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現金不給利 佈局亞債纔是王道!

近期世界各國股市多呈整理盤面,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美國大選、刺激措施延宕以及英國脫歐等四大變數影響

聯邦太平洋平衡基金經理人周鉦凱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已清楚表明在2023年前不會升息,足以顯示在當前環境中,握有太多現金部位並沒有投資效益,反而激勵投資人追逐風險性資產獲取額外報酬,在此局勢之下,亞洲債券市場股票市場更有機會成爲風險性資產的領頭羊!從疫情爆發對經濟成長之影響來看,根據OECD估計,二次疫情爆發對各個國家的影響不一,歐美地區衝擊甚鉅,如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相較之下,亞洲地區修正幅度最小,如韓國中國日本等國受損幅度較低,凸顯該區域較具穩定性,將成未來投資主力

此外,周鉦凱表示,因受疫情衝擊較小,違約率也相對較低,至10月底止,彭博巴克萊亞洲投資等級債指數上漲5.95%,尤其中國更是成爲萬衆焦點。先從政策面來看,中國官方正式發表十四五計劃建議書與2035年遠景目標,點名了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向,將加強科科技化數位進程,可視爲拉動數位經濟發展主力,同時也聲明中美脫鉤可能性極低,將持續尋求合作創新,提振市場情緒;另一方面,經濟數據上受惠於中國內需仍持續擴張,加上十月的長假拉動旅遊餐飲服務業,中國10月製造業和服務業的PMI皆優於市場預期,11月和12月正爲消費旺季訂單能見度短時間不會大幅下降,第四季應可維持成長態勢

周鉦凱認爲,除了亞債之外,亞洲股市表現也備受期待。以第三季亞洲各國股市的表現來看,大致上呈現「北強南弱」,由於臺灣、中國疫情相對穩定,自3月開始反彈的臺股陸股仍持續受到外資青睞,而東北亞的日本及韓國疫情也逐漸好轉,股市跟着脫離困境,走出落後補漲格局,可逢低承接、適時加碼;相較之下,東南亞各國在疫情控制方面相對不佳,對該區域的投資信心造成了負面打擊,投資人宜多加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