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帶吉利向萬億狂奔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四個月前,李書福喊來吉利控股集團一衆高管,齊聚吉利第一座工廠——台州臨海製造基地。討論的主題,是吉利的變。

隨後,一份《台州宣言》橫空出世。李書福明確,吉利要從此前的戰略擴張轉向戰略聚焦、戰略整合。吉利在過去四個月裡也持續對內部資源整合,目的就是聚焦造車,形成合力。

正如18年前提出《寧波宣言》,開啓了吉利控股資本擴張、併購、全球佈局。《台州宣言》是李書福和吉利管理層們,站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岔路口,面對未來作出的一次戰略轉折。

1月5日的解析會上,包括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在內的吉利高管,也向外闡釋了吉利爲何要推出《台州宣言》。面對全球經濟新形勢和行業競爭新格局,吉利進入戰略轉型全新階段。吉利致力於在未來三年,成爲電動化智能化變革和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逐步形成差異化的綠色智能通行生態競爭力。

過去,吉利在汽車產業鏈、生態圈上持續佈局,業務各自獨立發展,通過IPO以鏈接更多資源。目前,吉利系已上市或擬上市的企業超過10家,總體估值超人民幣6000億。

各自作戰的階段已然過去,融資環境惡化、行業競爭加劇等等,都讓吉利需要從資本併購、廣撒網階段,進入產業落地期。吉利要將資源用在刀刃上,無論是效率、規模都將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市場也將對吉利系公司價值重估,李書福的萬億產業帝國,蔚然成形 。

在中國車企駛向全球舞臺的大航海中,包括吉利在內的中國車企,都在努力尋找到自身的競爭力。聯動資本、攜手產業,在這場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中,走出不一樣的路。

聚焦

從去年10月起,吉利控股旗下的多個汽車品牌開啓了大整合。

幾何品牌併入銀河品牌;領克與極氪戰略整合;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1月5日也確認,翼真和雷達正式併入吉利汽車集團。

經過這番整合,吉利乘用車板塊的前端品牌,形成了吉利汽車集團和極氪科技集團兩大汽車業務主體構成的“兩橫”。

其中,吉利汽車集團囊括吉利、吉利銀河、雷達、翼真等品牌,實現在主流市場,對轎車、SUV、MPV、越野、皮卡等品類的全覆蓋;極氪科技則集團整合領克、極氪,旨在打造全球領先的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

“兩橫”隊列成形後,吉利乘用車板塊實現了覆蓋不同消費市場、用戶需求的佈局,也完善了“純電、插混、增程、醇電”等多元化新能源形式。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指出,品牌的整合,不僅能夠更好鏈接用戶,更是爲了協同車型規劃、技術路線、優化產業鏈佈局,不斷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前端品牌整合的同時,吉利對中後臺的業務、技術也進一步梳理。包括整車架構、電子電氣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驅系統、動力電池以及超級電混等七大新能源關鍵技術,吉利都已經全面佈局。

吉利將這七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技術,概括爲“七縱”。其目的,是要解決過去十餘年裡,隨着吉利控股集團的業務、品牌不斷擴大後,各品牌的資源整合度不高的問題。

安聰慧透露,目前吉利在架構造車上主要佈局GEA全球新能源架構以及SEA浩瀚架構,兩個架構共享BOP工藝路線和製造硬點,製造效率可提升10%,並實現更好的零部件規模化效應,零部件通用化率可達70%以上。進而研發投入降低30%、研發效率提升30%。

電驅系統方面,吉利規劃了180平臺和220平臺兩大平臺。通過電驅平臺路線的協同整合,吉利精簡了產品型譜,避免了重複開發,零部件類型減少50%以上。

通過兩橫七縱佈局,吉利乘用車板塊進一步聚焦汽車主業。安聰慧指出,這是吉利決勝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動作。

淦家閱表示,2025年將是吉利的產品大年。按照吉利方面規劃,今年吉利汽車集團全年銷量目標爲271萬輛,同比增長25%。

李東輝則透露,近期,吉利控股制定了未來三年戰略目標——至2027年,整車銷量將超500萬臺。

如果如願,吉利有望在2027年進入全球汽車集團銷量榜單的TOP 5,在全球汽車產業當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李書福的多年佈局,將進入收穫期。

逐夢

一場汽車產業的革命,已然進入深水區。

強如大衆、BBA,爲了應對產業變局,正在進行從內到外的變革;在中國,也有華爲鴻蒙智行、理想等新秀快速崛起,顛覆行業格局,衝刺百萬年銷量。

技術變革與消費需求持續演變下,汽車產業鏈持續調整,生態圈的重構加速。疊加地緣政治和世界經濟的變化,百年汽車產業處在一個關鍵變革期,帶來挑戰,也有全新的發展機遇。

早就預言了汽車產業革命到來,並且致力於讓吉利成爲一家全球化科技集團的李書福,不甘錯過時代賦予的機會。

吉利18年前發佈《寧波宣言》,解決的主要是當時中國汽車產業所面臨的技術能力落後,產品質量不佳的問題;《台州宣言》則是吉利希望通過進一步聚焦,以及技術、能力上的協同,在技術創新、產品能力上實現躍升,帶着中國汽車產業從低質低價、失血發展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

靠着對沃爾沃、蓮花汽車等汽車品牌的收併購,吉利在過去18年裡整合優勢資源,尋求全球領先技術合作夥伴,正向研發技術,構建起了一個龐大的汽車帝國。

這個過程中,以汽車爲奇點,從低軌衛星、車載芯片到自動駕駛,李書福的資本觸角蔓延至汽車產業鏈的每一個角落。李書福也在不餘遺力地將一衆吉利系公司陸續推向資本市場。

但品牌的獨立作戰、互相競爭,以及在新能源上轉型步伐等問題,讓外界對吉利龐大的產業佈局能否產生協同效應,形成“1+1>2”的效果,心存疑慮。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則是投資者未給予吉利系公司估值溢價。

吉利控股集團去年總銷量預計約332萬輛,同比增長21%,新能源滲透率達到45%。但像吉利汽車在2024年上漲了超72%,但至今市盈率(PE)也僅在8左右,在中國車企中處於行業中值水平;與比亞迪、賽力斯、理想等在新能源轉型上表現突出的企業(17-50倍PE)依舊存在差距。

想要得到投資者進一步認可,需要將過去多年的資本佈局轉化成產業成果;在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則是需要吉利協同集團內部資源,在規模上邁向更高的臺階,讓自己在智能駕駛、新能源、空間互聯等領域的技術能力更加顯性,成爲獨有的技術標籤。

吉利也能夠真正將生態圈串聯起來,構建起萬億商業帝國。

李東輝在溝通會上表示,吉利接下來會以“一三三”戰略思路爲指引,打造集團可持續未來。即遵循《台州宣言》一個總綱,圍繞組織與文化轉型、競爭力轉型、管控模式轉型三大戰略轉型,強化整車業務、核心零部件和生態業務三大業務板塊。

其目標,是未來三年吉利立足國內,拓展海外,實現整車業務量質齊升、零部件業務創新驅動、生態業務開放協同,共同推動企業戰略轉型進入全新階段。

吉利將隨之煥然一新。未來,它會形成整車產品、核心零部件與生態業務“三位一體”的產業生態競爭力;競爭優勢將從規模成本優勢轉向綠色智能科技優勢;各品牌也從獨立運營向全球化深度協同轉變。

可以預見,吉利系公司大規模上市的階段已經過去,接下來是要靠產業生態、規模和業績,打出一片新天地;繼去年的整合之後,吉利還會在提升規模、效率的路上做出更多調整。這個過程中,吉利會繼續秉持長期主義,追求產業上的深度、廣度,而不是一味追求規模、速度。

這也會是包括吉利在內的中國車企,抓住百年產業變革機遇,站穩全球舞臺的關鍵一躍。屬於中國車企的大航海,已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