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發力穩增長怎麼看

(上接04版)

近年來,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越來越多金融活水流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支農支小再貸款、抵押補充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適配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箱與時俱進、日益豐富,目前已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近20項。  這些工具效果如何?10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3.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普惠小微貸款餘額33萬億元左右……  在機器飛轉的車間,在瓜果飄香的田間,在人潮如織的商圈,金融活水正在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滋養和動力。  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圍繞實體經濟發力,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助力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新動能加快形成。  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金融爲經濟發展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支持,有着重要意義。  應該看到,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還有不少空間:如何更好滿足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資金需求,普惠金融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農村金融需求如何充分挖掘……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將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對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動態平衡的適配性和精準性。  圍繞國家經濟發展目標,瞄準高質量發展方向,金融業將不斷優化資金投向,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三)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也是貨幣政策調控的核心。  今年10月,一家東部沿海的傢俱製造企業,從銀行申請了一筆400萬元的貸款,由於貸款利率下降,較去年可以每年節省利息支出2萬多元。  在廣州工作的黃女士,眼見房貸利率逐步下降,200萬元的房貸能節約總利息近10萬元,決定不再觀望,準備買下工作後的首套房產。  今年以來,無論是企業融資,還是居民買房、消費,貸款資金成本更低了。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5%左右;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爲3.15%左右,均處於歷史低位。  經過數年的實踐探索,我國已基本建立起市場化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2019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以來,我國利率傳導機制進一步打通。  今年以來,1年期LPR已累計下降3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已累計下降60個基點。在此帶動下,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  拉長時間維度,我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從2019年的“5”時代,來到2024年的“3”時代。  貸款利率處於歷史低位,這意味着什麼?  作爲貸款利率定價的主要參考基準,LPR的每一次調整,都直接影響企業和居民的融資成本。  以房貸爲例,10月末,絕大部分存量房貸利率完成批量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平均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每年減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億元左右,惠及5000萬戶家庭。  年內三次LPR下降有利於激發信貸需求,讓穩增長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社會融資成本的下降,有助於減輕企業和居民利息負擔,激發企業投資意願,增強居民購買力,提振經濟增長動能。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圍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明確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爲主要政策利率,規範手工補息等。  專家認爲,一系列舉措有利於完善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不斷疏通利率傳導的堵點,助力市場化的利率“形得成”“調得了”,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質效。

(四)

當前,正是謀劃明年政策的關鍵時期,貨幣政策走向備受關注。  不少業內專家的觀點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仍然將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  這背後的邏輯是: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困難和挑戰,外部不確定性也在上升,需要貨幣政策持續發力,暢通實體經濟血脈。  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中國人民銀行談及下一階段的思路時,強調了堅定堅持支持性貨幣政策的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精準性”等成爲金融穩增長、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面臨內外部複雜形勢,作爲兩大宏觀調控手段之一,我國貨幣政策任務艱鉅。  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實際上,平衡好多重目標一直是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今年9月以來,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了一攬子支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不僅有降準這樣的總量型工具,也有降息這樣的價格型工具,還推出了不少新工具。不少舉措直面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戰,比如針對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優化調整了多項房地產金融政策,創設了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兩項工具。  一攬子增量政策,多箭齊發,體現了穩經濟、穩預期、惠民生的堅定決心,市場作出了積極反應。  在專家看來,這些政策並不是“急就章”,也不是進行簡單的政策刺激的短期行爲。在這一攬子增量方案中,不僅有短期擴需求的方案,同時還有推動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方案。  例如,完善存量房貸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從制度層面推動解決新老房貸利差拉大問題;又如,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兩項工具,穩住預期和信心,促進直接融資平穩發展。  一系列金融改革發力向前,我國貨幣政策力圖塑造有自身特色的傳導機制,面對經濟不同週期均能有效發揮作用。  立足當下和未來,如何讓貨幣政策更好促進穩增長?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釋放出鮮明信號:  ——目標體系方面,將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爲重要考量,更加註重發揮利率等價格型調控工具的作用;  ——執行機制方面,會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  ——傳導機制方面,要不斷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機構的自主理性定價能力,增強與財政、產業、監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  可以預見,未來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不斷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精準性、有效性,爲經濟穩定增長、結構優化調整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