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埃塞俄比亞 體驗傳統咖啡儀式的美妙
打開墨爾本市區的地圖,往東南方向看去,你會發現一個叫做富茨克雷(Footscray)的區域,該地區主要由非洲移民組成。走在這裡的主街上,隨處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來自非洲的飯館。一眼掃過去,就能發現北非埃及的烤肉,東非埃塞俄比亞的英吉拉麪餅,索馬里的手抓羊肉,西非塞內加爾的烤饢……而滿大街的咖啡香氣,也會提醒你吃完了飯館裡那些厚重、辛辣的美食後,喝一杯咖啡再走也不遲。
是的,在墨爾本這個移民城市短暫居留了一段時間後,我便發現了這座城市的美好。在這裡,可以吃到由世界各地移民烹飪的地道美食,即使再小衆的菜系,也能在這裡發現它的蹤影。“在墨爾本吃遍世界”這個說法,並不是浪得虛名。
吃完最後一口kebab,打了個飽嗝兒,我心滿意足。起身,出門,右轉,我走進了另一家以經營埃塞俄比亞咖啡和美食出名的飯館。老闆Alan是來自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移民,在墨爾本已經生活了二十五年之久,他不僅把美味又獨特的食物帶到了這裡,同時也把本國人引以爲豪的咖啡文化帶到了這裡。
剛一進門,我就受到Alan的熱情接待,說明來意“只想喝一杯正宗的埃塞咖啡”後,老闆也並沒有怠慢我,而是走到後廚開始準備起來。也許已經是下午兩點,過了午飯時間,除了幾個熟客圍坐在一起聊天外,飯館裡並沒有其他客人。這幾個人都是埃塞俄比亞人,也是Alan的朋友,其中一個叫Cassy的客人看到我自己坐在那裡,便主動和我攀談起來。得知我對這個東非小國的咖啡特別有興趣後,他不僅邀請我和他們坐在一桌,還主動擔任起“文化大使”一職,給我講起了埃塞咖啡的歷史和文化。
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的誕生地。早在公元850年,來自Kaffa小鎮一名叫做Kaldi的牧羊人在放羊的時候,無意發現誤食了咖啡豆的羊羣變得異常激動和焦躁,於是他便收集了一些豆子,帶回給鎮上的神父看,神父看過之後,隨即把豆子扔進了火中,並且告訴他,這是魔鬼吃的東西。沒想到的是,加熱後的豆子慢慢散發出咖啡獨有的香氣——神父這個無意中的動作,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咖啡豆的烘焙。
說着說着,Cassy臉上露出幾分自豪的表情。他告訴我,埃塞俄比亞咖啡之所以被稱爲“傳奇”,不僅僅是因爲它是阿拉比卡咖啡的故鄉,更因爲那裡獨一無二的咖啡文化。
首先,與其他咖啡產地不同,這裡的咖啡種植業並非是由殖民者帶來的,咖啡種植、加工和消費,早就在這裡自然而然地發生着。多達1000種不同的咖啡豆,在這裡蓬勃生長着。而南部山區的海拔也爲咖啡豆的栽培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優勢,土地肥沃,植被豐富,氣候溫和,這裡培育出來的咖啡根本不需要添加化肥等任何添加劑,名副其實的天然有機。“要知道,世界上其他地區種植咖啡,不僅需要本地農民因地制宜地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咖啡種植種類,更需要創造完美的栽種條件:比如在栽種咖啡樹之前,要先栽種其他的樹木來爲它提供陰涼。”
其次,早在第一次咖啡浪潮之前,埃塞俄比亞人就已經把咖啡作爲在家中享用的日常飲品了。咖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是舉足輕重,消費數量也是大的驚人。據埃塞俄比亞官方數據顯示,在將近650萬袋的年產量中,有將近一半是本國人自己喝掉的,僅有350萬袋用於出口到世界各地。
直到今天,埃塞俄比亞人仍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咖啡儀式”:無論貧窮富貴,家家都會有一套用來製作咖啡的器具。他們喝咖啡就像我們中國人飲茶一樣,必須充滿“儀式感”。而這種儀式感正是當下社會和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動:家人、朋友聚在一起,以一起喝咖啡的方式交流感情,促進友誼。
“每次咖啡儀式可都要持續2、3個小時,而每次儀式一般又分爲三輪,喝下的第一杯爲Abol,此時長者要說祝福語;第二杯爲Tona,衆人開始閒聊家長裡短,第三杯的Beraka象徵喜悅,喝完這杯,儀式纔算真正結束,衆人各回各家。但是這樣的儀式,每天都要進行兩至三次。”Cassy剛剛說到這裡,我就已經開始羨慕埃塞人民悠閒的生活方式了。
烘焙的過程 本文圖除資料圖外 均爲 喜喜 攝
這時,Alan已經笑容可掬地搬出了儀式所用的整套器具,它們由一個爐子、平底鐵鍋、名爲“Jebena”的陶土壺和幾個無耳咖啡杯組成。只見Alan先往長方形的爐子內加進一些木炭,等火慢慢燃燒起來以後,把平底鐵鍋放在爐子上面,通過熱氣炒熟鍋上的咖啡豆。隨後,他把炒熟的咖啡豆倒入一個筒狀的臼中,用鐵棒把咖啡豆耐心舂碎,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十分鐘的時間,這時陶壺裡面的水已經燒開了。
煮好的咖啡
最後,他把已經搗碎的咖啡從臼裡倒入沸騰的陶壺裡,直到混着咖啡碎的熱水再次沸騰,這就意味着咖啡已經煮好了。咖啡從陶壺中倒入瓷杯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因爲一不留神就會把壺底的殘渣倒入杯中。
黑咖啡和Tena Adam的葉子
喝的時候,除了會加入很多砂糖外,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入黃油或者食鹽,但是不放牛奶。Alan還告訴我,有時他們會在咖啡里加入幾片叫做Tena Adam的葉子,這種葉子看着和含羞草有幾分相似,埃塞人民相信它有強身健體和提神的功效。
小心地接過Alan遞來的滾燙的黑咖啡,聽完了他對我這個異鄉人的祝福,迫不及待喝上一口,入口濃香、滑潤,同時還伴有明亮的花香和水果香氣。慢慢喝完這一小瓷杯,我的精神也隨之一振。儀式還在繼續,大家隨意的聊着自己在他鄉的生活和經歷,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就已滑過。
看着手裡的第三杯黑咖,想到我們在網上還在爭論着到底用哪種方式,才能更完美的展現咖啡風味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仍在用最傳統、最本真的方式來製作咖啡。咖啡儀式不僅能讓我感受到一杯咖啡的濃醇好味道,更能讓我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有着近距離的觀察和理解。也許,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和中國茶一樣,入口雖苦,但回味甘甜,既是尋常百姓的必備之物,又凝聚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