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名徠卡、蔡司、哈蘇 爲何手機貼牌的都是歐洲老品牌

在7月4日晚,徠卡召開發佈會,正式宣佈與徠卡成爲影像戰略合作伙伴,推出了小米12S、小米12S Pro以及小米12S Ultra三款聯名徠卡的手機。這不是徠卡第一次與手機廠商合作,在之前是華爲,而且除了徠卡外,蔡司、哈蘇也是手機品牌聯名的對象。這不禁讓人感到奇怪,爲何貼牌的都是歐洲品牌,日系尼康、佳能、賓得不入手機品牌的法眼麼?

誰在聯名

在近幾年,與相機品牌合作的手機非常多,而且是以中國品牌爲主,早在2016年時候,華爲就聯手徠卡推出了P9相機,後置攝像頭使用雙攝設計,其中主攝搭載了LEICA SUMMARIT-H 1:2.2/27 ASPH鏡頭,自此之後所有華爲P系列、Mate系列手機都搭載了徠卡鏡頭,直至今年3月31日華爲、徠卡雙方纔終止合作。在同年摩托羅拉爲MOTO Z推出了哈蘇攝影模塊,只不過曇花一現。

華爲在手機領域成功引發了其它中國品牌仿效,在2020年vivo與蔡司合作,推出X60系列手機,首次在手機上使用了T*鍍膜,讓鏡頭抗炫光與鬼影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超越了同時代產品。不過這不代表vivo真的獲得蔡司真傳,一是手機鏡頭鍍膜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要戰勝友商實在沒什麼難度,二是蔡司真正高端鍍膜是用在電影鏡頭上的T*XP鍍膜。到了2021年,一加是與哈蘇合作,在一加9手機上貼上“HASSELBLAD”標。其後一加與哈蘇擴展到一加的“爸爸”OPPO,在今年發佈OPOO Find X5上也有哈蘇標了。

其實,最早與相機品牌建立合作並非中國品牌,而是諾基亞。在塞班時代,諾基亞已經在N90上加入蔡司鏡頭,直到塞班末代機皇諾基亞808也是蔡司鏡頭。在後來,諾基亞被特洛伊木馬,推出Windows Phone手機,再到賣身後推出Android手機,諾基亞手機都有蔡司的身影。而且與蔡司合作的國際品牌不止諾基亞,索尼最新旗艦手機Xperia 1 IV也是使用T*鍍膜的。

蔡司聯名的手機品牌多,但是絕對沒有徠卡的廣,Insta360影石ONE系列運動相機、堅果J10S投影儀、Yuneec Typhoon H3無人機都用上了徠卡鏡頭。說到無人機,相信還會有人想到DJI MAVIC系列也用上哈蘇鏡頭,但是在2015年DJI已經對哈蘇進行了戰略投資(shougou),實在不能稱爲貼牌。

賣的是情懷

無論徠卡、蔡司,還是哈蘇,都是歐洲品牌,手機廠商是真的看不上稱霸相機市場半個多世紀的日本品牌的麼?對的,是真的看不上。

大多數手機廠商看上歐洲老品牌關鍵原因是希望相機品牌爲影像效果背書,而不是看上他們的技術——到目前爲止唯一在手機使用堆棧傳感器的中國品牌只有華爲,其它品牌都不捨得在傳感器上花錢,還能指望它們會在鏡頭上燒錢?因此品牌的知名度、歷史、情懷非常重要。

先說蔡司,它的全稱是卡爾蔡司,由卡爾·蔡司(Carl Zeiss)、恩斯特·卡爾·阿貝(Ernst Karl Abbe)和奧托·肖特(Otto Schott)於1846年在德國耶拿(Jena)建立,其中奧托·肖特被稱爲玻璃之父,衡量玻璃色散係數的阿貝數中“阿貝”正是爲了紀念恩斯特·卡爾·阿貝,這個組合足以奠定蔡司的歷史定位。在蔡司發展過程中,它創造了Planar、Tessar、Biogon、Distagon、Hologon多個鏡頭結構,相機鏡頭髮展史近乎就是蔡司鏡頭髮展史。不過在進入數碼時代,蔡司逐步放棄相機鏡頭業務,大量相機鏡頭由日本廠商設計、製造,自2019年4月推出Otus 100mm f/1.4以來後再沒有推出過新鏡頭,重心轉移到電影鏡頭、光刻機等更高端的產品上,但是它與ARRI在2003年開始推出Master Prime電影定焦鏡頭至今仍深刻影響了無反時代的鏡頭設計。

徠卡在1913~1914年製造Ur-Leica原型機,使用了135畫幅膠片,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全畫幅。不過Ur-Leica沒有正式投產,而是經過多年研發後,1925年4月徠卡在萊比錫的春季國際貿易會上才正式推出量產機型——Leica I(A)型相機,自此135畫幅相機開始普及,統治了主流相機市場近100年時間。在二戰到越戰期間,徠卡相機一直是攝影師手上的利器,歷史上不少經典照片就是出自徠卡相機,而在今天,徠卡相機更像是奢侈品,每一臺限量版M系列旁軸相機都會漲價。

哈蘇是三者歷史最短的品牌,在1937年維克多·哈蘇在瑞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維克多攝影商店”,到了1941年他受瑞典軍方的委託,哈蘇設計、製造第一臺軍用相機。不過奠定哈蘇歷史地位的是1969年阿波羅11號任務,宇航員使用了哈蘇相機HEC、HDC記錄人類在月球上第一步。在今天,哈蘇相機只剩下中畫幅相機,主要針對攝影發燒友以及商業用戶。

反觀日系相機,它們創立時間不算晚,比如尼康是創立在1917年,在1932年它啓動了Nikkor作爲相機鏡頭品牌。但是日系相機崛起要等到二戰後,旁軸相機向單反相機轉型的時期,比如說尼康大F單反相機與105mm F2.5鏡頭在越戰中一戰成名。所以我們甚至能看到相機廠抱歐美相機品牌的大腿,索尼接手美能達相機業務後找蔡司貼牌,三星在進入無反時代後找施耐德貼牌。(至於松下與徠卡屬於交換技術,松下爲徠卡提供了電子零件。)

在日本相機品牌中,尼康算是歷史最悠久的品牌了,但是它的歷史、情懷還是無法與徠卡、蔡司以及哈蘇相比,尤其前面二者,所以日系不會是手機品牌聯名的首選品牌了。除了歷史因素外,日系相機也不見得願意授權手機品牌。

首先是日系廠商特性,它們更喜歡與國內品牌抱團,而不與國外品牌合作。其次日系品牌尼康、佳能、索尼、富士等依然控制了相機市場,掌握了一個4889.33億日元市場(2021年CIPA統計數據),徠卡、哈蘇、飛思雖然在不停更新相機,但是它們的出貨量、銷售金額遠不如日系廠商,日系廠商實在沒必要授權手機品牌,去與自己爭奪市場。相反,徠卡、哈蘇、蔡司佔據都是非主流相機市場,與手機品牌完全沒有衝突。

結語

與相機品牌聯名無疑是提高手機知名度的捷徑,但是它無法從根本提升手機拍照效果,想要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需要的是更好鏡頭、更快的CMOS圖像傳感器以及更強的I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