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達琪/梅克爾獨沽「自由」一味?

曾執政十六年並頗受好評的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出版回憶錄「自由」,記錄她在東德成長、經歷一統,帶領德國周旋世界的生命歷程及經驗歸納,其中有不少在關鍵時刻決策的細節描述,揭露理想與現實的拉鋸,及對「自由」信念的終極堅持。但爲何只有自由?平等呢?民主呢?

回顧她自二○○五到二○二一年領導德國的十六年間,面臨劇變世界,最明顯的就是中國崛起,美國漸失獨霸地位,並將中國視爲長期競爭對手。冷戰時期自由民主對立於極權專制的二極分化,再次啓動;拜登政府似更努力要將時鐘撥回一九五○至七○年代,將中、俄等一起驅趕爲邪惡專制勢力,美國則仍是帶領自由民主陣營的龍頭老大。梅克爾選自由爲標,站邊清楚,但不強調民主,更不觸及法國大革命時代與自由一起被推崇的平等,應是有其深思熟慮。

梅克爾既選了美國隊,自然會凸顯與美國敵對方—中國體制的重大差異。她提到,社會上不存在一個能爲所有人找到最佳道路並決定一切的團體,因爲這將導致個人的不自由,且認爲這信念是她與習近平的根本分歧。這段話的反推應是她認爲習的信念爲:社會上存在一個能爲所有人找到最佳道路並決定一切的團體,所以會犧牲個人自由來順服該團體的帶領。或可說從梅克爾的視角來看,她和習近平的關鍵不同之處,就是相不相信有超越凡俗的菁英羣,能規畫領導大衆發展出最佳的未來。既是信念,就無絕對的對錯,但梅克爾在意的是「相信菁英領導就會犧牲個人自由」。筆者好奇的是,梅克爾的信念來自何處?

梅克爾這番話,很近似美國政治經濟學者林伯隆的說法,他在「政治與市場」一書中以「人之模式」專章列出模式一相信秀異菁英,及模式二不相信的羣體組織發展方式。前者需要不夠優秀的羣衆配合大政方針,按計劃逐步發展出終極的平等自由社會(如共產或大同世界),這個模式的推論前提是:人生而不平等。而不相信有羣體優秀到足以帶領未來的模式二,必須讓人有言論自由,在爭辯議論中尋找可被接受之方案來漸進改革、不怕犯錯的發展社會;但人人要發言,秩序必大亂,所以建立程序制度爲重中之重,其前提假設卻是:人生而平等。

就真實經驗,接受「人生而不平等」的機率應遠大於「生而平等」;連孫逸仙先生都承認人有「聖賢才智平庸愚劣」天生之不平等,那梅克爾支持模式二及其背後預設「人生而平等」的底氣在哪?林伯隆指出,西方基督教信仰是關鍵,因爲其教義彰顯神是造物者,本身完全;而人被造,對照於神,從不完美,人人均有缺點會犯錯,所以平等。其實當代自由民主體制也是從「人人會犯錯」這一立基,發展出制度大於個人、權力要制衡分立的制度機制。

筆者不知梅克爾是否讀過林伯隆的著作,但她說的話與林氏如此契合,且獨沽自由一味,她父親爲牧師的背景應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她經歷東德共產黨的統治,高懸共產理念,強調社會平等,強推計劃經濟,管制個人自由,卻不能裨益衆生,更奢談強國富民,也讓她難記掛平等。當代的自由民主體制,雖以保障個人自由爲標記,但民主的實踐,以美國爲典範檢視,卻似落入富人寡頭統治的窠臼。或者梅克爾的感嘆是:美國與中國均說自己民主,卻各有問題;平等則靠信仰,說了沒用!只有自由,最能區隔兩大霸權陣營國家政治制度的差別!

(作者爲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