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定量預報能力 氣象署推數位創新技術8大服務

爲精進定量氣象預報能力,中央氣象署推動「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劃(Ⅱ)-數位創新」,建構掌握氣象監測及預警。圖爲預報員進行定量降水預報解說。記者胡瑞玲/攝影

爲精進定量氣象預報能力,中央氣象署推動「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劃(Ⅱ)-數位創新」,建構掌握氣象監測及預警、擴大災害防救應用等8大服務,此外,因應氣象人工智慧應用日益發展,更申辦下一期「氣象風險數位治理與跨域應用創新計劃」建立國家級氣象資料庫,以接續先進科技技術推展。

氣象署今舉辦「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劃(Ⅱ)-數位創新」成果發表會,邀請民航局、海洋研究院、中研院、臺灣大學、師範大學、中央大學、文化大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等政府、民間單位及專家學者,以資訊使用者、應用加值者及技術開發者角度,見證爲期4年科技研發計劃的執行成果,並提出未來發展建言。

「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劃(Ⅱ)-數位創新」的8大服務內容,包含精進無縫隙氣象預報技術,完成臺灣地區「3至4周均溫機率預報」、「2周降雨預報」之統計後處理技術研發,以及建置1公里高解析度的區域模式測試平臺。

此外,提升定時、定點、定量氣象預報能力,發展36小時內颱風強度機率預報技術、研發不對稱圓型颱風暴風半徑預測技術;擴大災害防救應用,推動新一代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Plus)、強化「中央氣象署Q-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App、建立近海小區域漁業氣象廣播服務。

並有掌握氣象監測及預警能力,發展無人機進行氣象觀測的作業技術、完成極端高溫、低溫、降水指數及梅雨季極端降雨事件頻率的監測及預報技術、提供季節尺度極端高溫預報指引、開發熱帶氣旋生成潛勢預報、即時監測和分析短期氣象變化。

還包括打造氣象智能應用服務;建構數位創新服務環境,建立巨量資料整合服務平臺、完成「智慧型作業監控管理平臺」第2階段功能建置;深化在地氣象服務,完成產製全天候飛機積冰在5個高度層潛在發生機率,及強對流可能引發大氣亂流發生機率、建立空氣污染物分佈與飛航安全資訊;提升多元跨域協作與經濟效益評估。

氣象署長程家平表示,因應氣象人工智慧(AI)應用益迅速發展,氣象署刻正申辦下一期「氣象風險數位治理與跨域應用創新計劃」以接續先進科研技術推展,規畫建立高品質、高流通、高價值的國家級氣象資料庫,並以資料治理爲核心推展跨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