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撫州:一次掛號管三天,換院看病不復檢
(原標題:江西撫州:一次掛號管三天,換院看病不復檢)
一大早,鄒先生拖着打了石膏的胳膊,來到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大廳掛號複查。
“您前天已經掛過號了,同一診室、同一疾病,一次掛號可以管三天,您直接去診室就診吧。”
“真的嗎?好……”鄒先生轉身向骨科診室走去。
“帶了原來拍的片子嗎?”骨科主治醫生問。
“沒有,需要再做一次檢查嗎?”“不用了,你近期在南昌做的檢查報告,在我們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平臺上可以查到。”醫生調閱檢查結果後,領着鄒先生來到換藥室,幫他拆除石膏,換上夾板固定,並叮囑,“兩週後再來複查,切記不要劇烈運動。”
“掛一次號可以管三天,換一家醫院看病不用重複做檢查,真是太方便了,這樣既省錢又節約時間。”1月7日,鄒先生向筆者講述自己看病的經歷,不禁再次感嘆。
鄒先生切身感受到的這些便利,與撫州市探索“看病一件事”改革分不開。
2024年以來,撫州市積極推行“看病一件事”改革,涵蓋“一次掛號管三天”、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代煎代配中藥、開展延續護理費服務等9項惠民實事,全方位提升患者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就醫體驗。同時,在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建設“看病一件事”服務中心,進駐全科醫生預檢分診、日間手術、藥學諮詢、便民服務、醫學證明蓋章等事項,讓患者辦理業務從“一事多頭跑”變成“一窗辦多事”。
自此,撫州市各大醫院颳起“極簡風”,爲患者提供高效、優質、便捷又暖心的診療服務。
2023年底,硃紅萍的母親羅清花(化名)因腦梗導致癱瘓常年臥牀不起,右腳後跟出現大面積黑色壓瘡。在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住院護理一段時間後有所好轉,硃紅萍便帶着母親回家繼續護理。
2024年初,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護師鄧小花電話回訪:“朱姐,您母親的傷口恢復得怎麼樣?”“我看着感覺沒有好轉,我拍張照片您幫忙看下。”
“傷口比原來嚴重了呀,您趕緊帶着她來門診處理!”鄧小花急切地說。
“可是外邊的天氣太冷了,我怕……”電話這頭的硃紅萍欲言又止。
“沒事,我可以上門處理。爲了讓行動不便患者的後續治療護理有保障,醫院專門成立了傷口造口專科護理門診,爲患者提供延伸護理服務。”鄧小花說。
當天下班後,鄧小花帶上敷料和專業護理工具來到硃紅萍家,一邊幫羅清花處理傷口,一邊向硃紅萍講解日常護理注意事項。那段時間,鄧小花多次上門護理,羅清花的傷口有了很大好轉。
“婆婆,您的創面已經全部癒合了,你們不用再來複查啦。”2024年4月10日早晨,鄧小花仔細觀察羅清花創面癒合情況後說。硃紅萍和家人在一旁連連道謝。
“讓醫務人員多跑腿,羣衆少跑路。”撫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仁華說,目前全市已有10餘家醫療機構開展護理上門服務,可爲患者提供上門造口護理、壓瘡護理等專科服務,爲患高血壓、阿爾茨海默病等老人提供延續服務,累計進行延續護理1550餘人次、上門護理1900餘人次。
目前,在撫州,“看病一件事”改革讓25萬餘人次享受到便利服務,減少掛號費50餘萬元;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平臺實現5家市直醫療機構和29家縣級醫療機構與省級平臺的互聯互通,涵蓋醫學檢驗和影像檢查結果互認項目47項,累計完成互認5.5萬餘次,減少羣衆醫療費用33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