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發力提高投資效益
提升投資效益是實現投資可持續增長和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2024年,“兩重”“兩新”等穩投資政策效應持續顯現。1月份至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爲全年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近年來,根據經濟發展新趨勢新要求,我國持續調整投資結構,在擴大有效益投資方面取得顯著成就。一是投資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不斷髮揮。2015年至2024年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年均複合增長15.1%,高於同期整體投資9.3個百分點。投資創新、投資綠色的導向特徵日益明顯。二是投資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持續提升。例如,合肥前瞻佈局平板顯示產業、舟山依託區位優勢建設綠色石化基地、寧德謀劃佈局鋰電產業,加大相關領域投資,均實現了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進位趕超。
多項擴大有效投資的政策舉措相繼出臺。2022年9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提出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意見》出臺後,通過REITs、PPP等方式,有效盤活了交通、水利、倉儲物流等領域存量規模較大、收益較好的基礎設施項目資產。2023年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從提振民間投資信心、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促進民間投資項目落地實施、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等方面提出多條政策措施,爲提升民間投資效益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經過多年大規模投資,我國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疊加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儲蓄率下行,提升投資效益變得日益迫切。當前,投資效益下行的壓力依然客觀存在。在政府投資領域,投資決策過程缺少科學論證與公衆參與,一些地方建設用處不大、耗資巨大的形象工程和麪子工程,部分基礎設施過度超前造成閒置浪費,扎堆投向新興產業領域導致重複建設。在社會投資領域,由政府不當干預和政策監管不到位引起的低效投資同時存在。對此,應從多方面着手。
加強科技和產業創新投資。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氫能等產業領域投資,打造人工智能、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一批新增長引擎。加大基礎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投資,瞄準產業發展需要,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國家實驗室爲引領,統籌佈局創新類設施和平臺,打通創新鏈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
拓寬民間投資空間。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加強重點行業投資引導,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參與高技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投資空間。優化民間投資信用體系,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考覈標準,發揮投貸聯動機制作用。支持民營企業用好基礎設施REITs等創新工具,提高存量資產運營效益。
提高政府投資效益。政府投資要突出公共屬性,聚焦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技術進步、社會管理、國家安全等公共領域。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各類政府投資工具,建立政府投資支持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重大項目建設的長效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政府投資決策科學化水平,建立地方重大項目決策公衆參與機制,加強各級人大對重大項目決策和實施的監督。 (作者:應曉妮 鄒曉梅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