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與利他的較量

生活總是讓我們面臨道德上的艱難抉擇,它要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在對與錯、善與惡、利他與利己之間作出抉擇。

我們是否願意幫助他人,是否願意爲需要的人捐款,是否願意從我做起爲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盡一份力,利己與利他總是在我們內心深處相互較量。儘管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堅信自己是正直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不少人曾經“爲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出與公共利益背道而馳的決定”。

德國行爲經濟學家阿明·福爾克在《人性的博弈》中以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洞察力,剖析了人性中的理性與情感、自私與無私等問題,並通過大量案例展示了人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博弈過程。

比如,在涉及道德困境時,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一個著名的實驗是“電車難題”,這是哲學家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做的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一輛電車失去了控制,即將碾過前方軌道上的5個人。人們有機會將電車轉向旁邊的軌道,但旁邊那條軌道上也有1個人。如果你不幸是那個必須作出選擇的人,你會糾結嗎?你會怎樣決策?

研究人員還對這個實驗做了衍化:假設你需要作出的決定不是是否讓電車轉向另一條軌道,而是是否將一個人從橋上推下去以逼停列車,救下其他人,你又會如何選擇?

實驗結果顯示,在經典實驗中,大多數人選擇讓車改道;在衍化實驗中,大多數人不會選擇推人下橋。研究者將這種差異歸因於情緒:一想到要主動把人推下橋,人們就會自動產生厭惡的情緒反應,並將該行爲歸爲道德錯誤;而在“只”讓火車改道的情況下,這種情緒反應則沒那麼明顯。

情緒和情感在人們的行爲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焦躁不安、疲憊不堪或悲傷抑鬱時,我們的行爲很可能與情緒平和、心情舒暢時不同。同時,由於做好事會提升自我認同水平,並由此產生幸福感,部分抵消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因而從理論上說,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傾向於做好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事情並沒有如此簡單。

在現代社會,人們需要自己單獨作決定的情形很少,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要在羣體或團隊中與他人共同決策。不過研究卻發現,人們在羣體決策時的表現並不穩定。

從行爲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個動機尤爲重要,那就是行爲人是不是“關鍵人物”,也即他或她的決策是否能對事情的進展起決定性作用。假設有人需要幫助,而“我”或“我所在的團體”是唯一能爲他提供幫助的,那麼“我”或“我所在的團體”就會傾向於積極決策。假如已經有另一羣人在提供幫助,“我”的幫助只能算是錦上添花,那麼“我”的積極性就會下降。導致不同心態的核心就在於對“關鍵人物”的判斷:當“我”是那個“關鍵人物”,“我”更傾向於主動承擔責任;當“我”不是那個“關鍵人物”,“我”承擔責任的意願就會下降。

這個研究成果深刻影響了今天的管理學和組織行爲學。“如果一個組織想要確保取得對社會負責的效果,就應該將責任賦予每個個體。”阿明·福爾克認爲,“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一切由他自己做主。他不能隱藏在別人的決定之後,而是要意識到自己舉足輕重,相信自己是決定事件的‘關鍵人物’。”因此,是社會中許多工作往往以分工爲基礎,由此激發出員工更強的責任意識、更充足的工作動力。

“關鍵人物”同樣也是理解“不合理的市場經濟行爲”的一個視角。在市場中,個人很難成爲“關鍵人物”,因此很多人對此多少顯得有些冷漠。如果有消費者購買了廉價但是以不符合動物福利標準的方式生產的豬頸肉,他可能會良心不安。但他可以對自己說:“就算我不買,也會有別的人來買。”……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聽到同一個強大且令人信服的論點:“如果不是我,那就是別人。”這就是市場的邏輯。

不得不承認,每當選擇出現,人性的弱點總會露出頭來,刷一下“存在感”。每個人都面臨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挑戰,每當此時,個人利益與公衆利益、正確與錯誤、成本與收益就會在內心深處捉對廝殺,而自我認知、情緒和情感等也會時不時地參戰。

這就是《人性的博弈》希望告訴讀者的內容。糾結很正常,搖擺也很正常,正因爲人性不夠完美,才更需要研究者不斷挖掘剖析,幫助人類更好地瞭解自身的侷限,進而提供改變策略,構建一個更能激發個體“親社會行爲”的社會環境。

善與惡是道德判斷,但不止於道德判斷。讓社會更美好,也不能僅僅停留在願望層面。瞭解人類的內心,進而改變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講,行爲經濟學的終極目標或許是激發人性的光輝。 (作者:孫昌嶽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