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明審紓困預算5.0 藍委痛批:敲醒國債警鐘

立法院明審紓困預算5.0 財委會召委痛批:敲醒國債警鐘。(資料照/劉宗龍攝)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將審議「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第4次追加預算案。財委會召委李貴敏痛批,疫情衝擊嚴重,無論防疫與紓困都有其急迫性,但歸預算、債務與財政紀律,質疑民進黨執政績效低落,偏偏又好大喜功,預算浮濫編列,還利用特別預算作爲巧門,導致政府負債累累「債留曾孫」,財政紀律如千瘡百孔。

根據財政部國庫署國債鍾最新資料,政府長期性債務未償餘額已高達5.6兆元,加上短期性債務,國人平均每人負擔債務已突破25萬元大關。李貴敏表示,等於新生兒一落地就要揹負25萬元的債務,情況更在持續惡化中,換言之,已經不是「債留子孫」,簡直快要「債留曾孫」了。

李貴敏指出,政府一直誇稱債務處理多有績效,還債金額創廿年新高,前幾天還想跟在野黨大打輿論戰,但都不過是話術,藉此迴避政府真實債務的嚴重性。試問,不論年度總預算或特別預算,只要是舉債,不該都算入政府的未償債務餘額嗎?特別預算不該成爲政府舉債的巧門吧?

李貴敏說,從數據來看,國債鐘不是政府自己公佈的指標嗎?2010年,國人平均每人負擔債務不過是20.4萬,到蔡總統執政的2016年,也不過是23.2萬,接着一年一年飆高,這不是客觀的事實嗎?如果政府的總預算控制良好,國債鐘的警訊,不就是特別預算編列常態化造成的嗎?就算還得多,能撐得住政府借得更多嗎?

李貴敏強調,估且不論其他特別預算,單就傳染病防治的特別預算就已經追加3次,而6794億元特別預算的財源,除移用前年度歲計賸餘300億元,其他6494億元都以舉債支應。現在第4次再追加1600億元,同樣全數以舉債支應。債務累積速度持續爆增不說,政府的績效、替代方案、財源籌措、預算編列的合理性又在哪裡?難不成這種手法是把應該依法編列的項目藏在特別預算,企圖規避公債法流量管制及預算法23條限制嗎?

李貴敏認爲,民進黨作爲史上透過特別預算舉債金額最高的政府,荒腔走板的做法導致國人負債金額不斷成長,是時候該適可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