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斯,是機器人還是家電?

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製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範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

指導意見一出,隔日交易日,機器人板塊也迎來了全面反彈,11月3日至14日,根據申萬三級行業分類的細分機器人板塊來看,機器人諧波減速器的細分龍頭綠的諧波(688017.SH)區間反彈達到23%,機器人(300024.SZ)反彈超過10%,但雖然出現了短暫反彈,但從資金量來看,逐漸縮量,資金情緒來的快,退的也快,推測目前僅是市場情緒對政策、消息驅動下的概念反應。

我們也正在等待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指導意見中,能看到,頂層希望“人形機器人”能成爲帶動科技發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頂層政策爲何強推“人形機器人”?

這還得回溯近些年的國內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

從“基建狂魔”到“碳中和、碳達峰”,這些年,無疑是新能源產業肩負起了我國大部分的經濟增長,從內需擴大到外循環出口,光伏產業鏈和國產電動汽車產業鏈都做出了顯著的貢獻,這些從產值增長、進出口增長的數據中都能明顯體現出。然而產業皆有周期,在高增長過後,隨着邊際效用遞減的原理,產業增長也陷入了瓶頸,比較典型的就是近期的光伏產業,市場趨於飽和,逐漸陷入產能過剩隱患,上游硅料價格大跳水到組件價格戰,產業的增長趨於平緩,光伏進入成熟期。

而國產電動汽車受益於比光伏多出“一架馬車”,具有消費屬性,因此市場相對更廣闊,目前產業仍處於擴張期,但從鋰電池價格和整車價格趨勢來看,產業即將進入擴張晚期似乎也並不魔幻,行業正在洗牌,價格戰中必然會“犧牲”一部分廠商,前有威馬破產清算,後有蔚來裁員。

可能會疑問,東數西算、人工智能、算力建設也可以帶動新一輪經濟增長?但有個現實問題就是,我國的數字化將是個相當長期的產業,很多軟硬件技術還是依賴進口,例如先進製程芯片,人工智能的CHATGPT也是海外暫時領先。當然這兩年的“國產替代”進度也相當喜人,但對消費的帶動還是有限,尚未完成內循環的消費升級,更別說對外出口了,國產硬科技這塊道阻且長。

人形機器人的關鍵不僅僅是背後可帶動的產業相當巨大,包括但不限於新材料、稀土永磁、先進製造,到計算機軟件、硬件、人工智能、算力建設的硬科技,更重要的是帶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從文中的“深刻變革人類生活”這句話的意義不難推測消費級人形機器人會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節點。畢竟在2019年,消費、投資、淨出口“三駕馬車”佔GDP的比重分別爲55.4%、43.1%和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爲57.8%、31.2%和11%。換言之,內需和外需佔GDP的比重分別爲98.5%和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爲89%和11%。

帶動消費或是頂層考慮該產業能否成爲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關鍵因素。

機器人還是家電?

然而提到消費級人形機器人,消費級、服務型、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在國內的前身很容易就被聯想到的就是前兩年很火的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曾經確實是一個風口,但是隨着銷量增加,消費者也開始對其功能性產生了質疑。

根據官網價格來看,一臺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最便宜也要2000塊,而銷量最高的款式價格在4000左右,而一個拖把的價格不足百元,動手拖地還能運動,這個價格差對於消費者的敏感性提出了絕對挑戰。後果就是,市場開始質疑“掃地機器人是否是智商稅”。

而根據公開數據來看,2022年國內掃地機器人銷量441萬臺,同比下降24%;2023年上半年銷量爲145萬臺,同比下滑5.39%,2023年全年可能不到300萬臺。這個銷量相比2021年前年均600萬+的銷量,已經出現了腰斬。科沃斯的市值,蒸發的更誇張。公司市值從2021年7月巔峰的的1400多億,到今年11月初最低僅剩下240多億,2年半市值蒸發超80%。

股價大幅回調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場對於行業與公司的業績出現了擔憂,三季度科沃斯的財報並不理想,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33.87億元,同比微增2.58%,但歸母淨利潤僅有0.196億元,同比減少了92%;另一方面,市場開始質疑掃地機器人到底是機器人還是家電,其背後的估值邏輯完全不同。機器人行業的平均PE(TTM)當下能達到46倍以上,未來預期估值在上升,而相比之下,家電板塊的平均PE(TTM)僅有20多倍,而且未來預期仍在下降。

科沃斯創始人錢東奇,在2006年正式創立品牌,並推出全球首款掃地機器人“地寶”。同時依然以海外代工來維持公司業績,從增長來看,受益於移動互聯網,上市前的2017年代工產品依舊穩定增長,而地寶系列增長更明顯,這背後是當年地寶系列機器人的線上市場佔有率達到48.8%,線下市場佔有率高達 51.9%,從2014-2017年均是“雙十一”生活電器類銷冠。

2018年是科沃斯的關鍵一年,公司將原自有品牌“TEK泰怡凱”升級爲“TINECO添可”,從此定位高端智能生活電器品牌,圍繞吸塵器、洗地機等,以科沃斯+添可的雙品牌,當年也是憑藉這兩項業務成功上市。

然而上市前兩年公司業績表現並不理想,上市後2019年科沃斯便遭遇了業績變臉,全年營收同比下滑6.7%,至53.12億,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達到75%,全年僅有1.21億。一方面是整體產品線的兩個品牌銷量都不太好,主要是海外業務受阻,當年的國內收入依然微增,但海外收入明顯下滑,也並不是客觀因素,因爲從2019年年中就出現了下滑跡象;另一方面是成本不降反增,成本端未控制住,營銷費用同比增長15%,達到12.32億。

2020-2021年特殊的環境導致了獨特的市場,2021年科沃斯業績大爆發,當年科沃斯的家用服務機器人全球出貨量達340.4萬臺,同比增長雖然不高僅有10.81%;但出貨均價高達1963元,同比增長43.67%,核心是漲價帶動業績飆升。

2021年,公司營收飆升至130.83億元,增幅達146.35%;淨利潤更是達到了20.1億元,比2019年暴增15.6倍。其中,國內業務是主力增長點,全年收入達83.68億,同比增長117%。市場預期也是提前拉滿,提前將公司股價在2021年7月拉昇至250.71元/股的歷史高位,市值超過1400億元,也獲得了“掃地茅”的稱謂。

除了漲價帶動業績,科沃斯2021年的高光背後也是重金砸營銷的結果,2019-2021年,科沃斯的銷售費用分別爲12.32億元、15.61億元、32.37億元,2021年同比翻倍,近80%都是市場營銷推廣及廣告費用。對比2021年5.49億元的研發費用,科沃斯更像是一家拼渠道、營銷的家電企業。

科沃斯的陣痛期

不可否認,“掃地茅”當前正處在關鍵的陣痛期,內外壓力、腹背受敵。

外部壓力,特殊時期過後,“懶人經濟”不再延續,疊加消費疲軟和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而且新鮮勁兒過後,讓掃地機器人這種單一性能的“僞剛需”產品性價比大幅下降,這些難免都會讓更偏家電的掃地機器人遇冷。

再者由於掃地機器人較弱的壁壘,讓很多新玩家小米、石頭科技,以及白色家電三巨頭美的、海爾和格力也都輕易殺入市場,價格戰在所難免,石頭科技(688169.SH)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爲56.89億元,同比增長29.51%;歸母淨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59.1%,已經超過科沃斯。而且據統計,掃地機器人的均價在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滑了15%,這個價格還在下滑。這樣的價格趨勢,科沃斯2021年以提價取得的成績不攻自破。

關鍵科沃斯還在繼續擴大營銷,2022年公司營銷費用達到驚人的46.23億,是研發投入的6倍以上,其中市場營銷推廣及廣告費用爲36.06億元,佔銷售費用的比重爲78.01%。這使得科沃斯的盈利能力也備受考驗,公司無奈當年“增收不增利”,今年第三季度淨利率不足1%。

面對市場飽和,科沃斯也想過轉型,炒菜機器人、戶外或商用的清潔機器人,但似乎都逃不過被家電化的命運,而且戶外或商用的清潔機器人更多市場都是在海外,國內市場還是困難重重。想佈局新的機器人品類,但在研發費用上又不肯加大投入,單憑投營銷和渠道還是要面對競爭對手的“內卷”。

機器人還是小家電?科沃斯還是面對這個陣痛期。

本文作者 | 劉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