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美好時代畫卷 展現鄉村全面振興 2024年鄉村題材作品觀察

根據張桂梅真實事蹟改編,聚焦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電視劇《山花爛漫時》,以豆瓣開分9.0的成績,摘得2024年度國產劇最高分。隨着口碑發酵,該劇收官後評分持續上漲,目前已從開分時的9.0分漲至9.5分,成爲近5年來豆瓣國產劇最高分。在贏得觀衆好評的同時,《山花爛漫時》播放數據表現不俗:播出期間多次獲得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第一名,酷雲實時收視率破2;該劇在網絡獨播平臺騰訊視頻,實現現實劇榜、熱搜榜、電視劇期待榜三榜登頂;同名微博話題閱讀量破3.7億,抖音總播放量破36.5億。

包括《山花爛漫時》在內,近期熒屏涌現一批展現鄉村風光、聚焦農村生活的影視綜佳作。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鄉村題材影視作品緊跟時代,以質樸講述風格深情書寫鄉村變遷,展現鄉村美景、民族風情,受到觀衆歡迎。

鄉村題材作品火熱熒屏

今年以來,鄉村題材劇集和相關綜藝表現突出,劇集多點開花,節目持續創新。以劇集爲例,《山花爛漫時》還原“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帶領一批批女孩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故事;《我的阿勒泰》生動展現北疆風土人情,呈現詩意遊牧生活;《春風化雨》聚焦紮根農村教育崗位的鄉村教師,展現中國鄉村教育發展近20年曆史成就;《星星的故鄉》從返鄉創業切入,講述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背景下,兩代葡萄酒人銳意奮進,書寫戈壁灘上的“紫色奇蹟”;《大海道》以新疆大海道無人區爲背景,書寫新疆當代青年的速度與激情;《日光之城》描繪高原青春底色,講述高原青年奮鬥故事,展現西藏獨特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優秀鄉村影視創作在反映時代變革、記錄鄉村實踐、塑造時代新人方面擁有獨特優勢,成爲人們認識鄉村、瞭解少數民族地區的一扇窗,也成爲傳遞鄉土文化與鄉村價值的橋樑。

鄉村題材作品火熱的背後,是在當代社會語境下,農村生活成爲社會現實題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鄉村振興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週末、小長假等衍生的鄉村遊,也讓鄉村成爲都市人的一部分生活圈。再加上大學生返鄉創業、新農人、助農直播等熱門話題,當代鄉村成爲新時代影視創作富礦。

鄉村振興的時代課題是當下影視創作重要命題。隨着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髮展,鄉村治理邁向現代化。與此同時,都市人羣的迴流也給鄉村帶來新觀念的融合。在此基礎上,鄉村題材作品秉承反映當下鄉村現實、進行藝術加工的原則,持續創新敘事方式和內容,運用青春化敘事語態和元素,展現新農民羣體精神風貌,展現鄉村各行各業的努力和奮鬥。這些作品既具有時代感,又能引起觀衆共鳴,對如何建設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的美麗鄉村課題,給出富有青春價值與時代精神的解答。這是時代對於創作者的要求,也是創作者對時代的最好迴應。

與此同時,“治癒”是這類題材持續吸引觀衆的重要原因。《去有風的地方》讓大理成爲遊客眼中的“詩和遠方”,《我的阿勒泰》還原阿勒泰的絕美風光與風土人情。在追求現代科技生活的同時,觀衆內心深處對田園生活充滿嚮往。鄉村題材文化作品滿足這種情感投射,喚醒人們靈魂深處對鄉土的深沉情感,爲鄉村題材創作打開更爲廣闊的想象空間。

繪就新時代農村美麗圖景,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鄉村文化和旅遊發展的重視,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持,爲鄉村題材作品創作提供沃土。“影視+文旅”的融合模式成爲許多鄉村增收的一大來源,對鄉村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優秀文化傳承具有重要價值。以綜藝《種地吧第一季》爲例,節目熱播帶動拍攝地旅遊經濟,提升當地農民收入水平,節目中的農耕活動和農產品銷售也爲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爲農民增收注入新思維。

劇集:

現實筆觸書寫鄉村振興故事

《綜藝報》梳理髮現,今年已播的鄉村題材劇集(含微短劇)約20部。這些作品深入現實生活肌理,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表達方式更加年輕、新潮、接地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鄉村生活日益富裕,農民素質日益提高,鄉村生態更加宜居,鄉村文明內涵更加深刻,鄉村文化魅力越發彰顯。創作者轉換創作思路,從前些年關注駐村幹部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故事,轉爲新情況、新背景下的鄉村敘事,聚焦青春奮鬥、自我成長、愛情親情、人生選擇等社會議題,推動農業文化傳播和推廣,爲鄉村振興奏響產業協奏曲。

今年以來,鄉村題材劇以更爲多元的故事內容和主題立意,展現鄉村振興成果,爲新時代鄉村題材影視創作開掘深遠的主題意蘊。這類題材劇集創作整體分爲三個方向:第一類以返鄉創業爲主題,以溫暖底色關注年輕人返鄉築夢,包括已播劇《星星的故鄉》《另一種藍》,待播劇《我的名字是李靜》《中文桃李》等;第二類劇集聚焦鄉村教育主題,如《春風化雨》《山花爛漫時》等,以“鄉村小校園”映射“教育大圖景”;第三類聚焦鄉村場景中不同職業人羣,契合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如《另一種藍》聚焦陶瓷工匠傳承人,譜寫新時代“國風瓷韻”,“一帶一路”題材劇《幸福草》聚焦農業技術專家,見證中國菌草科技援外歷程,待播劇《小站警事》以偏遠地區鐵路小站駐站民警的視角,展開鄉村脫貧致富故事。

在鄉村題材大類之下,邊疆題材的多點開花值得關注。以前,此類劇集多是對歷史題材的挖掘,今年的邊疆劇則更關注小人物的故事,聚焦鮮活的青春故事——《我的阿勒泰》講述文秀被迫回到老家阿勒泰與開小賣部的母親相依爲命,漸漸發現當地之美;《大海道》以相對小衆的摩托競技題材勾勒新疆青年風貌,書寫蒼茫戈壁怒放青春;國慶期間開播的《日光之城》以三個西藏家庭的生活爲故事主線,展現西藏當代年輕人生活、風土人情、各族人民大團結。待播劇中還有以喀什古城修復爲背景的《喀什古城》,講述古城中三姐妹不同人生軌跡。從劇裡到劇外,觀衆對優美遼闊的自然風光充滿嚮往,萌生前往取景地“打卡”,感受獨特民風民俗,跟隨劇中主人公腳步,遇見“詩與遠方”的想法。

微短劇:

雙向奔赴 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的時代課題是當下影視創作重要命題。近期,湖北省首部鄉村振興主題微短劇《落花生》、福建省首部反映鄉村振興題材的影視短劇《遠方有福田》相繼上線。鄉村社會全面發展是國家現代化建設重要一環,鄉村振興主題微短劇應運而生。這類微短劇通過生動故事情節和鮮活角色塑造,展現鄉村變遷與發展,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激發人們對鄉村的關注和熱愛。

今年以來,《落花生》《小禾卿卿有點田》《又見阿少》《杏花傳奇》《遠方有福田》《兩山戀》《有種味道叫清溪》等一批鄉村振興主題微短劇與觀衆見面,《愛在雲歸處》《燃燒吧,村BA》等劇開機。

微短劇是當下熱門網絡視聽文藝形態。在行業主管部門積極引導和市場調節下,微短劇創作生產走向規範化、精品化。今年年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出“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6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正式實施。行業創作者堅持以提升人民羣衆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爲核心進行創作,聚焦鄉村振興主題,找準小切口,聚焦小人物,涌現一批微短劇佳作,令人眼前一亮。

與此同時,各地紛紛意識到微短劇等文藝作品對於當地文旅宣傳的促進作用,實現“微短劇+文旅”雙向奔赴。一批飽含當地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特色美食等的文藝作品,藉助微短劇的傳播效能,形成流量轉化,產生“線上觀劇、線下打卡”的蝴蝶效應。例如,《我的歸途有風》對蹺腳牛肉等美食的展示,吸引不少網友前往樂山旅遊;《飛揚的青春》取景地浙江溫州曹村鎮,春節期間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30%。

從內容上看,這類微短劇單集時長在2分鐘左右,通過返鄉青年、新農人、農產品主播、村籃球隊員等人物切入,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紮根田野,投身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作品保持“微而美、短而精”的創作理念,在微型的空間背景、短小的內容體量中講述好故事。

綜藝:

場景複合化 傳遞時代氣息

據《綜藝報》統計,今年已播鄉村題材綜藝超過10檔,其中綜N代佔四成,如《我的家鄉,好美第二季》《種地吧第二季》《田間的少年第二季》《山水間的家第三季》。這些綜藝不斷拓展場景,從田地到茶山,從海島到花園,爲觀衆持續提供新奇體驗和治癒氛圍。在此基礎上,節目深挖社會價值,通過助農直播等方式,完成鄉村推介,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去年,愛奇藝勞作紀實互動真人秀《種地吧》熱播出圈,“十個勤天”靠着認真種地,收穫百萬粉絲,甚至登上2024年春晚舞臺。《種地吧第二季》於今年8月收官,節目位列愛奇藝綜藝飆升榜、熱播榜、站內彈幕開啓率Top1,微博主榜熱搜427個,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4年第一季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種地吧》系列連續兩屆入選白玉蘭獎最佳綜藝節目。

這樣一檔慢綜藝走到第二季,仍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創作者稱,“《種地吧》跟其他綜藝不一樣的地方,是它特別像個連續劇。”這一說法展現慢綜藝的天然優勢——固定的嘉賓、固定的場景,能讓觀衆很快進入情境,吸引一撥老粉,確保受衆基本面。同時,《種地吧》系列全程貫穿種地IP,“沉浸式種地”展現鄉村生活之美。種地之前,節目組安排“種地小隊”學習農業知識、醫療救護、消防安全、廚藝、木工、瓦工等農村生活技能,部分人還考取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現代化農具的駕駛執照,爲真實展示農業生產生活做足準備。

鄉村綜藝持續拓展場景表達,除了鄉村耕種,牧場、海島、修公路、房屋改造等方面亦有涉獵。比如,女版種地綜藝《燃燒的月亮》,記錄12位不同年齡、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性,離開都市,去遼闊的草原打造萬畝牧場的過程;海島探索成長綜藝《這是我的島》融合海島生存、生活建設、資源利用、非遺傳承、致敬官兵、海洋保護等主題,展現當代年輕人的“新時代闖海精神”;融入走出國門元素的《請交給!鐵壁少年》,海選12位少年前往非洲修公路,讓觀衆頗爲期待。

不僅如此,鄉村綜藝在實現社會價值上有了更多嘗試。《種地吧第二季》開設一家農產品公司銷售助農產品;以“建島”爲核心的《島嶼少年》,通過線上直播等方式,邀請“雲島民”參與島嶼建設,不僅讓觀衆加入這場“開發計劃”,還進一步打響嵛山島的名氣,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出道吧!科技小院》呼籲更多有理想、敢擔當的青年學子積極投身農業,把技術留在田間地頭,把財富帶給村屯農家。

此外,一些其他類型綜藝也在節目中嘗試增加鄉村場景。如以推理爲核心的《忙忙碌碌尋寶藏》,待播的遊戲競技類節目《奇遇無名村》等。鄉村自帶的“治癒系”特質,讓節目能夠在同類綜藝中另闢蹊徑,實現慢與快的平衡。

圖片:豆瓣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鏈接。更多資訊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