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大漲,200-500元!廣州街坊:不急着出手

最近天氣轉冷

有消費者發現羽絨服也漲價了

同款羽絨服漲價上百元

11月6日,據媒體報道:消費者崔女士在日前社交媒體上曬出訂單表示,去年300元能買到的一款羽絨服,今年雙十一打完折要花428元。

崔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沒買,價格勸退了。”該報道還指出,去年雙十一活動價不到1000元的一款羽絨服,今年同款雙十一活動價漲到了1200元左右。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嗎?“真實情況確實如此。”廣州服裝行業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羽絨是羽絨服的關鍵原材料,從行業變化看,近一年的羽絨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韶通表示,一方面傳導需要時間,另一方面,鵝絨價格上漲也是造成今年羽絨行情見漲的關鍵。

據經濟信息聯播報道,因爲原材料價格變化大,紹興生產企業的壓力大,根據不同款式的充絨量,每件羽絨服的成本要上升15%—30%,而傳遞到終端市場的話,根據不同品牌和充絨量,預計每件羽絨服會漲價200元-500元。

記者從杭州某頭部服裝企業的生產採購部門瞭解到,今年原材料成本整體都在較高點,對羽絨服產品的價格肯定會有影響。

“但羽絨原材料價格其實跟市場整體供需平衡有關。”該內部人士透露,羽絨服的價格實際上是有放寬的,整體而言鴨絨變化不算大,主要是鵝絨的價格變高了。“比如我們有推出極寒系列的羽絨服,但因爲採用的是鵝絨,價格確實有所增加。”他認爲,價格其實大漲的程度,還是在合理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天氣近日開始轉冷,有不少消費者趁着雙十一期間“撿漏”,在電商平臺大促期間下單羽絨服。

“一件女士羽絨馬甲,某品牌要賣7000多元,但另一品牌的長袖短款羽絨約1800元可以入手。”時尚博主任任告訴記者,如果不考慮品牌效應與溢價,她可能會直接買大衆品牌的羽絨服,價格400-700元有交易,選擇的款式也更多樣化。

“雖然說保暖程度可能與鴨絨鵝絨成分指數、填充量相關,但羽絨在南方更多是搭配的作用,輕量就足夠了。”博主任任表示。

儘管有報道稱,今年羽絨服產業鏈上的訂單,羽絨服的充絨量已從原本的100-200克增加到300克。但記者搜索發現,目前在消費端看得到的2024年新款,充絨量大部分仍在100-150克之間。

業內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仔細閱讀相關吊牌與標籤,在明確產品全部信息包括功能、保暖程度後,再根據自身喜好與需求下單,慎防衝動消費。

新聞知多點:

羽絨服漲價背後也與它有關

據悉,今年這一波羽絨服漲價背後,是由於近年來豬肉出現供應恢復和週期性低谷,豬肉消費增長從而影響了鴨鵝的肉類需求,進而影響到鴨鵝的養殖。

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數據顯示,2023年, 肉鴨和肉鵝出欄量已出現下滑。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我國鴨的出欄量從2019年的48.8億隻下降至2023年的42.2億隻,同時鵝的出欄量也從6.3億隻下降至5.2億隻。

廣州街坊:不急着出手“

立冬我還在穿短袖”

昨天(11月7日)進入立冬節氣,

不過這個季節,

“冬”在廣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目前別說入冬,

廣東大部還沒進入

氣象意義上的秋天。

廣州常年入秋時間爲11月9日,

今年會偏晚。

粵北的冬天往往要到1月份,

韶關的冬天平均有20天,

珠三角地區更短,

像廣州2020年的冬天只有6天。

南部沿海的深圳,

2013年至2022年十年期間

有五年沒有冬天。

由此可見,

入秋如此艱難,入冬更是遙遠。

在暖和的天氣背景下,

海上也很熱鬧,颱風依然活躍。

對廣東來說,

颱風“銀杏”雖然不來,

但間接也會帶來一些影響。

• 9-10日,颱風“銀杏”外圍的偏東氣流上岸,廣東雲量增多,局部有陣雨,室外曬衣曬被曬稻穀需多留意天氣變化。

比起雨,

風的影響更明顯一些。

受冷空氣和“銀杏”共同影響,8-9日,廣東省海面風力6~8級陣風9級,臺灣海峽東北風8~9級陣風10~11級;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海面風力逐漸加大到11~13級,其中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14~17級。海面風力大且持續時間長,過往船隻注意避風,海上作業、海島及濱海旅遊需注意安全。

另外,

陽光和北風也會帶走空氣中的水分,

廣東大部森林火險預警等級高,

需注意森林防火和家居用火用電安全。

廣東天氣預報:

9日,南部沿海市縣多雲,局部有陣雨,其餘大部晴間多雲。 最低氣溫: 粵北、珠江三角洲北部市縣12~16℃,南部沿海市縣19~23℃,其餘市縣16~19℃。

10日,珠江口附近市縣多雲,局部有陣雨,其餘市縣晴到多雲爲主。最低氣溫:粵北、珠江三角洲北部市縣15~17℃,南部沿海市縣19~24℃,其餘市縣17~19℃。

晝暖夜涼偶有陣雨出沒@廣州天氣提醒:

請根據自身體感添減衣物天乾物燥多補水用火用電注意安全

廣州天氣預報:

你今年有買羽絨服嗎?

有發現價格變化嗎?

來源 | 綜合央視新聞、中國經營報、廣州日報、廣東天氣等

編輯 |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