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資本張維:硬科技需要長時間投入和企業家精神,應抓住“雙重機會之窗”
4月22日—23日,以“體制變革與科技創新”爲主題的2024中國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創新大會在武漢召開。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表示,中國人的勤奮和聰明,可以席捲大多數製造業,難點在於半導體、工業軟件在內的硬科技。
張維認爲,硬科技需要長時間投入,需要企業家精神。目前正處在一個關鍵時間點,面臨着罕見的技術創新與國產替代相結合的“雙重機會之窗”,應緊握這一機會窗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升企業家信心。
製造業發展迅速,難點在於硬科技
在本次活動上,張維表示:“在新興製造領域,國內企業建立了龐大的產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憑藉技術水平、大規模智造能力的提升以及地方政府的補貼支持,企業毛利率水平在產能擴大的情況下仍能保持。”
張維以光伏產業進行了舉例。他表示,在光伏產業鏈國內產能規模的快速增加使得太陽能電池產量持續增長,國內光伏電池產量已經連續16年位居全球第一,當前太陽能電池片價格已經下滑到0.05美元/瓦,但因國內企業的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其毛利率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除了光伏產業,鋰電池產業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了毛利率的穩固。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動力型鋰電池產量爲545.9GWh,同比大幅增長148.5%。2023年我國動力型鋰電池產量爲675GWh,同比增長23.65%。據民生證券研報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A股動力電池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爲15.04%,和2022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
張維表示,在光伏、新能源汽車這樣的新興產業上,中國可以建立競爭優勢並席捲全球,但難點在於攻克半導體和工業軟件在內的硬科技。他認爲,硬科技的發展需要長時間投入,需要企業家精神。
從投入來看,據集微網統計,2022年,191家A股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686.15億元。而同期英特爾的研發支出是175億美元(以2022年底匯率換算約合人民幣1207億元)。這意味着,2022年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的總研發投入僅僅是英特爾的一半出頭。
從鼓勵科技發展和企業家創業的風險投資來看,根據CBInsights數據,2023年中國風險投資總額爲275億美元,數量共3739筆。同期,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爲1324億美元,數量爲11116筆。其中,硅谷風險投資總額爲518億美元,數量爲2469筆。可以看到,2023年中國風險投資數量是硅谷的53%,美國的21%。
從往年數據來看,2020年中國風險投資額曾經高達600億美元,超越了硅谷的517億美元。不過從2021年後,中美風險投資額差距擴大,硅谷風險投資總額又超越了中國。
近年來,AI浪潮席捲全球,成爲全球風險投資的重要去處。據斯坦福大學HAI研究所報告,2023年,美國在AI領域的總投資爲672.2億美元,中國是77.6億美元,美國的投資總額約爲中國的8.7倍。
整體來看,在創新資本方面中國仍有較大發展和追趕空間,而創新資本僅僅是創新體系建設的一環。張維認爲,硬科技的創新“道阻且長”,需要搭建完善的創新體系,除了充足的創新資本外,還需要強大的基礎研究能力、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創業氛圍與包容失敗的文化、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相互連接的創新網絡。
技術創新與國產替代,形成“雙重機會之窗”
儘管硬科技的發展需要啃下許多“硬骨頭”,但也催生了大量的發展機遇。張維認爲,目前中國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時間點,面臨着罕見的技術創新與國產替代相結合的雙重機會之窗。
張維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開了新的增長點,並將所有參與者拉回同一起跑線,給予了後發者換道超車的機會。在許多新興產業,中國已經位於全球最前沿,尤其是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中國企業已經成功登上浪潮之巔。
據IRENA數據,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345.5GW,中國佔比高達62.77%。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3年世界汽車銷量8918萬輛,其中新能車汽車銷量1428萬輛,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比達全球六成以上。
從另一方面來看,張維認爲,走入深水區的國產替代,依然有潛力爲中國提供長達10年的增長。
據介紹,基石資本目前正牢牢把握技術創新與國產替代的雙重主線,對一些重點領域進行了投資:在半導體領域,基石資本進行了涵蓋原材料、設計、封測、製造等各個環節的全產業鏈佈局,投資的企業包括格科微電子、長鑫存儲、壁仞科技、好達電子、芯動聯科、韋爾股份等;在智慧汽車與機器人等具體應用層面,基石資本投資了商湯科技、百川智能、雲從科技和第四範式等人工智能龍頭,文遠知行、元戎啓行和速騰聚創等智慧駕駛龍頭,中創新航、欣旺達等動力電池龍頭。
“我們在硬科技上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些核心技術,如半導體、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等,我們與國外還存在差距,還有大量的短板要補。相應的,這也意味着中國硬科技的追趕道路是清晰可見的。”張維說。
責編:葉舒筠
" Type="normal"@@-->
校對:楊立林
" Type="normal"@@-->
2024證券時報“尋找創投‘金鷹’、發現企業‘新苗’”計劃隆重啓幕,點亮時代夢想、綻放時代光芒。
點擊海報即可報名,速戳↓↓↓
" Type="normal"@@-->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