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貨幣政策工具相繼落地 銀行業市值管理又何去何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市值管理仍在困擾着“長期破淨”的銀行業。

10月20日晚, 23家A股上市公司宣佈獲得首批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合計資金達112億元。10月21日,央行首次開展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操作金額500億元。這意味着,引發近期A股行情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均已正式落地。

然而,銀行似乎少了一點牛市“參與感”。

互換便利和再貸款這兩項工具中,前者僅限證券、基金、保險公司參與,將銀行排除在外;後者更多將銀行充當一個政策調控的渠道,銀行自身難以運用新工具進行市值管理。

截至10月23日收盤,42家上市銀行中仍有41家尚未擺脫“破淨”魔咒。由於長期破淨會帶來再融資受限等諸多弊端,市值管理仍然是銀行業無法迴避的話題。

“破淨”魔咒待解,可行手段不多,銀行的市值管理將何去何從?

障礙在何處

商業銀行在本次央行創設工具中擔任何種角色?從主體來看,首批利用再貸款增持回購的上市公司涵蓋航運、能源、畜牧等行業,但23家公司中並無一家金融機構。

“如果金融機構用再貸款增持金融機構,太容易有‘空轉’嫌疑,與服務實體的定位不符。”一位券商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事實上,銀行業在再貸款中充當的是一箇中介角色。商業銀行以合格債券或信貸資產作質押向央行申請再貸款,再按季度發放給上市公司,並遵循專款專用原則。首批再貸款涉及六家銀行,包括工建農中四家國有銀行,以及招行和中信兩家股份制銀行。

對上市公司而言,回購註銷減資是一種市值管理手段。在完成回購註銷減資後淨資本減少,淨資產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等指標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若股息率超過實際的再貸款利率,則存在套利空間,這將進一步激發回購增持熱情。

回購也是海外上市銀行的常用手段。海通國際研報稱,上市銀行也是可能進行回購的主體。參考港資銀行和美資銀行,均在覈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滿足監管的情況下進行回購。

參考境外經驗,今年4月,匯豐銀行完成約3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實施地點爲倫敦。財報顯示,富國銀行今年上半年回購了超過120億美元的股票。

然而,A股上市銀行卻難以利用回購註銷的方式對自身進行淨值管理,且屬於重大無先例事項。21世紀經濟報道瞭解到,其背後原因有二,監管機制約束和資本金要求。

今年4月,平安銀行在互動平臺答覆稱,回購股份註銷將減少公司註冊資本,導致資本充足率降低。目前國內暫未有上市銀行實施股份回購。渝農商行在答覆中提及,商業銀行減少註冊資本需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或其派出機構的批准,此外還涉及債權人公告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因此不具備可行性。

如果回購註銷無法走通,那用作員工持股是否可行?這依然困難重重,我國對國有金融企業的股權激勵一直頗爲謹慎,國有銀行的員工持股計劃曾幾度擱淺,呼聲也逐漸消失。

另一方面,資本金佔用過大,也使得回購不具備性價比。

“銀行回購須按1250%計算風險權重,資本金消耗太大,划不來。”一位券商銀行業首席向記者表示。所謂1250%是巴塞爾協議中的最高檔次,按照8%的最低資本要求,銀行需要爲每元的股權投資持有等值的資本。而房貸的資本金權重僅50%,兩者相差25倍。

此外,即便銀行有回購計劃,也不必利用再貸款工具。因爲銀行並不缺少比1.75%的利率成本更低的資金來源。

仍間接受益

雖然無法直接運用新工具做市值管理,但再貸款仍是銀行的一項新業務,是否對市值有間接利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銀行人士瞭解到,該業務通常由各銀行的投資銀行部牽頭擔任產品部門,由於涉及高淨值客戶和企業客戶,公司金融部、私人銀行部也往往會參與。

“再貸款對銀行來說是優質資產,且往往只有優質客戶和大股東才能享受。”某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央行公告,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

“再貸款利率不高,2.25%與科創和普惠性貸款差不多,規模影響也有限,整體利潤空間不大,更多還是政策性。”某銀行機構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銀行更多充當一個工具,央行通過銀行對資本市場注入流動性。

不過,央行還創設了另一項貨幣工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不過,互換便利對銀行有着間接利好。

市場消息稱,在獲批試點的部分金融機構中,部分機構以1.8%的利息借入國債,換取流動性後購入5%以上的高股息股票,進行無風險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正是高股息板塊的核心標的。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從2023年年報來看,在42家上市銀行中,12家股息率大於5%,31家大於4%。

廣發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作爲債權型的投資人,雖不是互換便利這一權益工具的直接參與者,但另一方面,銀行是資本市場藍籌板塊的核心標的,從估值和風險偏好角度都會明顯受益。

他認爲,央行創設兩項工具後,風險偏好有所提升,對經濟預期有正面推動,順週期板塊有望改善。在此情形下,銀行作爲經濟的主要系統性參與者,也會間接受益。

需另闢蹊徑

市值管理對於銀行業的必要性幾何?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有銀行由財政部國有金融資本運營評價中心負責考覈激勵,但目前來看,市值管理還不是考覈評價上的硬性指標。

記者梳理年報發現,目前國有大行並未推出明確的市值管理措施。今年6月,農行回覆投資者關於市值考覈辦法的問題時,迴應稱農行作爲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持續以穩健業績提升內在價值。

曾剛認爲,商業銀行仍需注重市值管理,好的市值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有利於上市銀行進行定增、配股等再融資,也有利於未上市銀行吸引更多投資。

現階段,現金分紅是A股上市銀行市值管理的主要手段。但整體來看,銀行的市值管理工具仍相對短缺,需要另闢蹊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有銀行高管在這一關鍵節點上進行了公開發聲。

今年10月,招商銀行副行長、財務負責人彭家文發表署名文章提出,提升上市銀行估值可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方面不斷完善上市銀行公司治理,包括優化上市銀行股權結構,增強公司治理結構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同時強化董事會規範性、有效性、專業性、獨立性、多樣性等。另一方面,抓好“價值創造、價值發現、價值經營”三個環節。市值管理不是簡單的“股價管理”,而是推動企業最終實現長期價值的增長。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估值最大化並不完全等同於收益最大化。銀行需要關注股價的穩定性,考慮支持實體經濟的效率,也要思考如何在波動中穿越週期。

“銀行的基本面已經明牌,息差等我已經不關心了。我更關心的是,在宏觀調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銀行如何在零售等各業務如信用卡、消費貸上做出更貼合市場的舉措。” 一位持有某股份行數十萬股的著名投資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記者瞭解到,許多投資者認爲,當息差收窄的趨勢無可避免,銀行在業務策略上的差異會加劇其經營分化,進而影響其市場表現。

曾剛進一步表示,雖然銀行無法直接運用兩項新工具,但在市值管理上仍可從幾個方面入手,包括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溢價;降低運營成本,管理精細化;優化資本結構,合理運用多項資本工具;拓展收入來源,增加不消耗資本的非利息收入佔比。“此外,財政部對六大行的注資,也可以視作大股東對銀行長期發展的信心,會對估值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