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海娜繪”變成“永久文身”

能體驗人體彩繪,又能維持數日時間不用擔心洗個手就沒了,也不用擔心存留時間太長而影響工作、學業……這就是在年輕人之間逐漸興起的海娜繪。好出片、個性化、異域風情,隨着追捧者越來越多,從事海娜繪的海娜師也成一門新職業。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這種新的時尚也存在着一定風險。

海娜繪在年輕人中間興起

不少去東南亞旅遊的女性都曾經體驗過海娜繪——源於印度的古老的身體裝飾藝術。不同於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文身,海娜手繪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無痛體驗與文身效果相同的樂趣。

大學生小格在外遊玩時發現了一個圍着衆多人的攤位,發現是一個做“海娜繪”的攤位。她看到攤主拿着一個類似於針管一樣細的“筆”邊擠邊畫,手起筆落,一個與文身並無差異的圖案就出現在了顧客的手臂上。

小格一直想體驗文身,但因爲種種原因沒有付諸行動,看到海娜繪後,忍不住體驗了一把。“畫出來很漂亮,商家告訴我5到15天會消退。做出來真的很出片,很適合旅遊時體驗一把。我和幾個同學之後都還想再去做一下別的款式。”實際上,像小格一樣樂於嘗試海娜繪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有了消費羣體,部分海娜師還開起了專門的門店。王女士作爲一名美院的畢業生,現在除了自己工作室裡的本職工作,也會在閒暇之餘擺攤畫海娜。“當時在我們附近的地區都沒有海娜繪出現,但我挺感興趣的,就去了解了一下。”王女士說,出於自己的興趣和職業敏感,開始自學海娜手繪。

海娜繪染料來源不明須謹慎

海娜繪這個新事物不僅帶來了新的時尚,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海娜師使用大部分都是全外文包裝、類似雪糕桶的擠壓型染料,裡面具體是什麼材料組成的,很多繪者都說不清。

北青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海娜繪”關鍵詞,有上千個結果,絕大部分是海娜繪染料。價格雖然從每支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這些染料的外包裝也與攤位上的差不多——既沒有中文標識,也沒有說明原料構成。一些賣家雖然在商品頁面中稱材料是自己調製,但被問及用了什麼,卻不再回答。

海娜繪存在一定的過敏風險

事實上,已經有人因爲染料的問題,讓可消退的海娜繪變成了“永久文身”。

王先生之前在巴厘島旅遊的時候,嘗試了當地的海娜繪,回國後不久,他發現手臂上文身處的皮膚髮癢脫皮,以爲是太陽曬的,也沒有太在意。後來,整隻手臂又紅又腫,奇癢無比,便立即趕到醫院,到醫院才得知是彩繪中的染料過敏導致的接觸性皮炎。

對於這一病例,武漢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的科主任陳柳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並不是個案。傳統的海娜文身應該是紅棕色的,門診中碰到的幾乎全都是黑色的染料,可能是裡面添加了一種叫對苯二胺(俗稱“PPD”)的化學制劑。

無獨有偶,之前也有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佈過一則視頻,表示有顧客在墨爾本做海娜手繪時,在有彩繪的皮膚上出現大量水泡。後續就醫時才得知是皮膚組織受到了細菌感染,患上了蜂窩組織炎,部分皮膚甚至成了2至3級的燒傷狀態。

有分析人士表示,與皮膚彩繪不同,海娜繪需要染料與皮膚起一定的反應或者深度進入皮膚,不論原料是否純植物提取,都有一定的過敏風險。在原料不明的情況下,建議兒童不要輕易嘗試。即使成人想要嘗試,也儘量選擇小面積圖案,或者先取少量染料塗在皮膚上看是否過敏。

本報記者張鑫文/實習生趙子涵種天儀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