警。

此時,火車站廣場上已經滯留了近40萬旅客。

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努力維持秩序,但卻顯得毫無效果。

接着,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接連而來,旅客與工作人員之間的矛盾,旅客之間的矛盾蔓延,局勢變得越發混亂。

當時的廣州市政府從未面對過如此巨大的春運難題,儘管已經盡力制定了應急預案,但面對迅猛增長的人數,任何補救措施都顯得過於滯後。

40萬名旅客陷入滯留狀態,而春運的序幕變成了一場無法預料的困境。

車站的負責人立即撥通了上級電話,請求他們來提供支援。

但當時的廣州政府並沒有太多處理這種特大型事件經驗,所有的應急方案很難應對這次突發事件。

廣州政府緊急召集全市的警務人員來疏通秩序,儘管情況有所緩解,但只是杯水車薪,無法真正掌控人羣。

更爲嚴重的是,由於當時廣州站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解決危機的難度進一步增大,旅客的飲食、避雨處和公共廁所等設施都嚴重缺乏。

疏散設施、公共廣播與電子公告、雨鞋、禦寒衣物等急需物資也是十分匱乏。

在持續低溫下雨的惡劣天氣中,許多救災部門只能在緊急狀態下匆忙到市場臨時採購物品,這樣的應對措施顯然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無濟於事。

隨着旅客潮的不斷增加,人羣的生理極限也受到了挑戰,廁所人滿爲患,一些旅客甚至只能在候車室內“就地解決”,瀰漫着令人難聞的氣味。

漸漸地,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旅客因飢餓和疲勞而虛脫暈倒在地,她們宛如溺水者一般無助地漂浮在人羣中。

這些虛脫暈倒的羣衆被人們從頭頂上擡出去送往醫院,隨着被擡出來的人越來越多,現場也變得越來越混亂,更大的災難似乎就在眼前。

中央果斷出手,軍警維持秩序,40萬旅客滯留11天

面對越來越洶涌的人潮,現場的工作人員和警力已經沒辦法維持了!

時任廣州市政府張廣寧市長在事後回憶時表示:

“這次面對春運的應急預案,無疑是滯後、慌張且落後的。”

由於未能預見到40萬人的涌入,應急預案只是簡單地照搬了1998年的情形。

1998年的春運也是一場危機,當時10萬人的客流給廣州市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當時在廣州站工作人員的全力協調下,成功有效地化解了危機。

而如今,面對比1998年增加了四倍的旅客,即使廣州站的工作人員在努力協調。

這次春運的規模遠超預期,加上長時間逗留在廣場的羣主情緒即將崩潰,使得應急預案顯得力不從心。

面對如此情景,廣州政府已經無法處理,省委馬上把情況彙報中央。

中央政府迅速作出決斷,廣州軍區立即派出四萬名解放軍前往廣州火車站,確保人民羣衆的安全。

4萬名軍警抵達火車站,開始維持秩序,然而困境並沒有迎刃而解。

滯留的旅客面臨着極大的生存壓力。

寒冷的天氣和擁擠的場面使得人們無法正常休息,許多人因爲長時間滯留而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

食物短缺、物資不足,情緒崩潰是最大的困境

此時的火車站仍然下着雨,氣溫也變得更加寒冷。

然而,滯留在火車站的人們卻無一人願意離開。

他們已經在這裡待了數日,身體早已無法支撐,直接坐在行李上休息。

由於滯留時間過長,許多人的乾糧已經吃完,而一些商販趁機坐地起價,導致一桶泡麪直接賣到了100元。

面對如此高價,許多外出務工的人員根本無法負擔。

得知消息的廣州民衆爲了解決旅客的溫飽問題,紛紛拿出自家口糧和棉被免費贈送給被困羣衆。

然而,對於滯留的40萬旅客來說,這顯然是杯水車薪。

火車站的廣播傳來消息,號召旅客在當地過年時不要再擠在火車站,但因爲工廠停工,許多人已經退掉租住的房子,只想回家陪伴家人過年。

然而,如果留在廣州,他們將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爲了解決這些仍然滯留在火車站的人,政府開放了附近的許多場所供他們休息,但仍有很多人選擇留在廣場上。

在廣場上,人羣擁擠不堪,停留數日的旅客即便想上廁所也幾乎不可能。

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暈厥、踩踏、走失和衝突的爆發使得人們渴望離開這座城市。

爲了維持現場秩序,軍警們不分日夜地駐守,有的甚至2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連飯都沒有時間吃。

在極端的環境下,軍警們經歷着巨大的考驗,但他們必須堅守,以防止發生更大的事故。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寒冷天氣的影響,不少人因爲高燒而生病,甚至直接暈厥。

這進一步激發了周圍人們的情緒,有人推嚷着闖進去,甚至有人直接翻越圍堵,整個場面瞬間變得混亂。

爲了阻擋人羣,上級下令讓軍警用肉身做圍牆,面對羣衆的毆打和謾罵,他們不能還手,更不能還口。

軍警們在這場羣情激憤的暴動中堅守崗位,用自己的身軀保護着秩序,展現了非凡的毅力和責任擔當。

軍警們面對着巨大的困境,不分日夜地駐守原地,用身體做圍牆維持現場秩序。

他們決定不還手、不還口,即便面對羣情激憤、毆打和謾罵,也堅持保持冷靜,並不斷好言相勸,以避免發生更爲嚴重的事件。

解決問題成爲當務之急,面對滯留11天的40萬旅客。

軍警們經過反覆協商,決定組成人牆,將人羣分割成一個個的圓圈,分批次放動到車站。

人們在火車站廣場上度過了長達11天的艱難時光。

這場歷時11天的春運,終於在2008年2月5日中午12點,旅客們有序地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人們看到列車顯現出通行的綠色,40萬名乘客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長路漫漫,中國基建崛起

這次事件之後,國家深刻反省了基礎設施的不足,特別是國家電網、鐵路的分佈覆蓋面。

於是從那一天起,國家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不惜成本與代價地高速發展,中國的鐵路、水電網絡、公路發展迅猛,如雨後的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一發不可收拾。

到如今,每個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在高鐵上享受回家的便利與交通的迅速時,還會不禁想起那個春運浩劫所帶給人民的災難。但他們相信,這樣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這場春運大雪成爲中國基建的契機。

雪災之後,中國政府投入幾萬億資金,大規模建設高鐵網絡,奠定了世界最完善的基礎設施。

從此,中國開始了基建狂魔模式,成爲全球基建領域的領頭羊,展現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崛起的堅定決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