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期間 聯投花山河項目爲何逆勢入市 跟根源浮出水面

近日,大城武漢——武漢新城花山河城市綜合體發佈會召開,這是聯投花山河項目的產品首度進行大外宣。

聯投花山河項目打造TOD開發模式,總佔地面積43.93萬方,商業體量約25萬方,總投資約200億元的超大體量,匯聚商業商辦、融合出行友好、濱水自然、微度假模式的超前理念,打造成一座“未來城市超級社區”。

這次發佈會,重點是對外宣佈A3地塊即將入市,給人勾勒了一幅適合居住的場景營銷,同時兼顧聯投建造武漢都市圈的使命,以及武漢新城的生態位。

那麼,聯投花山河這個項目能否做得起來?在經濟整體下行期間,爲何聯投會迎難而上,開發花山河項目,是兌現曾經的承諾,還是有啥弦外之音呢?

我們先看看花山的前世今生,花山這個地名,人如其名,過去是武漢花圃種植基地,所以這個區域的生態保護,自然風光和城市界面,都打造得非常漂亮。

在武漢地域超級大IP中,花山距離傳統意義上關山大道大概15公里左右,距離光谷中心城大概4-6公里左右。

而光谷是全武漢最新的新城,花山的開發與光谷中心城的開發是同步開始的,因此花山有着光谷中心城的輻射,而顯得價值很高。

2008年,武漢獲批什麼兩型社會示範區,隨之就成立一個省級別的國有投融資平臺,叫聯投集團,他們負責武漢城市圈基礎設施建設。

當時,武漢的整體情況並不好,工業化的沒落,讓武漢的發展非常停滯,整體陷入了中部焦慮中,整個武漢的城市界面顯得破破爛爛,毫無活力,缺乏足夠的產業支撐,而且每年青山區那些大型的夕陽產業,又需要大量財政補貼供養,武漢的GDP排名一度下滑至全國第13位。

而剛剛成立的聯投集團,負責武漢城市圈的基數設施建築,但是沒有錢給他們去運作,上面只能選擇給土地讓他們去運作。

於是大花山的一級開發商,便花落聯投,花山也成爲兩型社會示範區建設的樣板。

最早的時候,聯投拉上碧桂園和億達一起來花山開荒,2011年碧桂園生態城開建,就是開始賣別墅,然後賣洋房,最後賣高層。

2010年,花城大道的建成通車,2013年花山大道建成通車,同年光谷希爾頓酒店開業,2014年,花山港碼頭建成,2015年嚴西湖大橋建成通車,2016年常家山公園正式啓動,2018年花城匯對外開放,花山在非常緩慢的變好。

2016年那波行情,再加上花山自己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兌現,整個板塊的價值得到極大的提升。

但是,花山整體的規劃問題,區裡面與市裡面對花山的規劃和定位不一樣,2018年10月開始,啓動花山整體控規編制工作,讓全武漢樓市最火的幾年中,花山的發展和建設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基礎建設,以及土地的供應短暫的休整停頓。

在花山的規劃問題解決後,由於樓市的行情實在是太好,花山的操盤手忽視了基礎建設,瘋狂賣地撈金,花山的地價不斷攀升,給花山擡莊的都是清一色的大型國企。

這樣的情況中,中交知園、花山花錦、花山印象、華潤半島九里、交投華園等樓盤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那麼,國企最在意的是什麼?

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於是在全武漢樓市下行期,花山樓市的行情依舊非常堅挺。

從某種意義而言,關山大道的開發接近尾聲,光谷中心城的住宅開發,也在中後期,絕大部分都是帶有商業性質的樓盤,花山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但是花山並沒有熬過這波行情後的紅利期,便遭遇了疫情。

但是,花山整體的行情並不好,絕大部分樓盤賣的都非常艱難。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破局呢?

那就是不斷通過利好的新聞,讓諸多人對花山產生想象,認爲花山未來的發展能夠匹配區域價值。

於是,不斷通過利好新聞,在非常合事宜的時候,讓市場歡呼雀躍一下,利用了遠景的規劃想象力,來滿足當下對未來的想法需求。

那麼,花山河的入市,就有很濃重的色彩,一方面,花山河率先入市的是住宅項目,而商業的體量和兌現速度則顯得非常緩慢,總有一口氣吊着你。

花山河的入市,可以幫助交投華園、花山花錦、城投碧雲府解套,也花山後續開發春和路與花山大道的項目,提供價值保障的基礎。

聯投爲了更好的給花山河項目給好的觀感,將花山河公園的規劃用地,以及花山河南岸的用地,用推土機剷平,給人即將要開發,而不是此地像大農村一樣雜草叢生的既視感,實際上,這樣的場地平整,基本上已經做過多次,花山河公園和花山河南岸的住宅就是不動工,聯投做了諸多小心思。

聯投當初拿地的要求,要求商業部分的運營,不晚於19號線的開通運營,從目前來看,似乎很難達到這樣的要求,說明聯投的運營和開發,更多的是根據自身的節奏和情況而定,而沒有拿當初拿地條件當一回事。

當然,聯投不僅參與了花山土地樓市的售賣,而是花山一級土地開發商,花山河的開發,有利於花山河周邊其他土地的招拍掛。

花山河的口號和概念,最早在2014年規劃,計劃在2015年施工,實際上最終過了9年才正式兌現承諾,而花山規劃的植物園隧道,從2014年開始規劃,到今天距離開工還有不小的距離。

當然,兌現的時間晚,總比不兌現要強,花山的發展過度依賴聯投,而聯投也是花山發展最大的制約所在。

花山河的開工,聯投一石二鳥,想要通過花山河項目,盤活周邊樓市的情況下,還能帶動周邊一級土地開發市場,在當下經濟下行,樓市下行期間,顯得有些螳臂擋車,如果聯投兌現這些項目的時間更早,或許情況就不一樣了,時間的成本和紅利,讓聯投在花山的投資和開發中,並沒有將自身的價值最大化,或許是聯投最大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