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暴增375%!中國輪胎的火,已經燒向世界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中國輪胎企業在2023年,賺得盆滿鉢滿。

3月11日晚,玲瓏輪胎髮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營業收入201.65億元,同比增加18.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加374.6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同比增加375%。

火爆的業績,不只是個例。

據最新的業績預告,賽輪輪胎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60億元左右,同比增加18.71%左右,實現歸母淨利潤31億元左右,同比增加約132.77%;

三角輪胎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3.47億元-14.47億元,同比增加82.61%-96.17%;

森麒麟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3.00億元-14.20億元,同比增長62.33%-77.31%;貴州輪胎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7.9億元-8.5億元,同比增長84.24%-98.23%;通用股份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爲2億元到2.7億元,同比增加1079%到1492%。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米其林集團2023年銷售總額按恆定匯率計算僅同比增長2.0%,業務線營業利潤同比僅增長5.88%;普利司通去年銷售額同比上漲5%,歸母淨利潤也只同比上漲了10%;固特異更拉胯,2023年全年銷售額200.66億美元,同比下降3.5%,淨虧損6.89億美元。

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外資輪胎企業基本通吃了整個國內市場,儘管現在它們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但其生存空間已越來越狹窄。

2月27日,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佈終止其中國商用車胎業務,同時關閉相關產線;而在更早之前,日本輪胎製造商鄧祿普已經於2023年1月1日起停止在國內的卡客車輪胎銷售與生產業務,芬蘭諾記輪胎在2023年2月決定停止諾記輪胎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和運營活動;再往前倒,韓國錦湖輪胎和日本優科豪馬已先後終止了在中國的卡客車輪胎生產。

2016年,中國大車胎市場中至少有9家外資輪胎企業,而到2023年在中國市場還保有卡車胎業務的外資企業只剩下5家。

更令外資肝顫的是,中國輪胎企業如今正集體殺出國門攻城掠地,一路火花帶閃電。

2013年,賽輪輪胎越南項目一期投產,這是國內首個海外輪胎製造基地,中國輪胎的外戰序幕就此拉開。兩年後,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乘用車與輕卡輪胎作出雙反調查終裁決定,國內胎企遭受重創。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是,美國的發難反而倒逼國內輪胎企業加速出海,以此來規避不合理的雙反稅率影響,這實際上爲中國輪胎產業後來進一步的大發展開闢了新航路。

在東南亞國家建廠同時具備稅收優惠、人力成本、靠近終端以及原材料(橡膠資源)等多方面優勢,所有這些加在一起,結果就是外銷利潤率遠遠大於內銷利潤率,且近些年有拉大趨勢。

以玲瓏輪胎爲例,2022年其國內銷售毛利率5.82%,出口及海外銷售毛利率20.87%。根據各大輪胎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2017年以來海外基地淨利潤貢獻基本均在50%以上。

中國輪胎產業的第二輪海外擴張週期已經開啓。

2023年,玲瓏輪胎、賽輪輪胎、森麒麟、貴州輪胎、通用股份等行業頭部企業集體在海外密集擴建產能,其中賽輪輪胎已經在越南、柬埔寨和墨西哥三個國家進行佈局,森麒麟也在泰國、西班牙和摩洛哥三地大幹快上。

新項目必將帶來新增長極。

根據賽輪輪胎可行性研究報告,柬埔寨年產12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總投資22.47億元,項目達產後年可實現收入人民幣32.32億元,年平均利潤則可高達7.30億元;賽輪新加坡擬與墨西哥TD在墨西哥成立合資公司投資建設年產6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項目投資總額2.4億美元,建設時間12個月,項目達產後,正常運營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1942萬美元,淨利潤4059萬美元,項目淨利潤率爲18.5%,遠超公司既有項目利潤水平。

森麒麟計劃自籌資金19306.47萬美元在摩洛哥投資建設年產600萬條高性能轎車、輕卡子午線輪胎項目(二期),達產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21000萬美元,利潤總額5790.90萬美元。此舉背後更關鍵的內涵在於,摩洛哥是連接歐盟、中東和非洲三大市場的樞紐,距歐洲僅14公里,在商業上具有重要價值與地位,且摩洛哥是非洲唯一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輪胎產品出口美國享受零關稅,全局視角下摩洛哥可以看成是支撐森麒麟全球化雄心的一個重要橋頭堡和戰略支點。

中國輪胎的野心,還可以再大一些。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2018-2023年CAGR高達50%,目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已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相比燃油車,新能源車對輪胎的滾阻動力、胎噪、耐磨等性能指標均提出了不同要求,國際輪胎巨頭燃油時代形成的品牌認知在新能源時代也勢必有所減弱,所有這些後來者換道超車開了一道口子,而國產輪胎企業在新能源車供應鏈上有先天的地緣優勢。玲瓏輪胎目前已經成爲本土市場新能源配套第一品牌,在國內新能源配套整體市佔率近24%,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僅比亞迪一家的供貨量就突破了400萬條。

事實上,就算沒有新能源革命,中國輪胎產業也必將輝煌。

解剖國內外輪胎龍頭的單胎成本費用,國內胎企在人工、能源動力、折舊攤銷、銷售管理費用等方面較海外友商均存在顯著優勢,其中米其林、倍耐力等海外龍頭的營業成本大約是國內龍頭的2-4倍,費用支出大約是5-10倍。也因此,國產輪胎價格優勢極其明顯,根據美國輪胎電商平臺SimpleTire的數據,中國輪胎價格普遍只有海外品牌的50%-70%。

外資過去尚可依靠技術優勢形成對國產輪胎的降維打擊,以此來支撐品牌溢價,但隨着中國輪胎企業在技術研發、工藝裝備、組織管理等方面已逐步接近甚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種優勢越來越不復存在。

以賽輪輪胎爲例,其自主研發的液體黃金輪胎採用世界首創的化學煉膠技術,解決了困擾行業長達百年的“魔鬼三角”難題,被譽爲世界橡膠工業第四個里程碑式的技術創新。平均1條液體黃金卡客車胎、轎車胎可分別降低能耗4%、3%以上,使用液體黃金輪胎的新能源轎車可提高續航5%-10%。

工程師紅利帶來技術發展,中國製造保障成本優勢,新能源革命催生市場導入契機,中國輪胎產業可謂上承天時,下接地利,中應人和,這是從未有過的歷史機遇期。

資本市場理應爲這個萬億賽道的光榮與夢想買賬,申萬輪胎行業目前不到22倍的滾動市盈率,顯然還無法承載這份雄心。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爲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