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富,千億級深海巨鯨
文| 謝澤鋒
編輯| 楊旭然
家族財富超越劉強東,成爲江蘇首富,女掌門取代楊惠妍,登頂中國女首富。恆力集團創始人陳建華和範紅衛夫婦,在看似傳統的石油煉化產業中盡情馳騁,把事業做到了深海巨鯨的級別。
相比華爲、騰訊、阿里等科技巨頭,恆力集團業務傳統,但它卻是民營煉化巨無霸、僅次於京東和阿里的中國第三大民企,同時位居2023年世界500強第123名。
巨鯨成長需要深海。很多人不知曉的是,我國雖然在煉油、乙烯、甲醇、PTA等多個領域穩居世界規模第一,但許多材料嚴重依賴進口,高端聚烯烴、電工級聚丙烯、POE等產品自給能力孱弱。
其實,長時間以來,石化行業的貿易逆差一直居高不下,“十三五”期間逆差最高的年份超過2800億美元,許多年的逆差額超過集成電路。
而石化產業關係國計民生,下游涉及紡織服裝、新材料、新能源等等行業,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光伏、鋰電、芯片、電子等領域。
毫不誇張的說,石油化工是幾乎所有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的基礎,關係未來前沿科技的芯片、航空航天、新能源等產業離不開新材料,而新材料的背後是大化工。
除了三桶油,中國中化、延長石油之外,榮盛、恆力、盛虹、恆逸四大民營煉化巨頭的崛起,以及萬華化學、衛星化學們的成長,是我國扭轉高端石化產品基礎薄弱局面、夯實基礎工業實力的重要體現。
01 石化大戰略
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我國千萬噸及以上煉廠數量達到32家,煉油總產能上升到9.2億噸/年,這一數字超過了美國、沙特等國,位居世界第一。
煉油是整個石化產業的基礎,以此爲根基,我國在乙烯、甲醇、PTA等多個領域稱霸全球,化工銷售額佔全球的比例超過40%。
然而和很多行業一樣,“規模大”並不意味着“實力強”,大宗產品過剩,高端材料缺失造成的結構性矛盾,一直是制約中國化工產業競爭力,鉗制中國高科技和先進製造業的核心瓶頸之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這種擔憂。據他介紹,我國高端聚烯烴、高性能纖維的自給率不到60%,液晶顯示材料、光刻膠等高端產品的自給率只有5%-6%。
譬如,全球光刻膠幾乎被東京應化、JSR、信越化學和住友化學壟斷;乙烯這一大門類在2022年的缺口超過2100萬噸;高端聚烯烴尤爲嚴峻,其中的辛烯共聚聚乙烯、mPE(茂金屬聚乙烯)自給率僅10%;POE(聚烯烴彈性體)、環烯烴共聚物等還是一片空白。
這一狀況堪比曾經的存儲芯片,但這些年通過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的努力,我國已經實現了存儲芯片零的突破。
2018年我國石化產業貿易逆差高達2812.4億美元,2022年上升到3180億美元,這一數字曾經多年超過集成電路。業內預測“十四五”期間石化產品進口的總規模將遠高於2萬億美元。
2023年A股十大牛股中,有兩家北交所企業上榜,均與化工新材料相關。年底,特斯拉發佈Optimus-Gen2二代人形機器人,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減重10公斤,就是因爲其中採用了PEEK特種工程塑料。華密新材藉此概念股價一年內上漲341.5%。
另一家企業凱華材料因爲業務涉及環氧粉末包封料、環氧塑封料等電子元器件絕緣封裝材料,股價暴漲5.7倍,成爲年度漲幅王。
顆粒狀環氧塑封料(GMC)可用於AI芯片封裝,提升導熱性和可靠性,瞬間被推向了資本的風口浪尖。
但目前,全球僅有住友電木和昭和電工兩家企業大批量量產,A股僅聯瑞新材和壹石通少量量產,華海誠科、飛凱材料還處於測試階段。
爲擺脫化工材料的“卡脖子”窘境,一系列國家級戰略已經出臺。
《化工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指南》中指出,針對高端聚烯烴塑料,目標是2025年自給率提升到近70%;工程塑料及特種工程塑料力爭2025年達到85%,部分有產業基礎的材料實現淨出口。
目前,恆力等民營煉化巨頭,在“大化工戰略”的佈局下,正不斷往下游和高端化邁進。
02 超級大手筆
大約5-6年前,國內出現了一股唱衰日韓經濟的論調。但時至今日,日韓企業在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領域依舊擁有世界級的優勢。這都得得益於他們長年累月的積澱。
經過多年努力,恆力也在奮起直追。去年7月4日,恆力石化公告稱,擬分拆康輝新材借殼大連熱電上市。
康輝新材是恆力集團“十年磨一劍”的產物,公司擁有年產24萬噸PBT工程塑料產能,位居國內第一;也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夠生產12微米塗硅離型疊片式鋰電池保護膜的企業,其中MLCC離型基膜在國內佔比超過65%,打破了國外壟斷,還擁有45萬噸可降解塑料產能。
恆力石化的優勢在於上下游一體化,陳建華和範紅衛夫婦二人最早從紡織廠起家,於2002年砸下22億元進軍化纖行業,奠定了千億恆力的基礎。
煉化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規模巨大、產業鏈綿長的大產業,因此恆力的成長史中基本都伴隨着“大手筆”。2015年,恆力豪擲630億元建設大連長興島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4年後正式投產。
這是我國對民營企業開放的第一個大型煉化項目,也是改寫中國煉化局面的大舉措。更是當今恆力能有如此行業地位的根基所在。
此後陳建華不斷押注。2021年,恆力在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投下300億元,次年又追加240億元,建設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260萬噸/年高性能聚酯兩大工程。
以2000萬噸原油和500萬噸原煤加工能力爲起點,恆力構築了年產520萬噸PX、150萬噸乙烯、1660萬噸PTA的產能,成爲首家實現從“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一體的企業。
尤其要指出的是,恆力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工藝最先進、成本優勢明顯的PTA 生產商,也是業內唯一的千萬噸級以上權益產能的公司。
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爲恆力做大做精下游新材料立下了汗馬功勞。
目前,恆力和逸盛石化(恆逸+榮盛)的產能就佔據了國內的45%,而且規模越大,邊際成本最低。有機構研究指出,目前最先進的裝置屬於恆力石化4#,其PTA完全生產成本只有 319元/噸。
規模巨大,成本低廉,這給恆力進軍下游帶來了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
比如,鋰電隔膜原材料成本佔比爲40%-50%,其主要原料爲聚烯烴下游(PP、PE等),這些產品都在恆力的業務輻射範圍內。
可降解塑料的原料中70%爲PBAT,由PTA、BDO和AA製成。因此,降低原料成本至關重要。
而恆力石化正好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PTA產能,其年產60萬噸的BDO項目也已在大連長興島產業園開工,原料自給率進一步提升後,成本優勢將更加明顯。
恆力的成長史和韓國化工巨頭SKI十分相似,先從下游入手,再通過“自下而上”建立縱向一體化的“大化工” 平臺,隨後打破芳烴等原材料的海外壟斷,並建立龐大的PX、PTA等規模優勢,隨後開啓“自上而下”的發展策略。
如今,全力邁向下游化工新材料市場,恆力孵化出了康輝新材這一“資本金蛋“。陳建華和範紅衛夫婦又一次迎來收穫期。
03 民營大時代
在傳統的央企兩桶油之外,民營煉化迎來了發展的大時代。
目前,全球超過2000萬噸煉化規模的項目有20餘座,國內曾僅有中石化的鎮海煉化(2300萬噸)和中石油的大連石化(2050萬噸)。
2014年7月,原浙江省領導調研浙江化纖產業時,發現芳烴嚴重受制於國外,於是浙江省啓動規劃,並請示了國家高層領導。
次年,浙石化成立,由榮盛石化控股51%,桐昆股份、巨化集團等參股。浙石化的問世是改寫世界煉化格局的重大戰略舉措。
其位於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兩期項目總規模高達4000萬噸/年產能,總投資達1731億元,這一規模位居世界第五。
浙石化一期年加工原油2000萬噸,芳烴520萬噸、乙烯140萬噸,已於2019年12月建成投產。
一二期全面投產後,可達到800萬噸/年對二甲苯(PX)、280萬噸/年乙烯的能力。超級巨無霸的誕生,除了增加國內PX供給、形成聚酯全產業鏈優勢外,還將打開中國烯烴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乙烯工業因爲原料的特殊性,一直處於寡頭壟斷的格局,浙石化投產後,將顯著提高乙烯的供應,規劃的產品也多爲國內急需的高端品種。
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項目拉開了民營煉廠競逐世界舞臺的序幕。民營企業中,恆力大連長興島投建了2000萬噸煉化項目;恆逸石化在文萊規劃的煉化項目一期和二期分別爲800萬噸和1500萬噸,合計2300萬噸;盛虹1600萬噸/年的項目已經投產;桐昆股份攜手新鳳鳴在印尼佈局了1600萬噸煉化項目。
這些項目的投產,將有效改變我國PX嚴重依賴海外的格局,同時涉足更富有想象力的烯烴產業,也將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的附加值。
雖然各大企業都逐步形成了 “原油—PX—PTA—聚酯”的一體化佈局,但因歷史沿革不同,各有側重點。榮盛和恆逸具備強大的中游PTA能力,因此他們積極佈局上游煉化和下游聚酯長絲的能力。
桐昆的優勢一直是滌綸長絲,具備獨一無二的下游長絲產能,因此努力補齊上游PX和中游PTA能力。
下游新材料方面,恆力發力可降解塑料,鋰電隔膜等;東方盛虹以高端DTY產品爲主,還是全球最大的光伏EVA生產商,並建設了10萬噸/年POE裝置,力爭成爲光伏膠膜原料世界級供應商。
在這個過程中,新的一代民企煉化大佬,將爲中國的各類工業製造提供堅實的供給基礎。與此同時,也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積累財富。
04 寫在最後
石化行業受上游原油價格及下游需求波動的雙重影響,是一門高投入、高負債的高風險生意。
2023年以來,原油價格高位回落,需求逐步回升,按理說企業業績應該有所改善,但榮盛石化和恆逸石化兩大巨頭前三季度利潤均出現暴降。
在雙碳戰略的指引下,石化產業“減油增化、減油增特”是大勢所趨,擁有新材料加持的東方盛虹就表現出較強的抗週期性。
恆力、榮盛、恆逸、盛虹四大企業均已穩居世界500強之列,體量都超過了陶氏、LG化學和3M。但他們的盈利能力只能說是海外巨頭的九牛之一毛。
毫無疑問,他們已經是世界級別的行業巨鯨,但要想不被趕下牌桌,光有規模是遠遠不夠的。在賺取規模的同時提升盈利能力,是四家企業當下最迫切的需求。當然,這也並非企業自己就能夠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