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交流是枝裕和 剪輯如同「做飯」

李安(右)與是枝裕和柏林影展進行對談,吸引大批影迷關注。(視覺中國

李安(左起)的《斷背山》由已故男星希斯萊傑與傑克葛倫霍主演。(資料照片

第70屆柏林影展接近尾聲,1993年曾以《囍宴》獲金熊獎肯定的導演李安於柏林時間27日下午,邀請日本名導是枝裕和與他一同在慶祝影展70週年的對談活動談論電影創作路;李安的助理李良山透露,李安來到柏林和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碰面,心情非常開心。

除了對談,該活動同時播映李安代表作品之一《斷背山》,以及他選擇的是枝裕和1998年作品《下一站,天國》。李安很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尤其是《下一站,天國》相當鼓舞人心,表示第一次看的時候感到震撼無比,而是枝裕和則稱自己是李安影迷:「他的作品非常細膩,很遺憾我們不曾一起工作,但當他邀請我參加柏林對談,我非常高興的答應了。」

組合各種元素

是枝裕和好奇李安在拍攝電影時如何處理時間概念,李安不藏私地透露,最大的挑戰是《斷背山》只有30頁劇本,卻要講一個史詩般的時代片,導演不能全照自己想要的去拍,有時候會很被動,「我非常小心拍攝中的時間安排,最早30分鐘應該講什麼內容、中間和最後又該如何安排,時空拍片時非常重要。」

李安也將剪輯過程形容就如同「做飯」,必須組合各種元素,「我經常在剪輯室一待就是3個禮拜,這是個漫長辛苦的過程。」而是枝裕和則分享,自己包辦所有剪輯,有時會邀請創作團隊和他一起思考,「我可以像放大鏡一樣去審查,不過這是一個疲憊的過程。」

座談中李安也展露好奇心詢問:「身爲一個導演我相當好奇,好奇當初您爲何會想拍攝《下一站,天國》?」是枝裕和透露26歲的他正爲電視臺寫劇本,「我看着拍出的影像,每天花很多時間寫對白、採訪,於是我問自己『如果我現在死了會怎樣?』因爲那段時間其實我很辛苦!自己或許受到『靈魂在死亡的七天內還在遊蕩』這個傳說的啓發也說不定!」

重述拍片緣由

是枝裕和笑說:「千萬不要相信導演說『我的想法是來自哪裡哪裡』的這種說法,其實那都是假的!」他強調,自己不相信人會有來生,也不會有這樣的經驗,「很多人都跟我說《下一站,天國》像西部片,一旦失去某個人,纔會意識到這個人的作用,他會在你心裡永遠存在,這也是我爲什麼喜歡《斷背山》。」

早在去年金馬獎是枝裕受邀來臺、和與李安碰面時,他就相當好奇《斷背山》製作過程,在這次柏林影展講座上,他藉機詢問李安拍攝該片的緣由,李安表示,當自己拍完《綠巨人浩克》後感到非常疲憊,一度不再想繼續拍電影,「我跟父親說我不想拍片了,他從來沒有喜歡過我拍電影,但是卻對我說『繼續去拍吧!』」李安坦言,自己在人生中一個非常難過的階段拍攝了《斷背山》,對他而言,西部片最重要的是空間,「我拍了很多空間,時間空間和物質空間,對我來說,西部片的語言非常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