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醫療新未來 積層製造與客製化醫材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 陳念舜】

基於COVID-19疫情期間,造就跨國供應鏈中斷與瓶頸,促進生技醫材等客製化快速量產需求;又有這一波國際淨零碳排浪潮,讓積層製造技術煥發新商機,臺灣則由工研院南分院打造應用場域,攜手醫療與製造產業推動低碳智慧製造雙軸轉型。

繼美國2010年爲推動製造業迴流、再工業化,而執行「先進製造夥伴計劃(AMP)」以來,常被通稱爲3D列印的「積層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便一度備受重視。利用3D數位模型直接列印形成實體零組件的製程,而實現高自由度客製化設計與多元材料的應用;且從快速原型製造(RP)的塑膠、樹脂打樣,演進至金屬逐層堆疊(加法)的方式,製造出更復雜、更精密的產品。

因此可不必受到傳統(減法)製造的諸多限制,能更有效率地克服難以處理的幾何特徵,相較於過去僵化、統一格式的醫材,使用積層製造技術更能符合人體真正的需求,而成爲數位化醫療趨勢裡不可或缺的領域。

例如傳統工法生產骨折等手術所需的「鋼釘」,所能改進的地方極爲有限,僅能達到「骨貼合」的程度。透過積層製造,則能在鋼釘上添加許多細小的孔洞,使病患自身的細胞和血管長入鋼釘之中,達到「骨融合」的效果。

更爲製造業提升效率,加速產品開發的時程、大幅縮短了生產週期。包括在COVID-19疫情期間曾造成跨國供應鏈中斷、疫後瓶頸,增添生技醫材業者對於在地客製化量產需求,希望透過快速且低成本方式製作客製化假牙、呼吸器及口罩零件等。進而大幅減少材料浪費與排碳,更有助於實現環境永續性,引領了新一波積層製造材料與應用的發展。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4.12月(第109期)積層製造CTIMES出版中心】

2024.12月(第109期)積層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