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推分區總額制 超額將打折給付 民團:大醫院恐更難掛號
爲達到分級醫療、門診減量,健保署規畫「醫院總額分區共管試辦計劃」,民衆到大醫院就醫恐受影響。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月初獨家報導,分級醫療破功,大醫院輕症門診量不降反升,健保署研議恢復門診量每年降百分之二的管制方式,而健保署昨指出,明年將改推「醫院總額分區共管試辦計劃」,即醫務收入超過前一年,超額部分採三階段打折給付,不僅可促使門診減量,若醫院在服務收入基準內,點值可達每點一元。民團指出,醫院恐降掛號量因應,大醫院門診恐更難掛號。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的總額制度將醫療分爲臺北區、北區、中區等,並依照各區醫療特性不同採「分區管理」,如臺北區的總額,採取「攤扣」制度,臺北區的醫療院所申報的總額若超過原定總額,就由各醫院扣回,類似「吃大鍋飯」,若有醫院衝門診量等,累積的總額是由所有醫院一起扣錢分攤,但最終衝量者仍是賺得多。
南區則採取「斷頭」制,醫院總額分配依照各醫院去年收入情形,比前一年增加的預算,分配到各醫院會有三階段成長,達到第四階就算「過度成長」不予給付、斷頭,讓醫院即時察覺,門診一旦衝量過頭將「血本無歸」。
石崇良表示,過去分級醫療皆採門診量降百分之二的策略,但此舉對於偏鄉醫院不盡公平,因此明年第一季,除了臺北區,全臺各區將採「醫院總額分區共管試辦計劃」,偏向南區的管制方式,臺北區則預計在明年第二季推動。
石崇良強調,各區醫院就醫人數、件數、申報點值落差很大,爲讓健保給付制度、民衆就醫權益更爲公平,將不再執著於齊頭式的減量,明年醫院總額增加三七○億元,須妥善分配,新制度非斷頭制,也不是攤扣制,「而是給每一個醫院,一個自己的總額」。
隸屬於北區的新光醫院,其副院長洪子仁認爲,新制恐會讓大醫院僅收重症,不收中重症,形成醫療人球;石崇良表示,新制爲避免醫院出現「重症人球」,即不適當轉診,違規醫院將取消保障點值機制,迴歸浮動點值、平均點值的懲罰機制。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過去門診減量制度未砍到大醫院輕症,反而讓部分醫學中心出現「院前門診」現象,讓院內醫師到診所看病,反而導致排擠社區醫療羣醫院;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新制上路恐讓醫院爲了達標,影響門診掛號量,也可能延長檢驗檢查時間,初期可能不會馬上出現變化,後續需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