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評介】從醫生到醫學科普創作者——《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的醫學》創作手記

“謀而後動”這個原則可以應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創作一本書的時候更是如此。身爲作者,在提筆之前我先要解決這樣三個問題:第一,有沒有必要寫這本書?第二,我有沒有能力完成創作?第三,這本書的可讀性如何?

第一個問題,有沒有必要寫這本書?《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的醫學》(下文簡稱爲《照進角落的光》)是一本講述醫學史故事的書,對遠古時代到中世紀的醫學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在我看來,有很多理由來寫這本書,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在於,瞭解醫學史對理解醫學的內涵是有用的。

這當然和我的從業經歷有關係。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一名外科醫生,對自己本專業的歷史產生興趣是理所當然的事。隨着我不停地閱讀醫學史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我越發感覺,醫學的歷史不僅充斥着精彩紛呈的故事,而且能幫助我加深對醫學專業知識的理解。這也讓我深刻地認識了一個道理:瞭解知識的本末由來,有助於加深理解、強化記憶。

比如,治療直腸癌的幾種手術方式之中,有的術式可以在切除腫瘤之後將腸道吻合,這樣就可以讓患者儘可能地保留肛門的生理功能。而有些術式需要切除肛門,進行結腸造瘻,會給患者帶來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另外一些術式則是姑息性手術,僅僅進行結腸造瘻,緩解患者的腸梗阻,而對腫瘤本身根本不進行切除。

爲什麼會出現如此種類繁多的術式呢?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理由,因爲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並不相同,這也正是外科學專業著作中講解這些不同術式的邏輯。但在瞭解相關的醫學史知識之後,我意識到,如果按照出現的先後順序對這些術式進行排布,可以呈現出另一條邏輯清晰的思路。

在手術技術不夠發達的時代,外科醫生所能進行的操作相當有限,因此並沒有所謂的直腸癌根治術。外科醫生所能做的,不過是進行結腸造瘻,也就是將結腸與腹壁相連,讓大便可以繞開直腸和肛門,從腹壁排出,從而解決腸梗阻問題。並不是醫生不想切除腫瘤,而是技術上達不到。

伴隨着技術進步,切除腫瘤具有了可能性。此時的醫生認爲,腫瘤向上、向下都有可能發生擴散,因此手術切除的範圍比較大,在腫瘤的上方和下方都要切除十幾釐米的腸管。毫無疑問,按照這樣的手術原則,當向下切除直腸時,自然會將肛門切除掉。

不久之後,醫生對於直腸癌的認識更加深入,他們驚喜地發現,原來直腸癌向上擴散的風險較高,但向下擴散的可能性很低。如此一來,切除直腸癌的範圍可以大大縮小,向下只需要切除兩釐米左右。這樣既可以解決問題,肛門又有可能保留下來,於是這才誕生了保留肛門的直腸癌手術方式。

既然如此,爲什麼我們沒有對每一個直腸癌患者都採用這種保留肛門的手術方式呢?這同樣需要從病情的角度出發。哪怕是在今天,對於很多患者的病情,外科醫生所能提供的幫助依然有其極限。在腫瘤擴散嚴重的情況下,今天的外科醫生和200年前的外科醫生一樣無法切除腫瘤,因此那些古老的術式在今天依然有發揮作用的場景。

這就是今天所能看到多種直腸癌手術方式並存的根源。不得不說,通過對於這段歷史的瞭解,作爲外科醫生的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了。當我知道每一種術式是在何種條件下,又是爲了解決何種問題而產生時,我便能更清楚這些術式應該在何種情況下被使用。

醫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學科。對於醫生來說,更深刻地理解醫學本身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瞭解更多的醫學知識,瞭解每一項治療的原理,都能夠幫助自己進行更好的醫學決策。而醫學史則可以通過有趣的故事,讓大家都對醫學知識有所收穫,因此在我看來,創作這樣一本書是有價值的。

第二個問題,我有沒有創作這本書的能力?事實上,在創作這本書之初,我的腦海中便有一個聲音在反覆迴盪:作爲一名醫生,我是否能夠跨界完成一本科普書的創作。換句話說,作爲醫生的能力是否和科普作者相匹配?經過一番思考,我認爲科普能力對於醫生來說應該是一項基本素質,我能寫完這本書。原因很簡單,在醫生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用於醫患溝通的。無論是圖書創作還是醫患溝通,都是在表達和傳遞信息。在我工作的過程中,就在不停地向每一位患者介紹他的病情,以及與他的治療相關的醫學知識。如果我能夠讓我的患者瞭解這些內容,那麼我也一定能夠讓我的讀者看懂我寫下的文字。

從這個角度來說,良好的表達能力本身就是醫生的基本素質之一。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那麼我所擔心的不應該是“自己能不能成爲一個好的科普作者”,而應該擔心“自己是不是具備作爲醫生的基本能力”。於是我靜下心來,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我覺得我所治療過的患者並沒有出現過因爲我的表述不清而對治療產生懷疑和不理解的情況。於是我便有了信心,一定能夠將這本書創作完成。

第三個問題,這本書的可讀性如何?毫無疑問,運用通俗的語言呈現內容是一名科普作者必須要做到的。科普作者往往在求學到工作的整個階段中,閱讀了大量的專業書籍和論文。這些作品中的文字力求科學、嚴謹,而且內容講述面面俱到,對於每一種疾病的每一個細節都會進行充分、完善的講解。不得不承認,當這些標準都被滿足的時候,文字也難以避免地枯燥起來。

對於醫生來說,閱讀這些嚴謹而枯燥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說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瞭解相關科學進展。但是對於非醫學專業的人來說,醫學專業書籍當然會讓人產生望而卻步的感覺。因此讓不學醫的人也能看懂醫學類書籍,就成了醫學科普作家所要完成的工作。很明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現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策略,那就是把自己所寫的每一個文字都讀出來。如果我自己讀下來都感覺不夠通暢,說明這些內容在口語化表達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只有當我寫下的內容能夠被通順流暢地讀出來時,讀者在閱讀的時候纔能有清晰流暢的感覺。在這樣的基礎上,讀者才能夠接受、理解並記憶相關的知識。

當然,在所有的醫學類圖書之中,醫學史類的書籍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爲它畢竟有歷史的屬性,有豐富精彩的故事。這一點其他醫學類書籍是很難相比的,這爲我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對於科普作者來說,如何把這些故事以清晰的邏輯線一個個串在一起,就成了新的難題。

那麼如何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呢?我想到了一個問題:爲什麼人人都愛看小說?《三國志》作爲“二十四史”之一,其史料的豐富度和嚴謹性,毋庸置疑遠超小說。然而,又有多少人會在閒暇時將閱讀《三國志》作爲娛樂消遣呢?相比之下,《三國演義》雖然包含大量虛構情節,在史學角度與《三國志》相比不值一提,但若論可讀性,《三國演義》顯然勝過《三國志》。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難道是因爲文筆不同嗎?只怕未必。《三國志》的敘述同樣精彩,正如《史記》被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又有多少人會把《史記》放在身邊隨時翻閱呢?在我看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差別,那就是編排的邏輯。

在真實的歷史中,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是在大致相同的時間發生的,它們之間是並行關係。如果我們通過《三國志》來了解那段歷史,會感到非常吃力,除非對歷史足夠熟悉,否則很難將這些事件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結構。然而,《三國演義》則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像正史一樣面面俱到,而是將那些並行發生的故事梳理成一條清晰的線性結構。簡單地說,讀者只需從前向後閱讀,就能以非常連貫的視野將所有故事、每一個人物盡收眼底。

經過這樣的思考,我決定將醫學史的相關內容按照時間順序形成線性的邏輯,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樣一來,當讀者閱讀這本書時,會感到如同閱讀小說一樣輕鬆愉快,無須在腦海中努力構建複雜的知識圖譜,也無須爲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而一邊看書一邊做筆記。有了這樣的思路後,我在創作本書時便能從全書整體的角度去思考材料之間的取捨、去留,以及各個章節之間的內容呼應,因爲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書中的內容前後呼應,使整本書具有一氣呵成的連貫感。

就這樣,我明確了三件事:第一,這本書有創作的必要。第二,我有能力完成創作。第三,這本書可以寫得像小說一樣好看。如今距離這本書完成也已經有數年時間。如此看來,也算是對這三點有了一個還算讓我滿意的交代。

作者簡介

孫軼飛,河北醫科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學教育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來源 / 我們如何書寫科學:第六屆、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獲獎圖書佳作評介

排版:沈 丹

編輯:林雪琪

審定:李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