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柔新經濟特區給臺灣的啟示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於1月7日共同簽署了「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協定,方便人員和貨物流動,並藉以吸引投資。 路透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於1月7日共同簽署了「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協定,方便人員和貨物流動,並藉以吸引投資。這是高度創新的經濟發展策略,值得關注,並思考可以借鏡學習之處。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相鄰,早期同爲英國殖民地;1968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雖然政治上相互獨立,但經濟上極爲密切,難以分割彼此。衆多馬國柔佛州居民,到鄰近的新加坡上班;而新加坡土地和物價昂貴,也大量到柔佛投資或採購。若能以各種協定在經濟上將兩地更緊密連結,自然可讓星國企業降低營運成本,也讓柔佛和其他鄰近的馬國各州經濟成長加速。柔新之間,除過去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 FTA)可完成許多貿易自由化功能(如撤銷關稅)外,「經濟特區」是進一步的創新規劃。全球迄今爲止,並未見到經濟特區是跨國的,它必須克服的困難度必然更高,但可獲得的效果必然更大。

這個特區計劃複製「香港─深圳」模式,其面積將達3,571平方公里,是新加坡面積的五倍;每天有30萬人從柔佛進出星國,若人員和貨物進出更爲便利,自然對彼此都有重大利益。因此,自動化通關和貨物通關及人員進出的便捷化最爲重要,而提供減稅(高增值類企業所得稅率5%、可達15年,知識型員工15%、十年)和寬鬆的監管作業,都可以產生激勵投資的效果。但若要發揮更高效能,就需要更多的區域發展和新興產業規劃,所以除特區協議本身外,也簽署了六份諒解備忘錄,包括城市發展、打擊跨國犯罪、教育及婦女、社會福利、氣候變遷、碳捕捉及封存。特區內已有製造、物流、糧食、旅遊、能源、數位經濟、綠色經濟等11項產業,以此基礎希望在生效後五年內,能吸引到50個大型投資計劃,創造出2萬個技術職缺。柔佛州原來就有輝達、谷歌、微軟、字節跳動的數據資料中心,和新加坡進一步結合之後,希望一舉成爲「東南亞的深圳」。

我們是這些國家的貿易競爭者之一,可以從這個特區得到啓發:首先,經濟特區可以是跨國的,不必限定於國境之內,這是觀念上的一大突破;其次,新柔透過「異地同質化」的套裝方案,促進兩地的同質性,柔佛可提供星國較低的投資和營運成本,分散星國的資源壓力,也加速柔佛成長,是雙贏局面。

若臺灣要吸取柔新特區的特質,可以如何處理呢?首先,臺灣受到北京壓制,難以突破簽署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可以仿效柔新經濟特區,以對應城市或區域的模式,和他國城市或區域簽署FTA。早先,這種作法在貨品進出的通關查覈上會產生困難,但目前區塊鏈技術可追蹤貨品履歷,讓區域或城市間的自由貿易變得可能(臺新和臺紐已從2020年開始貿易通關區塊鏈服務)。因此,臺灣應可自由地和菲律賓的呂宋島,或墨西哥的提華納,或大陸的福建省簽署「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爲臺灣覓得更低廉的生產基地,供應全球市場。在臺灣土地、水電和勞動資源都難以負荷進一步經濟活動的此時此刻,深入研究這個議題,應是臺灣下階段經濟發展的基礎工作。

和「柔新經濟特區」明顯的差異是,柔新是相連的地區,但臺灣和上面列舉的地區或城市是分離的,這的確是個弱點,但可以靠密集的海空運來彌補;由於兩地成本的差異應該大於柔新的差異,所以「貿易利得」可能更大,值得深思。另一個缺憾,是世貿組織(WTO)規範中,只允許國際間的自由貿易發生在「國家」或「獨立關稅領域」之間;我們可以積極結合企求自由貿易的國家,在WTO平臺提出修改規則,讓它成爲這股「去全球化」逆流下的國際貿易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