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共識 美國利益優先

華府政治解碼:全球地緣衝突下,讀懂美國政治必修課(聯利媒體TVBS)

儘管美國政治兩極化嚴重,但如同我在本書裡所強調的,美國的兩黨在一些外交政策議題上的基礎共識,就是美國利益優先。雖然可能從外部觀察兩黨的主張,民主黨比較在乎盟友的感受,而共和黨會更加強勢要求別人配合,但美國利益優先的核心思維,兩黨其實一直都是一樣的。美國利益優先的態度,讓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包括兩黨都支持在國際競爭中促進美國製造業迴流,努力建立更大的國內生產能力,以及拒絕海外軍事幹預,特別是在中東和北非──這些決定都可以看出兩黨雖然立場不同,但美國利益優先絕對是共識。

另外,在對外貿易與產業政策上,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對全球化的貿易概念越來越懷疑。傳統上,相較於共和黨人,民主黨人對自由貿易協定持保留態度,認爲自由貿易協定未能保護環境和勞工標準。然而,面對中美競爭的加劇以及搖擺州工人階級選民的激烈競爭,兩黨現在在這個問題上趨於一致。兩黨的政治人物都感到國內政治需要保護,並且爲了促進美國製造業就業,使得他們越來越認爲某些產業和技術太重要或太具有戰略意義,以至於不能被允許走出國門。這種保護心態不只針對中國這樣的主要競爭對手,連日本這個盟國也看不到好臉色。二○二三年底,日本鋼鐵提議希望收購美國鋼鐵,想不到向來支持貿易的拜登總統居然跳出來表達反對,背後的原因是因爲美國鋼鐵位於賓州這個鋼鐵大州,而賓州也正是關鍵搖擺州之一,當地的鋼鐵工人們認爲日本企業併購之後,未來很可能會關閉工廠或是轉售,導致工人失業,因此不希望被併購。

不過,共和黨對於貿易也沒有太多正面想法,先是川普在二○一六年破壞了該黨對自由貿易議程的承諾,強調爲了減少貿易逆差並保護國內產業,開始對敵人和盟友都徵收全面關稅,並且決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這個協定原定將會覆蓋全球超過四成的貿易量。這個決定不只對美國有影響,其實對臺灣來說影響更大,因爲美國的退出,等於在這個團體裡,再也沒有任何真正有實力能推動臺灣加入的盟國,可以爲臺灣發聲。換言之,川普的退出幾乎宣告臺灣也失去了門票。

總體而言,共和黨未來將會繼續主張美國政府加強對市場的干預力度,以限制企業的權力、重振國內產業,並在關鍵戰略領域重新獲得美國的獨立性。以極端保守派發言出名的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甚至強調,自由貿易已經導致「美國數千家工廠關閉,數以百萬計的就業被轉移到海外,美國正在危險地依賴主要對手中國的生產能力」。別以爲這樣的說法只是少數人的態度,這種觀點在華盛頓似乎已經變成普遍認知。

拜登政府上任之後,大幅度地保留了川普時代對於讓美國企業迴流和恢復美國製造能力的說法。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二○二三年四月的演說中表示,過去美國對於自由貿易的認知,導致美國的「戰略商品供應鏈以及製造這些商品的產業和就業機會」都移到了海外。蘇利文認爲,美國需要「達成新的共識」,支持「現代美國產業戰略」,例如將晶片產業鏈拉回美國,因爲這些領域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也具有戰略意義。換句話說,拜登總統的時代,川普政府對於從歐盟進口的鋁和鋼鐵徵收關稅的政策,雖然已有改變,但取而代之的是配額和自願出口限制,並沒有真正迴應歐洲盟友的需求。同時,拜登也沒有重新帶領美國加入TPP,華府同樣沒有表現出任何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興趣。相反,拜登政府奉行有針對性的戰略產業政策,補貼美國希望維持優勢的國內產業,其目的是減少對外國來源的依賴,特別是對中國的依賴。拜登政府通過的幾項主要立法都反映了這項努力,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晶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及《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無論是擴大國內採購偏好,或是補貼資格的國內含量要求,美國都走在保護戰略性產業和鼓勵企業迴流的軌道上,因此,當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說,美國的政策,預告了全球化已死,其實是一針見血的鍼砭之言!(三之二;摘自《華府政治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