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記|金融化視角下的勞動重構:從靈感到實踐的學術“勞動過程”

莊家熾

金融化視角下的勞動重構:從靈感到實踐的學術“勞動過程”

作者 | 莊家熾

作者單位 |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

原文 |

拙文《金融化如何重構勞動過程——平臺金融化與平臺勞動者勞動過程研究》有幸在《社會學研究》2024年第5期刊出,非常感謝編輯部、責任編輯以及匿名評審專家的精心審閱和寶貴意見!在這篇作者手記中,我個人更想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寫作背後的故事,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感觸與想法。

一、研究源起

2017年夏天我從北大社會學系畢業,並順利入職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在入職之後參加的第一次全院大會上,學院領導們就說要做有中財特色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社會學要發展經濟社會學、財政社會學、金融社會學、金融社工等和學校優勢學科有交叉的學科方向。對於經濟社會學、財政社會學,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多少涉獵過相關的研究和文章,但是對於什麼是金融社會學、什麼是金融社工,我所知甚少,當時覺得既陌生又新鮮。因此,我便開始留意一些金融社會學的研究,但這些關注都十分零散、破碎。因爲在內心深處,我覺得我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一個我熟悉的、能掌控的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來源於一本書——何柔宛的《清算:華爾街的日常生活》。2018年年初,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讀了這本書。讀文章前言的時候,我就隱約地感覺到,勞動研究同樣可以和金融交叉,勞動研究需要金融視角。我大概用了一週的時間就把整本書讀完,並做了2萬多字的讀書筆記,除了摘錄一些精彩的論述和觀點之外,我也嘗試用自己的話去梳理和總結作者的觀點。

現在回頭看,這本書對我研究的影響有兩點。首先,它讓我明確了很多勞動生產組織形式(例如全球產業鏈)、勞動生產體制(例如用工的靈活化)的建立背後是金融資本在推動,就像當時我自己在讀書筆記裡寫的:金融的影響不僅僅是一種資金流通的影響,還是一種金融文化霸權,強行將華爾街的組織實踐和勞動實踐輸出到其他的行業,因爲華爾街對於“效率”、“什麼是最有效”有着強力的發言權。所以,我們需要把金融資本納入到勞動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對我個人來說,我要做的金融社會學就是和勞動問題交叉的金融社會學,具體來說有兩個研究路徑:一是金融從業人員的勞動過程研究。何柔宛的這本書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關於華爾街投行家的勞動過程研究。他們是金融文化霸權的踐行者,也是犧牲者,他們在金融資本清算邏輯的支配下清算他人,最終也被這套邏輯反噬,清算自己。除了投行家之外,還有很多金融從業人員值得研究,比如分析師、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等等。很難想象在一個金融越發重要的社會,我們對金融從業者的勞動過程是如此陌生。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熱衷於炒股、買基金,我經常問我的學生:“你知道證券分析師的研報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基金經理投資的邏輯是什麼?或者投資標的是什麼?這些事情都不知道的話,你怎麼敢把白花花的銀子交給他們?”二是金融資本對勞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和重構過程。作爲背後“金主”,金融資本“看重什麼”?“喜歡什麼”?通過何種方式把自己的邏輯植入到企業?又是如何植入到工人的勞動和生產實踐的?

圖1 《清算:華爾街日常生活》讀書筆記截圖

二、文獻準備

研究首先得先從文獻着手,重點是瞭解金融社會學的相關研究,尤其是金融化的相關研究。從2018年開始,我就開始陸續閱讀並整理金融化的相關研究和文獻。對於一些重要的文獻,我一般都會做讀書筆記。寫這篇手記之前,我又打開了我自己做的《金融社會學讀書筆記》文檔,一共450頁,共計27萬多字。我會根據大致的主題將文章進行分類,筆記的內容首先是梳理文章的核心觀點和論述邏輯,使用的方法、數據,然後是總結文章的結論,最後是從自己的角度對這篇文章進行點評,分析這篇文章優點有哪些,缺點是什麼。我個人認爲,最後的這一部分十分重要,因爲只有當你嘗試着有理有據地去批評一篇文章的時候,你纔會發現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作者的邏輯,才能發現文章真正的優缺點在什麼地方。我始終堅信“會評文章,纔會寫文章。”

我也不斷向學生推廣我的這套方法。所以,從2019年開始,在每年給研究生開設的《定量研究方法》課的第一節課上,我都會放我讀書筆記的截圖,跟他們分享我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他們也見證了我的這個筆記從最初的幾千字到幾萬字、十幾萬字,再到二十幾萬字的增長過程。

圖2 金融社會學讀書筆記截圖

這個讀書筆記的寫作方法源於我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劉愛玉教授。在我讀博期間,劉老師在師門內部組織了一個定量讀書小組,她要求我們要按照文章主題、邏輯、方法、數據、結論與反思的框架梳理文章。做讀書筆記的過程其實很痛苦,因爲相當於是把文章重新又精讀了一遍,所以做讀書筆記需要花費的時間往往是閱讀文章花費時間的三倍以上。但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文章我之前雖然讀過,但是可能沒過多久我就把內容忘得一乾二淨,下次如果需要用這篇文章還得重新讀一遍。而做過讀書筆記的文章,我的印象會更深刻,並且我只要大概瀏覽一遍文章的讀書筆記,就能很快回想起文章的內容和重點。所以我就把這個方法堅持了下來,過程很痛苦,但收穫真的很大。

本文文獻綜述部分的安排是按照平臺金融化、金融化對勞動者的影響,以及平臺勞動者研究三部分展開。在我的理解裡,文獻綜述應該圍繞問題展開,即爲什麼平臺金融化會影響平臺勞動者的勞動過程?既有的研究從哪些方面做了回答?所以要研究平臺金融化如何重構平臺勞動者的勞動過程,應該回答三個問題:平臺金融化的定義和表現是什麼?經濟金融化對勞動者、對勞動過程的影響有哪些?平臺勞動者的勞動過程有哪些特點?這三個問題就像三個圓圈,這三個圓圈的交集的地方,就是這篇文章的研究問題。文章刊出之後,有讀者質疑說,馬克思有很多關於金融的論述,這篇文章爲什麼沒有體現。我理解這位讀者的意思是:馬克思通過對資本積累、虛擬資本、利息資本和利潤率等問題的論述揭示了金融資本與工人勞動過程之間的內在聯繫,本文的文獻綜述爲什麼沒有體現這部分內容。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理解馬克思關於金融與勞動的論述主要想講金融資本的擴展、利潤的獲取最終都依賴於生產過程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而不是講金融資本對工人具體的勞動生產過程的影響。例如,在論述虛擬資本的問題時,馬克思指出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的不同形式之間產生了分離。通過債券、股票等金融工具,資本能夠以虛擬形式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脫離了實際的生產過程。儘管如此,這些金融交易的最終價值仍然取決於實體經濟中工人的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這表明,即使金融資本看似與工人勞動過程脫鉤,其價值最終還是建立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剩餘價值之上。多說一句,對於這一傳統的勞動過程金融化的研究,我個人比較喜歡中國人民大學馬慎蕭老師的研究,她在《勞動力再生產的金融化——資本的金融掠奪》一文中論述了金融資本如何通過金融系統的擴張來使得勞動力的再生產金融化,從而解決資本主義體系的積累危機的過程。勞動力和勞動力再生產問題是勞動過程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所以我認爲馬慎蕭老師的文章其實也是在論述勞動過程金融化的問題。只是,馬老師的文章是從工人工資不足與消費需求之間的矛盾出發討論勞動力再生產的金融化。而本文想直接探究金融資本影響、重構勞動者具體勞動生產過程的邏輯與機制。

當然,文獻的準備不僅僅侷限於金融社會學的文獻,還需要關注勞動過程研究、平臺勞動研究等領域的文獻。

三、田野調查

在文獻準備的同時,我也開始着手做田野調查。一開始我選擇的田野調查對象是快遞工人,這是我博士論文的調查對象羣體,對我而言更熟悉,田野進入也更加便捷。而且,確實也能找到一些證據支撐我的想法。但是田野調查不太理想,金融市場離普通勞動者具體的勞動和生產過程還是太遠了。所以,我就想或許應該到金融化程度更高的企業去調查這些企業中勞動者的勞動過程。自然而然地,我就想到了平臺企業,因爲多數平臺企業是由金融資本投資、孵化,這些企業的金融化程度更高,相信金融資本也更容易進入到工人具體的勞動和生產過程。

在調查的時候,我同時選擇了網約車平臺和外賣平臺進行調查。一開始的時候,調查的進程同樣不太理想。日常繁重的工作讓平臺勞動者應接不暇,他們頂多抱怨下平臺。許多平臺勞動者對金融都不太熟悉,更不用提金融化對他們勞動過程的影響。但是在這個調查過程中我還是有收穫,我注意到了租車司機這個羣體,並聯想到外賣派送平臺同樣有租賃電瓶車的外賣騎手。我當時就覺得這就是生產工具的金融化,通過金融槓桿,平臺讓許多原本進入不了這個行業的勞動者進入到了這個行業的勞動力蓄水池中,而這些人大多是那些收入更低、更具不穩定性的勞動者。但我當時覺得生產工具的金融化還不足以支撐我的論點。所以,這個想法就暫時擱置了。

直到2021年初,我想莫不如去做點田野調查,興許會有幫助。因此,2021年2月我開始在A、B兩個網約車平臺上同時註冊成爲網約車司機,經過車輛覈驗、司機覈驗、三甲醫院核酸檢測證明、上路考試等一系列考覈之後,我開始以一名“網約車司機”的身份進入田野調查。爲了對網約車司機的勞動過程全貌有更好的瞭解,我會切換不同身份去接不同類型的訂單:普通訂單、拼車訂單、預約訂單、順風車訂單等,同時也會盡量在不同的時間段(工作日、節假日、高峰期、平峰期)出車。

田野調查一直持續了4個多月,期間我也開始就田野中的一些發現和問題對網約車司機進行訪談。除了感謝這些普通的勞動者之外,我還要感謝許多人。感謝中財2020級碩士班的同學們,尤其是王偉成、段玲童和陳瑤三名同學,他們幫我做了不少網約車司機的訪談調查。還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的趙磊博士,我們在2021年重慶社會學年會上相識。2021年9月,趙磊博士找我討論她的博士論文,那時候我才知道她也在做網約車司機的田野調查。和我一樣,她也是自己去開網約車。所以聊完她的論文之後,我徵求了趙磊博士的同意,讓她以網約車司機的身份接受我的訪談,她就是我文中的趙師傅。有敏銳的讀者發現了這點。其實,我還以同樣的方式對中國農業大學的陳龍副教授做了訪談,因爲他自己做了很久的外賣騎手,所以我也訪談了他關於外賣騎手電瓶車租賃、電池租賃的情況。這種既有豐富經驗感又有理論深度的受訪者是田野調查中的寶藏。同樣感謝我的親姐,她自己就是一名外賣騎手,所以在她的幫助下我很順利地進入了外賣騎手的田野。雖然根據外審專家的建議,本文最後聚焦到了網約車平臺上,沒有使用外賣平臺的田野資料,但我依然十分感謝他們。

以網約車司機的身份“身臨其境”,進入到他們具體的勞動和生產過程確實讓我對平臺勞動者勞動過程的金融化有了更深的體會和感觸。首先,就是司機的手機頁面端充斥着各種金融元素:每隔幾天就會收到短信提示我可以將還沒提現的流水(收入)轉入平臺自己的一個貨幣基金,其功能類似於餘額寶;再有就是各種網貸、保險的廣告推銷短信和鏈接。其次,我注意到了漲價卡。第一次接觸漲價卡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和傳統的勞動管理方式不太一樣,雖然它就只值幾十塊錢甚至是幾塊錢,但是這種產品背後代表着一種新的勞動管控方法和邏輯。

相比而言,對平臺和金融資本的調查要更難,更具有挑戰性。我的一位訪談對象說,她在去南極旅遊的時候都要帶着電腦,以防有突發消息導致金融市場上的波動,她要隨時爲投資人進行講解、分析。從這句話中,我讀出兩個信息。首先,她很忙,她的工作節奏很快,可能隨時就有工作,所以有什麼問題請快點問。其次,她的單位時間成本很高。她的旅遊目的地是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再加上最近幾年,金融行業、平臺企業面臨比較大的社會輿論壓力,所以很多受訪者對我的調查和訪談避之不及,這直接導致了我對他們進行調查和訪談的成本也很高。首先就是要各種找人,要通過各種社會關係網絡找到我的受訪對象。我只能用盡我的同學圈、老鄉圈、校友圈資源去接近他們。感謝戴天逸、阮揚鵬、楊子江、林紅、林昌傑和鄧宛竹等諸位好友,也感謝文一然、王圳傑、張亞鋒、李璇、劉雨萌、朱曉宇等諸位校友,他們是我接觸到平臺企業、金融行業勞動者的重要橋樑。其次就是經濟成本,因爲對我來說,對他們訪談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經濟上“向上交往”的過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通過我的老鄉朋友找到了一位頭部券商較爲資深的投資經理。我們約在金融街邊上的一個茶館見面,整個訪談過程不能錄音、錄像,只能拿筆記本記錄,而且需要我的朋友全程在場。那天下午,僅僅是包間費和茶水費就將近1000塊錢。回去之後我跟同事打趣說:“這種類型的訪談,我每個月最多隻能做一次,實力不允許。”而對我的受訪者來說,這真的就是一次很普通的下午茶或者一次很普通的晚餐。

四、文章結構安排

田野調查過程中我其實已經開始構思我的文章結構。我的想法比較簡單,要論證勞動過程金融化,或者說要證明平臺勞動者的勞動過程被金融化力量所重構了,我首先應該拆解勞動過程的要素,看勞動過程中的哪些要素被調整、被重構。我借鑑了Sandoval(2013)的框架,他將勞動過程分爲政治經濟環境、生產結果、生產力、生產過程和生產關係幾個維度。我發現,在經濟環境、生產工具、生產關係、勞動空間和管理體制等幾個方面,都可以找到金融化重構平臺勞動者勞動過程的種種“蛛絲馬跡”。

表1 勞動過程要素分析

政治經濟環境就是經濟金融化過程,這部分研究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國內外已經有很多學者做了很多研究。所以,對這部分內容,我就在文獻回顧部分介紹了經濟金融化和平臺金融化的定義及表現。

對於經濟金融化對生產關係的影響,我認爲應該把經濟金融化納入到平臺靈活用工的分析框架中。之前雖然已經有很多學者(例如楊典、姚建華、蘇熠慧等幾位老師)研究了經濟金融化對就業不穩定性(脆弱性)的影響,但他們更多討論的還是金融資本跨國流動、傳統企業金融化對勞動者就業不穩定性的影響。而我的文章想論證的是,靈活用工對平臺企業來說除了削減用工成本之外,還具有重要的“符號”功能。平臺企業不願意直接與勞動者簽訂合同,甚至大費周章地通過勞務外包公司與平臺勞動者簽訂用工合同的一個考慮是想要避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標籤。過去十幾年,金融市場對科技企業的投資興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大部分平臺企業也極力把自己打造成科技企業。就像我的一名受訪對象說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意味着勞動仲裁多,就意味着法律風險,公司上市的時候受到的挑戰也更多,它的市場估值就不會太高。”

對於生產工具的金融化,趙磊博士的論文也講到了以租代買、以租代購的現象,但她更多是從平臺合規性的角度出發討論這個現象。而我要回答的問題是:爲什麼肇始於共享經濟的平臺經濟會變得越來越專業化?2013年小黃車在北大起步的時候,真的是同學們把自己的自行車拿出來共享;2013年網約車剛剛興起的時候,真的有很多兼職司機。但是到現在,還有多少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單車”?還有多少網約車司機是兼職司機?那些兼職的平臺勞動者是如何被全職的平臺勞動者所取代的?我的答案就是生產工具的金融化。生產工具金融化使得那些原本不具備生產工具的勞動者能夠進入這個行業,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散漫”“不太好管理”的兼職司機慢慢出清。平臺去推動這個事情的動力就是確保平臺運力的穩定,而這同樣有利於平臺企業的金融市場估值。

對於勞動數據的產品化,有讀者質疑漲價卡是否是一種金融工具。一開始的時候,我其實也一直覺得這個產品不好定義。後來在與師友的不斷討論中,我傾向於認爲這種產品是一種期權,它是平臺和每個平臺勞動者簽訂的一種微型契約,是一種微型的對賭協議,而對賭協議就是一種金融工具。就這個問題,我請教過許多金融和經濟系的老師,他們大多認同漲價卡是一種期權,但也確實認爲它跟傳統的金融工具不同,所以我在文章中把它稱爲是一種“類金融工具”。就算它不是金融工具,我也覺得它至少也是值得討論和關注的,就像平臺勞動者與平臺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的問題一樣,這些都是伴隨着平臺勞動出現的新的勞動現象。我請教過我們學院心理學系的老師,漲價卡這種設計相比高峰期溢價而言對勞動者來說有更強的管控能力,原因在於沉沒成本效應。相比於預期收益,損失厭惡對人的行動有更強的驅動力。

五、未來

今年8月底,我到普林斯大學開始了爲期一年的訪學。除了謝宇教授之外,我在這裡還遇到了Thomas Burnham、Hannes Gohli、Lucie Lu、劉佳琪和金光照等既有學識又幽默風趣的學者。每個工作日的中午我們都會聚到一起吃午飯,聊天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聊我們自己的研究和論文。我跟他們講了我的這篇文章,他們都十分感興趣,並提出了許多積極的、有建設性的意見。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劉佳琪老師還給我推薦了2024年9月17日發表在《Socio-Economic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The labor of assetization: producing ‘hypergrowth’ inside a tech startup》,並告訴我這是美國很有影響力的一本期刊。我精讀了這篇文章,發現這篇文章講的是投資公司對初創型公司內勞動生產組織形式和工人具體勞動生產過程的影響。雖然他沒有用到任何的勞動過程理論,也沒有講到平臺研究,但我覺得我們就是在做同樣的事情,心有慼慼,很奇妙。因此,我也決定把我對他文章的一些理解和評議通過郵件發給他,我覺得這纔是積極、有益的學術交流,也只有這樣學術研究才能不斷進步。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整個寫作過程。這篇手記是寫給讀者的,更是寫給我自己的。回顧來時的路,我看到了過往的挫折和迷茫,也看到了自己一路上經歷的思考和成長,從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和方向。感謝所有幫助我、鼓勵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