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款難以突破桎梏的筆記本電腦
昨天的「華爲開發者大會2024」不知道各位看了嗎?
新發布的HarmonyOS NEXT將華爲旗下的各種智能設備進行統一,大家都用同一個操作系統,多設備互聯協同在此刻做到了極致。
看到上面這張圖的時候,我的心情並不激動:“手錶、平板、手機、電視、耳機、摺疊手機、車機……咱筆記本電腦怎麼沒在圖裡??”
是華爲沒把MateBook算進生態裡,還是傳說中的“鴻蒙PC”遇到了瓶頸?
今天我們就用一臺華爲PC爲例,來簡單分析一下原因:
華爲 MateBook 14
左滑看接口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Ultra7 155H 處理器
32GB 內存
1TB 固態硬盤
14.2英寸 2880×1920分辨率 100%DCI-P3色域 120Hz刷新率 OLED鏡面觸屏
電池容量 70Wh
厚度 14.5~16.2mm
重量 1.32kg
適配器重量 197g
參考售價84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屏幕規格高,素質好
2,機身質感較好
3,原裝適配器比較輕巧
缺點!
1,接口速率較低且數量少
2,鍵盤和觸控板手感較一般
3,高負載時,鍵盤左側常用區域比較熱
【升級建議】
這檯筆記本電腦拆機並不難,卸下D殼的螺絲後即可取下後蓋。
雙通道32GB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內存爲板載無法更換。
測試機的固態硬盤容量爲1TB,支持PCIe4.0×4和NVMe,機器僅有一個2280規格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換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對屏幕素質的要求很高
2,對顏值&質感均有要求
3,對接口擴展性要求較低
華爲 MateBook 14最大特點在於屏幕,由「2.2K LCD 60Hz sRGB高色域」一躍「2.8K OLED 120Hz P3廣色域」,直接升級到媲美旗艦的水平,同時延續了不錯的機身質感和較輕的質量。
屏幕方面,原生模式下實測色域容積132.0%DCI-P3,色域覆蓋99.9%DCI-P3,屏幕最大亮度約460nits,HDR下局部最大亮度爲520nits,支持色域切換:以DCI-P3爲參考,平均ΔE 1.03,最大ΔE 2.31;
以sRGB爲參考,平均ΔE 0.85,最大ΔE 3.07。
系統亮度48%(約95nits)及以上爲類DC調光,以下爲1920Hz高頻PWM調光。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一個USB-C 5Gbps (支持65W PD充電和DP1.4視頻輸出) 、USB-A 5Gbps、HDMI1.4和3.5mm音頻接口;
機身右側有一個USB-A 5Gbps。
續航方面,日常應用仿真腳本的測試成績爲6小時57分。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爲44.8dB。 (環境噪音爲34.7dB)
MateBook 14是華爲PC裡的主流級產品,低配有一款U5/32G內存/1T固態硬盤售價7399元,屏幕等其他規格不變,性價比更高。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屏幕素質出衆,且機身比較精緻的主流價位輕薄本,那麼這款筆記本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對接口擴展性有很高要求,那麼這臺電腦可能不太適合你。
【散熱分析】
上圖是華爲 MateBook 14的拆機實拍圖,雙風扇單熱管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1.01
針對標壓處理器,我們使用Stress FPU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開啓高能模式,CPU溫度最高103℃,穩定在84℃,功耗40W,P核頻率2.7~3.1GHz,E核頻率2.5GHz,LPE核頻率1.6GHz。
左滑看接口
機身左側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 43.4℃ 出現在“D”鍵上,WASD鍵爲 42.1℃,方向鍵 30.0℃。左腕託溫度爲33.4℃,背面中心點37.3℃。
總的來說,華爲 MateBook 14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溫度控制、噪音和功耗都在合理範圍內,如果能將核心放在右側會更好一些。
【豬王的良心結語】
華爲沒有在今天演示“鴻蒙PC”的原因,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1,操作系統
舉個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例子:強如蘋果,旗下的MacBook也沒有用iPhone和iPad的操作系統,MacOS與它們的區別很大。
這個問題華爲也無法快速解決,電腦的文件管理邏輯,應用的操作方式,與手機、平板等智能設備截然不同,統一難度極大。
2,核心硬件
如今華爲MateBook用的芯片來自Intel,是x86架構的處理器,而華爲目前開發的都是麒麟處理器,採用arm架構,兩者區別很大,切換起來很困難。
不僅如此,麒麟處理器的性能對於筆電深度辦公來說還有待增強,面對遊戲等娛樂需求更爲困難。
3,軟件生態
華爲在開發者大會上不止一次地強調“軟件應用多”,實際上就是想吸引更多軟件開發商加入進鴻蒙的大家庭,只要有很多開發商在鴻蒙OS裡掙到錢,那就能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進來,鴻蒙的生命力就會更強。
但之前也說了,PC的文件管理、操作邏輯和其他智能設備區別很大,以最常用的QQ、微信爲例,他們在PC端和手機端的應用體驗天差地別,鍵鼠和觸屏是有本質不同的,鴻蒙很難將兩者統一起來。
如果要開發商爲PC端單獨開發一套應用程序,那收益會遠小於市場更大的手機移動端,所以很難吸引開發者爲鴻蒙PC組件一套完整的軟件生態。
綜上所述,即便華爲通過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攻克了操作系統與核心硬件,做出了一款性能強大的鴻蒙電腦,那第三方軟件生態也會拖它的後腿。
雖然我也很期待鴻蒙PC降臨,但現實告訴我,電腦和其他智能設備不一樣,就像是個功勳老臣,改變他是很難的。
但我也沒有絕望,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早料到會有這一天了,而華爲也不可能坐以待斃。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期盼已久的鴻蒙PC,屆時我肯定會好好評測一番