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看時事/雙重重大性 牽動企業永續表現
「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一詞首見於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發佈的《非財務報告指南:氣候相關資訊補充報告》。有別於過往重大性評估聚焦於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單向影響,而忽略企業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雙重重大性更強調企業價值與大環境之間的雙向衝擊,提供更宏觀的商業策略考量。
若能以雙重重大性的核心概念爲評估框架,將使企業在未來營運方向與各方利害關係人之期望更趨一致。
雙重重大性由「財務重大性(Financial Materiality)」與「影響重大性(Impact Materiality)」所構成,企業需從兩個層面評估影響:
財務重大性部分,從外部因素看企業,分析永續議題如何影響其財務表現與價值。至於影響重大性,從企業內部看外界,評估其活動對環境與利害關係人造成的影響。
財務重大性強調企業自身的財務表現與價值創造,以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如何受益爲考量,企業得以由外而內檢視永續議題及潛在風險與機會,從而影響公司短、中、長期的財務績效,而在評估財務重大性時,可參考指標如「發生機率」與「財務影響幅度」。
影響重大性的範疇不僅包含企業營運的直接影響,也包含上、下游的價值鏈,並從嚴重性、規模、範圍與可能性等角度切入。
在衡量影響重大性時,企業可參考「發生機率」與「影響程度」等指標,其中影響程度可參考「影響規模與程度」、「損害的不可回覆性」、「影響範圍」三個維度,最後加入時間因素,整理兩重大性在短、中、長期內牽涉的議題,做爲其重大性議題排序的參考。
雙重重大性評估大致可分爲下列四步驟:首先,瞭解價值鏈與利害關係人。其次,透過雙重重大性定義永續議題。第三,鑑別與評估相關議題的影響、風險與機會。第四,整合納入企業整體的營運策略。
雙重重大性不僅是對企業財務影響的評估工具,也是企業理解與應對外部環境與社會的關鍵方法,此種雙向考量能協助企業在價值鏈中評估更全面的風險與機會,及早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灰犀牛(已存在、顯而易見,卻被忽視)與黑天鵝(發生機率極低且難以預料,卻仍然發生)事件,確保企業穩健永續經營。
因應雙重重大性,以二個建議供參考:
一、執行價值鏈分析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企業應建立與應用雙重重大性架構,分析其營業活動與價值鏈,根據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嚴重性、規模、時間維度,衡量不同階段所須因應的風險。在風險排序後,建立利害關係人參與機制,訂定管理方針,並確立與整合各方溝通管道。
二、雙重重大性對於管理與治理階層的意涵
雙重重大性強調管理與治理階層皆應重視企業績效與重大性議題。經營團隊須聚焦議題鑑別、目標制定、管理及導入營運決策,而董事會應定期檢視重大性評估結果,將ESG議題納入議程並深入審查鑑別之內容,以降低潛在風險及提升企業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