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平均超額死亡率3.3% 陳時中指1關鍵大流行頻率增

臺灣在2020至2023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是OECD國家的2分之1左右,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說,整體而言,臺灣在疫情中的表現非常好,但過程中政治影響非常多。記者賴昀岫/攝影

過去4年全民共同抗疫,今有調查指出,臺灣近4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約3.3%,是OECD國家的2分之1左右,且疫情期間,中風、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超額死亡人數未有顯著增加,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說,臺灣在疫情期間整體表現好,但政治影響層面大,另外,未來氣候變遷等因素,將會讓疫情大流行的發生頻率愈來愈高,在公衛與全民對疫病的認知要更加強。

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今在「2024公衛高峰論壇」發表調查指出,臺灣在疫情期間(2020年至2021年)的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共4.85%,在2020至2023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則約3.3%,約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2分之1,與日、韓、星等國接近,並顯著低於美、英、德等國,且疫情期間,中風、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超額死亡人數並未有顯著增加。

陳時中今天出席論壇時表示,整體而言,臺灣在疫情中的表現非常好,但過程中政治影響非常多,而公衛也是一門社會科學,如何跟社會溝通、形成最大力量與共識、對國家損害達到最小,畢竟吵得愈多愈亂、愈不會好。

這幾年治理跟媒體溝通算好,陳時中指出,疫情嚴重度高時,大家非常團結、嚴重度低就見開始分歧,未來如何從公衛角度,讓全民能夠更加體認,在亂的時候要團結一致、尊重專家意見,對疫情的控制最好。

陳時中說,氣候變遷或環境保護,將不單單只是流病學問題,現在氣候變遷這麼厲害,可以預期到未來流行病學的發展會和以前不同,像2003年SARS疫情後,隔了20年纔再有一波大流行的情況將不再發生,「我認爲(發生)頻率會愈來愈高」,所以全民對公衛的認知要更加強。

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白其卉表示,這份調查的意義在於,部分國家因新冠造成醫療體系的龐大負擔,同時增加健康不良反應,希望檢視臺灣在疫情期間,有沒有出現醫療崩潰,以及超額死亡的情形,從目前數據看來,沒有出現患者涌入醫院、癱瘓醫療體系而發生醫療崩潰的情形,但醫療人員的負荷也確實增加。

調查也顯示,國人在疫情期間的總醫療服務量比疫情前明顯下滑了10.49%,門診、急診與住院服務量都在2020-2021年間下降1成多,於2022年才逐漸回升,白其卉指出,下降的原因可能來自民衆對疫情的自我認知增加、改變就醫習慣及增加個人保護行爲,而政府推動的邊境管制、隔離、接觸者追蹤、社交距離等防疫政策也是避免疫情爆發導致醫療資源不足的重要策略。

整體看來,分級醫療扮演重要角色,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的急診服務量達到疫情前的120%~160%,白其卉說,疫情期間的急診總服務量下滑,但中風患者或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服務量呈現不變甚至略增的情形,尤其地區醫院及區域醫院的服務量上升最多,是疫情前的1.2至1.6倍,顯見實施分級醫療制度在疫情期間充份發揮作用,這也看出從疫情初期至爆發後,雖然各大醫療院所在收治患者更嚴謹,但對於有急性需求的患者仍是即時處置,並未疏忽。

研究團隊調查統計,疫情期間的門診服務量下降,但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連續處方箋量沒有出現劇烈變化,僅哮喘患者的連續處方箋量在2021年5月,也就是疫情爆發期間明顯遽降,之後才逐步回升,疫情期間,診所以及社區藥局承擔了更多的慢性病照護及連續性藥箋服務,爲疫情前的1.1至1.4倍,而哮喘連續性藥箋在轉至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居多,爲疫情前的1.1至1.4倍。

衛福部統計,因人口老化,每年總死亡人口持續上升,2010年死亡人數14萬4千餘人,至2019年已達17萬人5千餘人,而2020年新冠疫情第一年,因邊境管控等措施,整體死亡人數減爲17萬3067人。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怡樺團隊,調查2010年至2023年超額死亡增減狀況,並比較疫情期間(2020至2022年)與前5年(2015-2019年)的就醫需求,是否出現延遲或遺漏的情形。

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說,氣候變遷或環境保護,將不單單只是流病學問題。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