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應以川普爲鑑
(圖/本報系資料照)
最近有三件事成爲臺灣媒體的新聞焦點,一是美國總統川普如恐怖分子般丟出關稅核彈,引爆全球股市與經濟雙重風暴;二是民進黨陣營內連爆共諜案,目前至少已有4人遭到查辦,被輿論諷爲「抗中保臺養共諜」;三是罷免潮第二階段連署繼續火熱進行,罷免綠營立委的民團則遭到搜索、約談,引發司法介入打壓的爭議。
這三件事性質各異、影響有別,但在相近時間裡匯聚到臺灣現在正熱的罷免潮上,會產生何種微妙的效應值得玩味。川普的「關稅殺」當然是世界頭等大事,臺灣其他兩件事都沒得比,但世間事理奇正相生、禍福相倚,皆有相通之處;有些人與事可以效法學習,乃至引爲殷鑑教訓,從而避禍求福、逢凶化吉,這自然是國家領導者的智慧、人民的福氣。但看起來,賴清德似乎只是以川普爲師,並未以川普爲鑑。
關稅海嘯引發的效應,網路上對大陸的反擊、賴總統的服軟,有「中國是奉陪到底、臺灣是奉賠到底」的傳神形容,而無論是攻擊的美國或是硬槓的中國,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內傷,但基於自身的實力、策略與團結意志,則會採取各種攻守兼具、得失互見的配置。
反觀臺灣,賴清德卻是內外有別,在內對政敵發狠,非我族類者,或司法對付,或抹紅成中共同路人,搞大罷免更是毫不手軟、硬幹到底。但對美國就是一路配合軟到底,不僅奉送「護國神山」臺積電,這回還先送上零關稅與新的軍購清單,等於談判前就先矮了半截、趴在地上認慫。
川普打這場關稅戰目標非常清楚,但手段伸縮變化,虛虛實實,無論成功或失敗,對改造新的國際政治體系或經貿結構都是極大的衝擊甚至災難。回看臺灣,綠營力推的罷免行動若成功,只會順遂了民進黨一黨獨大、難以監督制衡的企圖,對臺灣民主政治無異是終極倒退,今後定期的選舉結果若不遂己意,都可能以罷免來翻桌不認帳。
大陸對應川普的「關稅殺」其實早有防備,從長期規畫的拋售美債、稀土管制、留學與服貿限制,到即時性的關稅報復與旅遊限制,大陸的反擊既充滿底氣又不慌不亂,早就有所綢繆因應,不是臨時起意的急就章。
反觀臺灣,無論是毫無警覺心或是鴕鳥心態,連川普都說了不只一次要臺灣繳保護費,民進黨還是自欺欺人,自認是老美寵兒、抗中前線,一定會被特殊照顧,沒想到川普該變臉時就變臉。
回到罷免潮,川普要壓抑中國壯大,和綠營要壓制在野的監督,也是一樣的目的。藍營對綠營遍地烽火的罷免,至今的戰略似乎仍是淡化冷卻,這在早期的戰術操作上或許沒有問題,但當綠營的操作已擴大態勢,變成全臺民意的再檢驗時,就不能再以消極降溫、使其不通過門檻爲戰術的滿足,而應該揚棄個別的權謀算計,以催動支持者與中間選民,投出真正的最新民意爲目標。
唯有積極迎向挑戰,正面展現理性民意,纔是臺灣當前該走的康莊大道。美國與未來的禍福難料,在川普之後亦步亦趨的賴總統怎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