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評|讀懂“春運”這部熱氣騰騰的“流動史詩”
今天是農曆臘月十五,蛇年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90億人次將跨越千山萬水,只爲那一刻的幸福團圓,爲期40天的春運正式拉開序幕。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精神標識,蘊含着“辭舊迎新”的文化內核、“闔家團圓”的情感歸屬以及“踔厲奮發”的精神狀態。回家過年,這種根植於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傳統情感,在年關被無限放大。我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對每個中國人的關懷和保障,通過春運這一特殊“文化符號”得到集中展現。
南來北往、說走就走,勾勒“流動中國”的時代圖景。流動,是活力的最直接表現。今年是第一次將除夕列入法定假期,8天春節長假前後,學生、務工、探親、旅遊等四種客流相互交織。春運期間全國日均航班計劃約18500班,同比增長8.4%;鐵路客運量有望突破5.1億人次,日均1275萬人次,同比增長5.5%;自駕出行預計達到72億人次,約佔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車流量單日峰值或創歷史新高……透過數據,我們看到龐大且多樣化的春運出行需求,公路自駕“擔主力”,鐵路民航“創新高”,家與國的情懷在此交融與互動,“流動中國”迸發出勃勃生機和奮進力量。
服務精細、守護平安,描繪“溫暖中國”的幸福畫卷。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春運的旅途不僅是回家的路、團圓的路,更是溫暖的路。例如,鐵路12306試點推出“系統自動提交購票訂單”功能;江蘇全力打造“蘇心春運”品牌,深入優化道路客運、公交、鐵路、民航的運輸銜接,暢通服務監督渠道;南昌站和南昌東站在全國鐵路範圍內首次實現了省會中心站安檢聯網等等,從細化應對惡劣天氣、超大客流等情況預案到增加運力、優化服務再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每一項舉措都體現了對羣衆的深沉情感。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助力加快賦能交通強國建設,如鐵路的智能安檢系統、實時監測道路交通情況的智能交通系統等“最強大腦”在春運中發揮顯著作用,讓億萬旅客出行之路更安全、更便捷、更溫馨。
背上行囊、鐫刻奮鬥,感知“活力中國”的鏗鏘步伐。一年一度的春運,它不僅是一場人口遷徙,更是觀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今年春運旅客出行意願強烈,“吃住行遊購娛”等消費需求將得到充分釋放,各地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力提振消費”部署,如多地發放消費券,向消費市場挖掘潛力,用“真金白銀”促進消費“旺”起來;又如重點消費區域交管柔性執法等方式,護航消費持續升溫,保持流動的“熱度”;再如永清、橫州、興業等縣城鄉鎮車站增加列車停靠150餘站次,公益性“慢火車”穿梭於偏遠的鄉村與城市之間,服務鄉村振興,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成倍增長,區域協調發展脈動愈發強勁。尤爲樂見,隨着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新措施和免籤“朋友圈”越來越大,外國遊客正掀起來華旅遊熱潮,“週五下班去中國”成爲國外社交媒體熱詞,印證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活力中國”在流動中拓展與世界共享機遇、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溫暖春運路,幸福中國年。過年是刻錄在中國人DNA裡的樂章,春運正是這段樂章的前奏。一個勃勃生機的“流動中國”,繪就“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春日圖景!
(白睿田)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